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學古詩古文,三歲多,有人說會毀孩子童年?大家認為呢?

湯豬


你好!我是一個正在備考教師證的寶媽,對於育兒教育,我有一些心得想跟您分享,希望可以幫助你。

對於孩子要不要學古詩古文?或者早一點接觸學習上的東西,我有以下幾個想法:

一、 我建議父母先考慮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再挑選教育內容。其實教育不是隻有在學校才有,家庭也有教育。只是學校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規範展開,有教相關育部門去監督實施;而家庭教育取決於家長的安排,受個人因素影響大,比如家庭經濟情況、家長學歷、生活經驗、家族的教育氛圍等。但是家庭教育也是對人的影響很大的,也需要重視。作為家長,我們做教育前應該先思考教育的目的,再想教育的內容,也就是做教育是為了幫助孩子什麼?

你給三歲小娃娃讀古文詩詞,是希望培養她的文學氣質、修身養性還是為了以後上學考試得高分?在幼兒階段,我特別贊成著名英國教育學家斯賓塞的觀點:教育應當教導一個人怎樣生活,使他獲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科學知識,為完美的生活做好準備。

斯賓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提倡科學教育,反對古典主義教育;

--提倡自主教育,反對灌輸式教育;

--提倡快樂和興趣教育,反對無視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方式。

二、 三歲的小孩心理和生理發展有哪些特點呢?父母應該去了解。三歲的小孩是可以上幼兒園的了,準備集體生活。這時候小孩子的身體已經比較結實,不像以前那麼容易生病。身高生長的速度相對之前有所減緩。精力也很充沛,白天只要睡一次午休,基本就可以玩一天了,晚上也是整覺。語言表達方面,三歲小孩子基本可以清晰表達自己的意願。3歲小孩的思維方式是先行動再思考。比如畫畫,她畫之前可能說一朵小花,結果畫出來,她才指著說是太陽。思維也是隻能直接推理,不會邏輯推理。也就是理解具體簡單的事,一旦邏輯複雜就不會。比如小孩不聽話在哭鬧時,你對她說:“如果你還不聽話,媽媽就不給你吃糖糖”。小孩聽了會直接理解為最後半句,媽媽不給吃糖。所以會哭得更厲害!另外,這時候的小孩還不能很好地將自己和外部的世界分開,認為外界的一些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所以他們對待小玩偶,會跟小玩偶說悄悄話,把他們當做知心朋友。

在瞭解了這個階段的孩子的特點以後,您是不是也覺得小孩子還是很天真、很可愛的時候呢?萌娃是不是就不能學古詩詞?相信父母心裡也有了一些答案。

三、幼兒教育應該注意以下幾個點:

1. 學東西應該從興趣出發哦。如果三歲的小孩已經有抵抗的情緒,父母就不應該她去強迫學習了。如果小孩記憶力很好,很多簡單的詩詞都可以完整地背誦出來,父母應該給予鼓勵,強化小孩子的這種行為,讓她有成就感。

2. 學的古詩、古文難度不易太深。這個階段,小孩理解能力有限,我覺得家長應該更多地是培養孩子的文學興趣,提高小孩的表達能力。

3. 幼兒教育重點在啟蒙。這時候家長不要這麼快就把升學的焦慮施加在孩子身上。我們要把持好方向,一切的教育都是為了孩子快樂成長、以後生活幸福。啟蒙教育就是要孩子學會接受新事物、開始明事理。我們要用孩子喜歡、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把孩子的底子打好,但是不要一學就希望可以馬上考試合格滿分,讓孩子對學習有牴觸心理。

學習古詩詞可以讓孩子感受語言的韻律、文學的美感,古文可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禮義廉恥。我們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給孩子瞭解詩詞內容。教育孩子還有很多好的方法,您也可以嘗試。

只要孩子喜歡,她願意。我們家長就要做好導師的角色。

以上是我的建議和心得,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定的參考,並且幫助到您!


金栗子


尹建莉老師曾經說過:“中國古典詩歌是最好的搖籃曲,是最好的語言啟蒙教材。”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做家長的我們,往上面侵染什麼,孩子就會受到什麼影響。

況且小時候是孩子記憶力最旺盛的時候,也就是閱讀黃金期,我們不該浪費孩子的這段時間。

中國古詩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

而且背誦本身就是一項益智慧活動,在背誦的過程中,孩子的記憶力,理解能力會進一步提高。

有句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孩子從小接觸古詩詞,他的文化品味的起點就比一般孩子高,而這將會使孩子受益一生。

長大後,別人就有可能這樣評價你的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

另外,中國的語文教材近幾年也開始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每一冊的語文書都有大量的古詩,如果你的孩子能夠從小背大量的背誦古詩詞,除了可以奠定良好的文化底蘊外,也非常有助於他對文化課的進一步理解和掌握。

兒童學學古詩詞的年齡應該很寬泛,但是總的來說越早越好。

三歲多是非常好的年齡,但是孩子學習古詩文,不要過度解釋,多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有個愉快的體驗。


禾禾媽談育兒


不願意毀就不背。多簡單的事兒?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愛背的也別讓人家背,不愛背的也別說背詩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