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知識產權局:打擊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囤積和惡意註冊

中國網4月23日訊(記者 董小迪)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在國新辦23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國商標註冊平均審查週期已縮短至4.5個月,接近相同制度下國際最快水平,商標變更、轉讓、馬德里國際註冊等業務審查週期均同步壓縮,駁回複審案件審理週期由法定12個月審限壓縮至7個月,複雜案件壓縮至10個月。

何志敏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正積極推進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立項建設,實現多項業務一網查詢、一網通辦。

申請人可以通過線上線下辦理包括申請註冊、變更、轉讓、馬德里國際註冊等在內的主要商標業務,2019年網上申請比率達94.5%;在線下的全國212個商標受理窗口中,有103個可以辦理商標質押融資,全國去年共幫助企業融資約411億元,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與此同時,我國商標審查審理程序更加公開透明,公開商標評審裁定文書和異議決定文書,開展商標評審口頭審理和巡迴審理,向社會公開全部4000多萬件商標存量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從嚴從快打擊商標囤積和惡意註冊行為,2019年4月到年底,僅在審查階段就駁回非正常商標申請3.9萬件。

在專利領域,我國的審查質量和效率也不斷提高,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發明專利平均審查週期已壓縮到20.5個月,其中高價值專利審查週期壓減至16.6個月。

“今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深入推進商標註冊便利化改革,通過完善商標網上服務內容,優化流程簡化手續。進一步完善審查審理標準,持續打擊和遏制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囤積和惡意註冊,規範商標代理行為,推動商標審查審理高質量發展。”何志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