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做語文閱讀理解題?

向日追月


指導學生做閱讀題可以由以下幾方面入手。1、審題,通常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度,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的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

2、答題,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文中某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八種,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對偶、反覆、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誇張、排比。

4、概括文章主旨,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可以用關鍵詞來進行回答,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5、答題經驗,在解答這些題時,考生應把握以下三點,要準確理解整個句子的意義,把選項中的詞代入句中默唸一遍找語感,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和目的。


漁又魚


老師指導學生做語文閱讀理解的時候,首先要學生讀懂文章,至少要弄清楚文章要表達的感情和揭示的主題。因為閱讀理解的很多題目都與主題和思想感情有關。想要讀懂文章,就必須在通讀全文的時候,劃出抒情、議論等能夠點明主題和情感的句子,認真琢磨,把握文章主題。

然後是認真審題。審準題,才能有效答題;否則就是做無用功。

比如本文是長篇小說《春》的節選,結合文本分析“春"的多重含義。(6分)

這個題目是含義的題目,很簡單,而“多重含義”至少要答出兩重含義,再看分值和分析原文,確定答題要點有三點。

①自然的春天。這樣的春天鳥鳴花香,充滿生機。

②淑英的“春天”。她掙脫了封建家庭的束縛,獲得了快樂和自由。

③追求進步的青年人的“春天”。一代青年人對自由、快樂、美好的人生充滿希望。

最後是要注意答題的套路。語文閱讀理解題是有套路可以掌握的。

比如小說閱讀題答題的套路一般是從內容上、結構上、主題上、手法上、故事情節上、人物形象上等等方面去答。

從內容上答,可以說使文章內容更充實(簡潔)。

從結構上答,可以說使文章結構更緊湊(完整)。

從主題上答,可以說使文章主題更深刻(豐富)或者是揭示主題、突出主題。

……

舉一個例子來說,小說沒有交代淑英逃離家庭的具體過程,這樣處理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文本分析。

答“藝術效果”類的題目時,仍舊可以從內容、結構、主題、手法、情節等等方面去答。

①使內容更簡潔。前面已經交代了採用覺慧離家的辦法,不必贅述。

②使情節更緊湊集中。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敘述交代。

③突出主題。省略掉逃離家庭的過程,集中描寫離家前和離家後的畫面,二者形成鮮明的對比,更能凸顯主題。

大多數學生覺得語文閱讀理解很難,那是因為平時課外閱讀太少,沒有培養出自己閱讀理解的能力,而在做題時又太急功近利,急於事功。

如果能夠加強課外閱讀,培養語文素養,再加上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認真訓練,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不是難事。


熱愛田園的費老師


如何有效指導學生做語文閱讀理解題?語文閱讀理解一直是學生考試的難點和痛點,作為一名有十幾年教學經驗的語文老師,我對此深有體會。我認為學生只有讀懂閱讀內容,看清閱讀題目,再加上一定的答題技巧才能完美答題。

如何指導學生有效閱讀?

帶著“問題”讀文章。問題從何而來?做閱讀一定要看文章的題目,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引出思考。比如《最後的鐵匠》,中心詞是“鐵匠”,文章的內容說的是鐵匠的事嗎?“最後”,容易引起思考“為什麼是最後的鐵匠?”

拿著筆讀文章。“不拿筆,不讀書”,學生在閱讀時必須拿著筆。前面已說過要帶著問題看閱讀,那麼我們在文章中看到跟問題相關的句子,要把它劃出來。我們在閱讀得過程中還會看到優美的句子,充滿哲理的句子,概括主旨的句子……我們都要學會劃出來。當看完整篇文章時,通過這樣的有效閱讀很快就能想我文章的主要內容及文章主旨。

如何指導學生看清題目?

學生看題容易簡而化之,看完也可能不知所云。“慢看題,快做題”,我們在指導學生時一定要讓學生認真看提,抓住題目的要旨。比如“請結合文中語句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做這一題很容易會直接說他是一個怎樣怎樣的人。對於題目中說到的“結合相關語句”,則會遺漏!所以我們看題也要抓關鍵詞,要用筆劃出關鍵詞語。

如何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在平常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恰當適時地傳授學生一些語文文體知識,比如“什麼是記敘文?它的相關特點是什麼?等等。多做閱讀訓練。在平常的閱讀題訓練時,我們要結合題目教授學生相關的一些方式方法,具體內容可以參考中考相關知識點。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對於語文老師來說,只有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不斷提升。

希望本篇文章能對大家有用,我們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