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微博透明人现状————————于是我不再表达

这是一个很好的年代人人都能够表达。

同时,这也是最坏的年代,万众喧哗中,令人迷失自我。

当代微博透明人现状————————于是我不再表达

微博透明人定义:

微博原著居民,属于微博的粘性用户,日常资讯娱乐八卦等信息,百分之九十以上来源于微博。在频繁使用微博的过程中,秉持着三不或三少原则:不点赞不留言不转发,少点赞少留言少转发。

  • 微博透明人研究

1.老好人型——纠结症患者


这类人有着极强的同理心,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网友的多元化的留言。本着存在即合理的世界观,对不违反道德法律的辩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法律尚有不能完全解决的案件,更别论道德与人性,人性弱点是与生俱来,不可克服的。

因此,他们往往不会轻易选择战队,而是作壁上观,静观事件发展。

2. 事不关己型——没有感情的吃瓜群众

这群吃瓜群众分为两个极端。

一类是常年混迹于粉圈,熟知粉圈文化和规矩。在粉圈小白时期,为热爱的偶像撒过热血撕过异党,也因此被围攻过。经历是是非非后,激情退却,在生活的毒打下,被时间催熟成了无欲无求的吃瓜群众。

一类是屏蔽娱乐圈的古早网友。娱乐圈层出不穷的新人在他们的眼里,米袋里又添了几粒米一样稀松平常,分不出新加的米粒是哪几颗,自然也分不出暂露头角的小花小草,姓甚名谁。

他们对于娱乐圈发生的是是非非,花边新闻仅限于知道有这么个事情,至于谁对谁错,管我屁事,毕竟脸都认不清,谁还在乎他们的私生活。

3. 怕打脸型——优秀的风控管理者

“反转”是这类朋友的大忌,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互联网的发达使得人“包装”过的真实置身于放大镜下,一旦发现破绽,谎言便会顺着网线自己爬出来。事件的本身或许是假象,又或许是营销团队的人为制造,是自导自演的一场眼球秀。因此,打脸这事变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了减少打脸和自我懊悔,选择成为网络透明人不失为明智之举。

无疑,互联网把世界连在一起,通过一部小小的移动终端,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更多可能,与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在不侵犯他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尽情宣泄你表达欲爆棚的瞬间,第一时刻分享你的心情。

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一部分人慢慢不再表达,沦为微博透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