《清平樂》:告訴你,強敵環視的弱宋,統治超過唐朝的祕密

我們都知道,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宋朝算是一個歷史較長的朝代,北宋、南宋加起來一共經歷了三百多年。在我們的心目中,宋朝一直是一個比較弱的朝代,不僅如此,周邊還有遼、夏、金、蒙等強敵環視,居然經歷了319年,比盛唐還久,有點讓人不可思議。

《清平樂》:告訴你,強敵環視的弱宋,統治超過唐朝的秘密


直到這幾天,觀看《清平樂》,我才在劇情中,發現了這個終極秘密,其實這也正是宋朝生存的一種智慧,在今天還依然適用。

一、奉行“祖宗之法”,注重防範弊端

在《清平樂》中,有一個經典的橋段,宋仁宗長大後,劉太后還不還政,范仲淹等大臣們就紛紛上書勸說“這不合祖制”。在這部劇中,這句話也多次出現。

這當然不是憑空而來,更不是口頭禪,而是宋朝統治的一種核心精神,這也就是“祖宗之法”。

所謂祖宗之法,就是從太祖、太宗開始,陸續總結出的一套王朝統治的基本方略原則,核心精神就是防微杜漸。在宋朝,凡朝廷議而未決的事情,無論是科舉考試、行政大事還是殿宇建造等,很多時候都以“祖宗之法”為依據。

《清平樂》:告訴你,強敵環視的弱宋,統治超過唐朝的秘密


比如,科舉考試製度,宋朝在唐朝的基礎上發明出了彌封(糊名)、謄錄等方法。我們現在考試採用的方法就是彌封的方法的簡易版,當時先把卷子上考生的姓名、籍貫等糊起來,決定錄取名次後,才能拆封、公佈成績等;謄錄就更嚴格了,為了防止閱卷官通過識字體、做記號等方式作弊,就讓人專門謄錄考生試卷,考官只能看謄錄後的卷子。

這種細緻入微的防微杜漸之法,為宋朝科舉考試錄取了大量的人才,蘇軾、歐陽修、范仲淹這些歷史知名人物都是通過這種嚴格的考試挖掘出來的。

二、善於“和諧關係”,捨得以金錢換和平

現在很多人認為宋朝很軟弱,打仗也經常失敗,還經常賠款。這其實是一種假象。如果細細研究歷史就會發現,其實,宋朝對外戰爭是勝多敗少,賠款有很多時候是一種主動行為。

《清平樂》:告訴你,強敵環視的弱宋,統治超過唐朝的秘密


當然,宋朝的皇帝不是傻子,明明能取勝還要賠款給別人,而是把握一個度,以少量的錢來換和平。比如“澶淵之盟”,宋遼兩國談判,最終達成協議,宋朝每年給遼國“歲幣30萬”,但換來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與用兵經費3000萬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不止和遼國,和西夏、金國,以及後來的蒙古,其實一度都是採用這樣一種策略。

而宋朝在處理與自己有地緣政治的國家關係的時候,就是以較小的代價換和平、換髮展,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大智若愚。

正所謂:一味的逞強好勝與一味的軟弱可欺都不可取,懂得剛柔並濟才是上層功力。

三、對待文人友好,從內心深入收買人心

現在人們評價歷史很多人都認為:宋仁宗時期,是文人最好的時代。其實,整個宋朝,文人生活都相比其他朝代幸福的多。

宋朝不殺文人,不殺上書言事者,提倡言論自由,給文人官員開很高的工資。這樣不僅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的大臣,而且讓文人士大夫從內心深處對宋朝皇帝感恩戴德。

《清平樂》:告訴你,強敵環視的弱宋,統治超過唐朝的秘密


而在之前的漢朝、唐朝,以至於後來的明朝、清朝等等,不是搞株連九族,就是搞文字獄,工資不高不說,還經常打壓,這樣就寒了文人士大夫的心。

歷史都是由文人書寫的,國家治理很多都是由文人出謀劃策決定的,在危機面前,有智慧更能靠得住一點,這也就是宋朝對待文人寬容的原因。

在生活中,對待文人(要注意:可不是會讀書的都是文人,有些人其實只是個讀書匠)要特別小心,最好能收買,最次也不要得罪。

歷史上潘金蓮、潘美等都是因得罪文人而被醜化的,前車之鑑,不可不用心。

如果後來的明朝能夠掌握這幾點,是不是會多統治幾年?當然歷史不能假如,學史以明智,希望大家都可以利用以上三個方法,過上美好的人生。

圖片來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