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领投火花思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短视频和直播能给电商带货,也能给教育机构带「人」。

近日,火花思维官方宣布完成 D+轮数千万美元融资,由快手战投领投。据多家媒体报道,这笔投资金额为 3000 万美金,快手从去年年底就与火花思维进行接触。2018 年创始人罗剑将创业方向从 B2C 玩具租赁平台调整为在线数理思维小班课之后,截止到这轮,火花思维 5 轮融资总额达到 1.9 亿美元,D 轮融资之后估值 5 亿美元。

火花思维表示会将大部分融资投入到教研教学、服务体验和技术升级,同时在直播技术、AI、流量生态等多方面与快手展开战略合作。快手想要做教育平台,火花思维从快手得到的不仅是流量,更重要的是未来在三四线城市布局的想象空间。

快手已有平台相

二者的「结合」并不令人意外。这是第二次快手加码教育。去年 5 月,自适应学习平台精准学完成 5000 万人民币融资,由快手战投领投。最近一次,快手打着教育标签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是因为疫情期间,新东方、VIPKID、作业帮都在快手「停课不停学」专区提供课程,学生将其视为一个可以上直播、录播课的教学平台。

快手领投火花思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快手曾经在 2019 年 7 月推出「教育生态合伙人计划」,快手对入选的账号实行「百亿曝光」流量扶持和运营辅导。这一举动被视为快手对于教育内容生产者采取更加主动拥抱的态度,以及试图引入更加专业的教育机构。因为此前快手里的教育账号主要以 K12 个人老师和泛教育为主,快手在 2018 年推出的「快手课堂」就是以帮助个体优质创作者变现为目的。

而到了 2019 年 11 月,快手的目的更加明确和具象了,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彬表示拿出 66.6 亿流量助力教育类账号在快手冷启动。目前跟谁学、猿辅导等教育机构都已经入驻快手,并且形成了官方账号和名师 IP 联动的账号矩阵。

教育机构奔向短视频平台的起因是对于流量的焦虑。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趋于见顶,在线教育获客成本水涨船高,在经历信息流投放、微信裂变再到社交电商之后,教育机构也在寻找新的流量洼地。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在流量补贴之下,入驻快手相当于找了一个低成本的投放阵地,快手本质上是一个社区,用户可以构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粉丝对自己喜欢的教育账号持续关注短视频和直播教学。这就意味着快手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投放渠道的角色,更是一个教学内容平台。

快手领投火花思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归根结底,教育是一桩注重教研教学、课程产品的生意,快手还是选择先将平台的事情做起来。找到优质的教育机构,以战略投资的方式「说服」他们入驻快手,通过流量倾斜和平台工具对其赋能,正如马宏彬此前称,快手会把已有的教育生态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开放,不断丰富平台的教育内容。或许未来快手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做大教育的盘子。


火花思维拿到了未来下沉的通道

在赶集网和 58 同城合之后,作为赶集网前 CTO 和联合创始人,罗剑曾被杨浩涌问到,要不要一起做瓜子二手车,罗剑想着已经做够了分类信息,想做一些更偏产品的事情。火花思维成立之后,开创了用视频动画、知识点讲解、教具实操结合的数学思维课程,在此之前,在线教育大多依靠老师讲解的授课方式。

快手领投火花思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018 年,数理思维赛道迎来爆发。据不完全统计,2018 年数理思维赛道投融资 8.52 亿元,同比增长 159.6%。各家跑的速度都很快。爆发的背后是顺应鼓励学科「素质化」的国家政策和已经被市场验证的在线小班课模式。截止到 2018 年 12 月 21 日,火花思维的学生超过 1 万。到了 2020 年 4 月,火花思维单月营收突破 1.5 亿,罗剑称正式学员数量已经突破 12 万。

为什么家长愿意买单?2019 年初露锋芒的罗剑在极客公园 Rebuild 2019 科技商业峰会上表示,除了学科知识,数理思维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空间想象力等等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思维能力。

不过面对看似乐观和飞速的增长,罗剑却显得理性和克制。据多知网报道,罗剑曾经说过「面对快速增长。如何招到好老师,如何管理好老师,是巨大挑战。」对比其上一次创业拼命花钱做增长,罗剑希望在教育创业时能够慢一点,「控制增长才是长期最好的增长」。

2019 年,火花思维推出低龄 AI 数理思维课程和大语文。罗剑也表示未来将「纵向探索小学高年级,横向探索更多学科。」依靠自身的造血能力,在探索新的增长点同时平衡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是希望慢一点的罗剑当下正在做的事情。

当前火花思维转介绍率为 82%,续费率为 80%,虽然已经形成比较良性的循环。但是长期来看,快手在三四线城市的流量对于教育机构来说仍然足够有吸引力。《2019 快手教育生态报告》指出,从 2018 年 6 月到 2019 年 8 月,三线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场用户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9.2%。如果说过去一年,在线教育的一个关键词是获客,另一个承接的关键词就是下沉。当前在线教育还在尽力吃透一二线市场,但是疫情让在线教育在低线城市的市场渗透率和普及度也进一步提升。

长远来看,双方合作的想象空间又不止于流量。青兆科技的创始人陈婵对 36Kr 表示,此前的教培行业的产品、渠道和销售是分开的,而在快手上则是三各环节和在一起,变成了反向为用户定制内容的模式。依托于短视频平台,教育产业的获客和交付流程也在被变革和重构。

如今谈起短视频和直播,我们就会联想到带货,因为视频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大,同时又易于理解,已经越来越成为电商领域基础设施般的存在。短视频和直播能给电商带货,也能给教育机构带「人」吗?短视频平台和教育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本文作者:沈知涵

责任编辑:靖宇

图片来源:快手、火花思维、视觉中国

本文首发于极客公园,转载请联系极客君微信geekpark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