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銷工藝品裝飾藝術(投射出17至20世紀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一個富強、文明、自由、平等的中國正崛起於世界的東方,新一輪的“國潮”正在悄然興起。為此,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聯合全國8家博物館、3家社會單位與部分個人藏家,於近日特別推出“海市蜃樓·17至20世紀中國外銷裝飾藝術展”,展現300年前的“中國製造”及其深遠的文化價值與影響。

《馬可·波羅遊記》在歐洲的廣泛傳播,使得歐洲人為一個美麗富庶、文化興盛的嶄新世界所傾倒,對“東方神話”的嚮往推動了地理大發現,從而改變了世界的形狀。亞洲成為所有遠航船隊的最終目的地,希望從海上親近遠東和它神話式的財富。17世紀以來中西之間直接、大規模的貿易,成為貿易全球化時代的開端,“中國的世界”開始向“世界的中國”轉變。

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到了17世紀,在傳統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外銷品的基礎上,中國的裝飾工藝品進入西方社會,如漆器、扇子、繪畫等等。這些工藝品特色鮮明融中西方元素為一體,備受西方上流社會的喜愛。

堪稱最早的“MIX混搭風”

此次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展出的200餘件/套精美藏品,涵蓋所有外銷工藝品種類,其中110件/套來自聯合辦展的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等機構與個人收藏,其餘89件/套均來自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藏(89件/套中,41件為首次展出)。

工藝品種類如瓷器、漆器、金銀器、絲織品、牙雕、木雕,以及日用品、服裝、擺件、版畫、油畫等,一應俱全;竹葉紋·匹諾曹像酒瓶,英國沃特豪斯家族徽章·刀馬人圖·瓷盤,庭院人物圖·美人魚像·花盆等等,中西混搭在外銷工藝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滿雕、高浮雕、透空圓雕、描金、銀累絲、銀鎏金、燒琺琅等精美的工藝,令人目不暇接;被20世紀美國石油大亨所大量收藏而得名的洛克菲勒瓷、名畫中頻繁出現的田園狩獵圖·潘趣碗等等,奢華而雅緻,得到了收藏家的一致好評。

據瞭解,展覽分為四個部分:“源起:神秘的東方與遠航的船隊”、“流變:文人雅趣、中國情調、來樣定製、兼收幷蓄”、“幻想”與“+-×÷”(加減乘除),從中國外銷裝飾藝術的歷史背景、圖像史、文化影響到當代演繹,以外銷工藝品上的圖像為主要展示路徑,詮釋不同文化交流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雜糅狀態。策展人許瀟笑表示,“海市蜃樓”表達的並非是某種文化或是歷史的虛幻,而是希望成為一位“側寫師”,從一個側面投射出17至20世紀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記者發現,在最後的主題單元,展廳被佈置得流光溢彩,中國外銷裝飾藝術中的“圖式”得到了當代設計師的重新演繹。外銷裝飾藝術的驅動力,在於對異域的想象,這種想象使得商品在設計過程中,未完全遵循各自文化中已有的定式,而是以一種“加減乘除”的形式進行了重新構建。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2月8日。

一部中國外銷裝飾藝術中的圖像史

與追求直觀真實、坦誠熱烈的西方藝術理念不同,作為中國古典藝術正統的文人審美,側重主體的心理體驗;用抽象的意境情懷,秉持“美”與“善”互通的理念,注重精神寄託、講究平淡天真,以行塑造人格、獨善其身的修養之道。“文人雅趣”展區讓大家見識了前人非同一般的審美趣味。

為滿足西方對神秘東方的神往與中國趣味的賞玩,大量外銷工藝品上都裝飾著豐富的中國元素,包括人物、建築、自然環境、服裝、生活方式以及風俗民情,“中國情調”一覽無餘。這些圖樣紋飾集合生成的“圖像中國”成為那個時期西方人瞭解中國、想象中國的主要來源,也投射出他們心目中那個理想國度的樣子。同時,為適應批量化的生產,外銷工藝品上的大量圖像逐漸形成了“程式化”的特徵,出現瞭如“滿大人”、庭院雅集、樓閣山水等一些獨屬於外銷裝飾工藝的圖像類型——它們既不是真實中國的再現,也不是中國古典審美理念的反映,而是中西物質與文化交流中“對他者想象”的一種視覺表達。

1635年,荷蘭商人第一次把歐洲市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寬邊午餐碟、水罐、芥末瓶等,製成木製模型,帶到廣州,請中國的瓷匠們模仿生產。“來樣定製”成為外銷品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品類。18至19世紀,中國外銷史發展至繁盛,通過訂貨圖樣,大量反映西方社會與文化的視覺材料傳入中國,從宗教故事、神話傳說、歷史事件、著名人物到歐洲的風土人情、居室時裝、交通工具,種類繁多。隨之而來的還有西方講究明暗、立體、真實的藝術技法。

漸漸地,促使外銷工藝品中生成了一類獨特的“混搭”風格,兼收幷蓄又各有精彩。外銷工藝品作為不同物質文化交流的一種載體,“混搭”成為其中十分特別的現象:中西圖像元素同時出現在一件物品上,各種工藝、造型與構圖手法不分界別,不同的視覺表現與藝術風格相互交雜。

文化身份的認知與構建

在物質上真實存在

與古代絲綢之路不同,以海上貿易為主的中西貿易中,除了傳統的外銷原材料如絲綢、茶葉外,大量的裝飾工藝品通過各種消費途徑進入西方社會——批發商、船長和商人們,為轉售或是自己、家人、朋友購買各類精美別緻、富於中國情調的工藝品,瓷器、漆器、牙雕、扇子、傘、銀器、紡織品、繪畫等等,或作為禮物,或用於裝飾他們在西方以及東方的住宅。

這樣一個以貿易所引導的物質交流所生髮出的藝術交流,呈現出一種“以圖為先、以工取勝,誇張繁複及絢麗華彩”的特徵,並在不同圖像系統流變、融合以及批量生產加工中“程式化”,形成了外銷裝飾藝術所特有的系列圖式。這些在特殊經濟與文化語境中製造出來的圖式反映了17至20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的顯著特徵,成為中西對不同文化身份認知與構建的圖證與物證。

“中國熱”與“中國風”

隨著大量中國工藝品輸入歐洲,為歐洲的王室、貴族及富有階層所鍾愛,由此掀起了一場圍繞傢俱裝飾、園林設計、日常生活用品與裝飾等諸多領域的“中國熱”,並引發了歐洲社會對中國知識的追求和對中國生活方式的模仿,體現在當時的歐洲設計和裝飾藝術領域裡出現了中國人物、風景等題材元素,在色彩配置、構圖形式上,也部分地融入了東方的視覺藝術特色——這就是“中國風”,是17至19世紀在“中國熱”影響下形成的一種特定的西方藝術風格,部分還體現出與當時流行的洛可可藝術水乳交融的特徵。

“中國風”作為一種在外銷裝飾藝術中形成發展的西方藝術風格,也在貿易交流中反過來對中國外銷品的視覺風格產生了影響——在外銷這個特定的社會語境中,不同圖像系統之間碰撞、分類、流變、融合,裡面有吸收、模仿、誤讀乃至可能的曲解,呈現出一種文化重疊交叉和再譯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雜糅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