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深耕 滬市主板年報業績出爐

中證網訊(記者 周松林)據上交所4月29日消息,當日晚間,滬市主板1500餘家公司年報業績基本出爐,除個別公司外,其餘公司均已披露2019年主要經營業績。

上交所表示,今年以來,疫情形勢複雜,全球經濟環境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這一背景下,市場各方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和運行情況更加多了一份關注。滬市主板公司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中堅力量,其表現如何對市場和投資者信心尤為重要。數據初步統計顯示,滬市主板公司在營業收入、淨利潤、扣非淨利潤以及經營性現金流上均實現正增長,在國民經濟中繼續發揮著壓艙石、定心盤作用。這也集中體現了我國經濟所具備的強大韌性,為2020年面對複雜形勢下的攻堅克難提供了巨大的迴旋空間。

樹大根深力促行穩致遠

統計顯示,2019年,滬市主板公司紮實主業,穩健經營,整體業績保持了穩中向好的趨勢。共計實現營業收入37.21萬億元,淨利潤3.19萬億元,扣非後淨利潤2.97萬億元,增幅分別為9%、9%和7%,三大業績指標已連續三年實現穩定增長。其中,九成公司實現整體盈利、八成公司主業盈利,盈利基本面未發生變化。1052家公司實現營收增長、783家公司實現淨利增長,678家公司營收淨利雙增長,經營成果可圈可點。

從實體類公司情況看,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8.98萬億元,同比增長8%;淨利潤1.21萬億元,扣非後淨利潤1.03萬億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實體類公司增速放緩,但經營質量韌性充足,現金流健康,槓桿率穩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合計2.59萬億元,同比增長8%,整體資產負債率61.59%,近三年均維持在60%左右。這些情況表明,滬市主板公司經過多年的深耕厚植,已經發展壯大,為企業行穩致遠奠定了深厚基礎。

優質企業不改藍籌本色

優質藍籌仍是滬市主板的中流砥柱,無論市值大小,都有一批重質量、穩經營的優秀企業。大市值公司仍是國民經濟的實力擔當,上證50合計貢獻營業收入19.19萬億元,淨利潤2.17萬億元,同比增長9%和11%;上證180實現營業收入26.03萬億元,淨利潤2.70萬億元,同比均增長10%;市值千億以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8萬億元,淨利潤2.42萬億元,同比增長9%和11%。中小市值公司主動應變、積極轉型,業績表現也不乏亮點,市值百億元以下的公司中,約八成五實現盈利,近四成實現營收淨利雙增長。

這些滬市主板的佼佼者中,有金融類的銀證保,也有實體類的行業龍頭,有中國中鐵、中國中車、中國建築等“中”字央企支柱,也有三一重工、恆力石化、海天味業等民企擔當,有站在科技前沿的匯頂科技、兆易創新、用友網絡、恆瑞醫藥,也有“小而美”的明泰鋁業、水星家紡、健盛集團。

行業分化適應結構調整

在整體穩中有進的業績中,也難免幾家歡喜幾家憂。行業結構上,超六成行業實現增長,其中基礎消費、工程設備和服務支撐類行業增長較快,如食品飲料、設備製造、信息技術等行業成績喜人,分別實現了17%、49%、63%的增長率。此外,受益於消費需求穩定增長及固定資產投資加碼,房地產、建築行業也表現不錯,淨利潤同比均增長13%。

同時,在“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的背景下,部分行業增速有所放緩,個別行業業績出現下滑。例如,石油、鋼鐵、化工等傳統工業週期性行業,在經歷前期高速增長後整體放緩趨穩或不同程度下滑;汽車製造等可選消費行業經營業績也有所承壓。這些企業,也在主動適應結構調整帶來的變化,在其年報中誠懇地向投資者報告面臨的形勢和困難,也充滿信心地表達了向優化升級要效益的進取心。

重視回報長樹投資者信心

在“現金為王”的當下,滬市公司仍然延續了重回報、高分紅的優良傳統,持續為投資者注入強心劑,增強其獲得感。數據顯示,2019年滬市主板1517家公司中1000餘家公司在年報中提出了分紅預案,較2018年度的8853.87億元,合計擬派現金額近1.03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按以滬市全體公司利潤總額計,分紅比例為32%。派現公司中,773家公司的分紅比例在30%以上,233家公司的分紅比例超過50%。其中,工商銀行的分紅總額最高,達到936.64億元,兩桶油、中國平安等21家公司的派現金額在100億元以上。百億市值以下的公司中,有634家公司派現,其中489家公司派現比例超過30%,142家公司的分紅比例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滬市已經形成一批持續穩定回報投資者的群體。1517家公司中,546家公司連續三年的派現比例超過30%,佔比超三成。其中,貴州茅臺、伊利股份、寶鋼股份等94家公司近三年的派現比例均在50%以上。

攻堅克難相期柳暗花明

年報同期,上市公司的一季報也基本問世。在疫情衝擊下,滬市主板公司一季度業績確實出現較大波動和回調,與預期基本相符。消費類、交運類等行業受影響比較突出,面臨較大的經營困難和壓力。面對疫情衝擊,全國上下凝心聚力抗擊新冠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滬市主板公司勇於擔當社會責任,主動採取多項舉措。戰“疫”情,眾志成城、積極馳援;穩經營,加快推進復工復產。

與一季報業績下滑預期相對照的,是投資者和市場信心的不斷提升。近期,中央在“六穩”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六保”舉措。資本市場也在新形勢下,不斷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等基礎制度,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在此背景下,不少滬市主板公司已經主動作為,積極利用資本市場化為危機,推動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不斷夯實經營基礎、提升企業質量。當前,新基建、新消費等領域已逐步發力,釋放出新動能和新活力不斷推進相關行業業績回暖。有理由相信,滬市公司和中國經濟一起,也將開出柳暗花明的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