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提高稅收能將吸菸現象遏制住嗎?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經國務院批准,從2015年5月10日起,捲菸批發環節從價稅稅率由原來5%提高至11%,並按每支0.005元加徵從量稅。據媒體披露,煙稅提高之後,菸草行業批發價也同步上調,香菸零售價亦比之前上漲了幾毛錢到幾元錢不等。

靠提高稅收能將吸菸現象遏制住嗎?


吸菸有害健康,這是全民無人不曉的道理,且我國由吸菸直接引發和間接誘發呼吸道及其他疾病和死亡率呈上升之勢。據相關資料,我國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為28.1%,7.4億非吸菸人群遭受二手菸侵害。吸菸給我國每年帶來約1860億元成本和直接醫療成本140億元,佔全國衛生支出3.1%,間接成本為1720億元,給社會造成巨大經濟負擔。可見,控煙既是保障國民身體健康需要,也是推動公民提高控煙意識重要舉措。

在當前,中國吸菸人數總量龐大且分散、思想認識參差不齊、動員工作難度大的形勢下,實施其他控煙措施不見得能收到良好效果,政府不得已試圖通過提高煙稅“經濟懲罰性”措施來限制吸菸人數。應該說,用提高煙稅加重吸菸成本迫使部分菸民主動放棄吸菸,有一定效果,但不一定能達到控煙目的。2009年和今年,中央政府已兩次提高了煙稅,但實施效果卻不盡人意。從2009年大幅提高煙稅6年來,我國菸草銷售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增長,據資料,2010年~2014年,我國菸草行業累計實現捲菸銷量分別為4684.12、4825.24、4945.02、4999.62和5099.04萬箱。從中可看出,政府僅從經濟手段入手企圖達到控煙目的,很難如願。

靠提高稅收能將吸菸現象遏制住嗎?


既然如此,中央政府為何再次提高煙稅?應客觀看待這個問題:一方面,中央政府冒著違反“稅收法定”原則置疑之聲提高煙稅,表明政府控煙決心和努力方向始終不會動搖,這是值得肯定之處。另一方面,在目前稅收增長放緩情勢下,提高煙稅既不會遭到絕大多數民眾反對,又能為財政增加收入。可見,提高煙稅有一定社會作用。但提高煙稅不是控煙“萬能藥”,它有不少侷限:一是提稅與禁菸之間雖互為因果,但提稅並不能直接起到控煙效果,反而有加重菸民家庭經濟負擔之虞,且菸民也不會因加了幾毛錢甚至幾塊錢就主動放棄吸菸。二是容易助長政府滋生控煙認識誤區,認為唯有提稅才是控煙有效之策,會抑制政府開動腦筋推出其他控煙措施如進行有效社會宣傳引導等等,把注意力集中在提稅上,給控煙留下很多盲區。

靠提高稅收能將吸菸現象遏制住嗎?


顯然,控煙是項社會系統工程,提稅只是其中一種手段,要想控煙取得實質成效,不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以稅控煙上,更不能形成對提稅“依賴症”,除落實與世界衛生組織簽署的《國際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之外,更須在其他方面多管齊下、全面聯動。一要打破我國菸草現行政企不分、政商一體管理體制,從根本上改變菸草專賣制度下“政企不分”局面,為控煙掃除體制障礙。二要儘快出臺《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在一切公共場所推行全面禁菸令,形成控煙良好氛圍。三要加大禁菸宣傳力度,全面徹底禁止一切形式菸草廣告,把控煙有關要求和制度納入大中小學教材內容,形成控煙代際傳承力。四要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力度,建立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機制,增強各級政府培植新稅源動力,解決財政困難,從根本上消除控煙對提稅的依賴。

唯有如此,則中國控煙才能迴歸正本,國民健康才有根本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