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疫情輸入!雲南8個邊境州市這樣把住關口守好國門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雖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境外疫情正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而云南邊境線長4000餘公里,有25個口岸、65條便民通道,出入境人流量大,部分邊境州市面臨極大的疫情跨境輸入風險。

面對嚴峻複雜的境外疫情輸入形勢,雲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陳豪、省長阮成發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作出指示要求。

3月31日,雲南發佈第15號通告,即《關於嚴防境外疫情經陸路水路輸入的通告》,圍繞“把人管住、保貨暢通”的目標,按照“一縣一策、一鄉一策、一村一策”,做細做實從境外到國門、從國門到家門的全鏈條防控,形成起點嚴防、途中嚴管、遠端管控的閉環管理,堅決把境外疫情輸入擋住守住。

西雙版納州:67名縣處級幹部和389名科級幹部

承擔一線防控責任

嚴防疫情輸入!雲南8個邊境州市這樣把住關口守好國門

雲南西雙版納州黨政軍警民聯防築牢邊境“鐵柵欄” 供圖

在邊境疫情防控中,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在重點口岸成立了前線指揮部,67名縣處級幹部和389名科級幹部承擔一線防控責任,每條邊境便道通道都有一名科級幹部包乾負責,有一個工作專班靠前指導,有一支巡邏隊伍晝夜巡邏,有一個卡點嚴密盤查,人防、物防、技防立體化防控;管邊、控邊力量遍佈邊境一線,巡邊、護邊責任落實到各家各戶,確保所有邊境陸路口岸通道便道24小時有人值守;全州共組建300餘支2.25萬人的黨政軍警民管邊控邊隊伍;各縣市均建立了舉報偷越國邊境違法犯罪獎勵機制,對參與邊境管控的有功人員實行獎勵;對不履行守邊固邊義務、參與或開展跨境違法犯罪活動的人員進行重點打擊,取消其邊民補貼。

怒江州:81個查緝點累計檢查過往人員42.2萬人

嚴防疫情輸入!雲南8個邊境州市這樣把住關口守好國門

“雪警”雲南怒江風雪丫口戰疫100天 雲南警方 供圖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在疫情防控期間共設置81個邊境封控查緝點開展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的封堵、查緝管控工作,累計投入警力2.37萬人,警車2900餘輛,累計檢查過往車輛17.4萬輛、人員42.2萬人。

根據防範應對境外疫情輸入工作需要,怒江州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增設了出入境管控組,抽調外辦、海關、商務、衛健、交通、邊檢、邊境管理、公安出入境管理等部門人員實體化運轉。同時,將疫情防控工作向境外延伸,構築第一道防線;全面封控邊境進出通道,築牢第二道防線;黨政軍警民聯合強邊固防,織密第三道防線。

瀘水市片馬鎮政府制定《關於進一步規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與緬方貨物往來的函》,對片馬當地駕駛員進行備案管理,實行“定人定車、無接觸交貨”,且雙號日才能交貨。海關部門與邊檢部門相互協助,共同做好片馬口岸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口岸正常運行,築牢國門衛生檢疫防線。此外,片馬鎮還對所有入境人員進行隔離並採樣檢測,海關部門也對片馬口岸入境人員均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及時跟蹤後續情況,確保“無縫對接、閉環運作”。

臨滄市:實戰演練完善應急預案

嚴防疫情輸入!雲南8個邊境州市這樣把住關口守好國門

清水河邊檢站河外分站“三位一體”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供圖

在臨滄清水河口岸,“人人是哨兵、村村是堡壘”。清水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充分發揮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管邊控邊優勢,不斷深化民警+民兵+村民的聯防聯控模式。工作中,該站組建多個普法服務隊進村入寨宣傳,並在原有執勤卡點的基礎上,增設執勤點位70餘個,協同涉邊職能部門開展聯管聯控40餘次,排查非法便道渡口61條,完成25條重點非法便道的物理封堵和挖斷。截至4月28日,共查獲非法出入境案件1514起,查獲非法出入境人員2464人,通過多項措施的落實落地,在邊境線築起了防止疫情輸入和打擊整治跨境違法犯罪的銅牆鐵壁。

為了堅決打贏邊境地區疫情防控阻擊戰,日前,臨滄市還在與緬甸接壤的鎮康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舉行了邊境疫情防控實戰應急演練,以通過演練,查找不足,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織密“五位一體”疫情防控網。

紅河州:黨員幹部充實一線 邊寨全體黨員充分參與

嚴防疫情輸入!雲南8個邊境州市這樣把住關口守好國門

河口口岸全力織密織牢國門邊境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 供圖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公路和鐵路口岸僅保留貨運通行功能,並與越南邊防部門建立了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實行“人貨分離、分段運輸、封閉管理”,對未持核酸檢測證明和發燒的外籍人員一律做不準入境處理;對於我國入境公民,嚴密核查境外活動史和接觸史,實現從入境到隔離的閉合管控。目前,河口公路和鐵路口岸每日貿易車輛保持在日均貨車900輛次、列車3列次,口岸國際貿易基本保持穩定。

當地邊境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選派黨員幹部充實到一線卡點。公安部門積極配合邊防、衛健、交通等部門,在主要道路出入口設立卡點24小時查緝,邊境村寨全體黨員也充分發揮起宣傳員、治安員、應急員、網格員、檢測員作用。目前,河口、金平、綠春3個邊境縣累計設立疫情防控檢疫站點124個,投入邊境防控人員5031人,加強122個便道、小道、渡口的排查管控力度,明確66條重點便道的管控責任單位和責任專班人員,全力築牢境外疫情防控線。

保山市:“以點輻射、連點成線、織線成網”

嚴防疫情輸入!雲南8個邊境州市這樣把住關口守好國門

築牢境外疫情輸入“三道防線”。雲南邊檢總站 供圖

為有效防範境外疫情輸入,保山市在出入境(口岸)通道、邊境便道小路、進出邊境鄉鎮交通要道,分別設置了30多個疫情檢測查緝站和邊境防控點,實施24小時全天候查緝管控。同時組建邊境巡邏隊和山林查緝隊,以繞關避卡重點便道、小路、山口要道、渡口等為重點,明確10條邊境“必巡路線”,組織開展全方位、全時段、全要素的流動查緝工作,形成“以點輻射、連點成線、織線成網”的邊境管控體系。立足二線邊境檢查站查緝陣地,科學設置了固定查緝點,在重點小路、渡口劃分40多個重點管控任務區,全面嚴防邊境疫情輸入。

文山州:領導包片、幹部包村、黨員包組

嚴防疫情輸入!雲南8個邊境州市這樣把住關口守好國門

文山邊境管理支隊築牢邊境疫情防控網 供圖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馬關、富寧縣採取“三包”措施,即“領導包片”強化督促指導、“幹部包村”抓實網格管理,“黨員包組”織密防控網,共動員3.2萬名黨員幹部參與境外疫情輸入防控工作。

三縣各級黨組織及時統籌協調黨政軍警民力量迅速向邊境一線集結,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加強協調配合,嚴格落實24小時動態巡查管控機制。各邊境鄉鎮全面落實“村為哨卡,鄉為堡壘”的邊境管控工作措施,落實屬地管理防控責任,建立以邊境鄉鎮為區塊、以村(社區)為單元、以網格為紐帶、以樓棟和家庭為基礎的聯防聯控體系,實行網格化管理,劃分黨員責任區,一個責任區明確“1名鄉鎮領導+1名村(社區)幹部+1名轄區黨員”負責。

德宏州:105個疫情防控工作隊警民聯防

嚴防疫情輸入!雲南8個邊境州市這樣把住關口守好國門

築牢境外疫情輸入“三道防線”。雲南邊檢總站 供圖

為最大限度阻斷境外疫情輸入風險,德宏邊境管理支隊靠前設防,強化邊境小道、便道全天候網格化巡邏管控,開展拉網式排查堵卡,減少邊境地區人員跨境流動;及時組建應急快反處突隊,在重點邊境地段、區域實行全天候管控、封控;協同衛健、海關、公安等部門,設立81個疫情防控聯合檢查點、37個轄區治安查控點、32支巡邏防控隊,24小時開展聯合防控、檢測登記、分析排查和分類處置等工作。

針對沿邊鄉鎮、村寨疫情輸入風險,德宏邊境管理支隊依託村幹部、護邊員、邊境聯防隊員和專職輔警等群防群治力量,成立“防疫紅袖標”“胞波防疫服務隊”警民聯防,組建了105個疫情防控工作隊,對抵邊村寨實施封閉式網格化管理,並發動和鼓勵群眾對非法入境人員進行舉報。

普洱市:利用監控系統、無人機等視頻巡邏

嚴防疫情輸入!雲南8個邊境州市這樣把住關口守好國門

普洱推進邊境疫情防控 供圖

為做好疫情防控和邊境管控工作,普洱市嚴格控制邊境地區非必要人員往來,及時切斷本土疫情傳播途徑,邊境貿易正常開展,邊境管控工作有序推進。

普洱市防疫宣傳小分隊深入各邊境村寨、企業等,形成“黨政掛帥、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兩控”新模式。並主動與毗鄰國家溝通協調,及時掌握境外疫情防控、出入境政策和疫情變化情況。

普洱邊境管理支隊在邊境一線設置13個固定查緝點、50個疫情防控聯合檢查點,24小時檢查。同時,利用監控系統、無人機巡邏等方式,對邊境一線開展視頻巡邏,實現邊境轄區全域、實時監控全覆蓋。勐康邊檢站則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輸入突發緊急狀態領導小組,建立每日例會機制,嚴格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組建應急處突隊,並設立入境交通運輸工具檢測專門停靠區域和入境人員專用通道,細化檢測、隔離、運輸等處置措施,確保安全閉環運作。

雲南網記者 李熙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