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婚姻的許多看法,都來自這本書

我們對婚姻的許多看法,都來自這本書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博雅小學堂

給孩子受益終生的人文底色

文 | 許子東給父母的文學課


今天,我們要讀近代文學階段的最後一部小說——錢鍾書的《圍城》。


這本書被夏志清評價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但我在第一次讀時有點失望,“二刷”才發現它的好,為什麼呢?


我們對婚姻的許多看法,都來自這本書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01

天才“文二代”錢鍾書


錢鍾書(1910—1998),他的名字就很複雜,原名仰先,字哲良,後來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


錢鍾書的父親是著名的古文學者錢基博,寫過一本《中國現代文學史》,文言寫的,講的完全不是現代。


現代作家當中最貴族出生的是張愛玲,最“文二代”(父親是作家、學者,兒子也是學者)的,就是錢鍾書。


錢鍾書幼年就過繼給伯父錢基成,但是這個伯父家裡抽大煙,所以錢基博有時候還是直接管教他的兒子。


19歲那年,錢鍾書考上了清華,雖然他數學只考了15分,校長羅家倫——參與和命名五四運動的胡適派的一個學者——破格錄取了錢鍾書。


當時的清華文學院的院長是馮友蘭,曾誇這個學生“不但英文好,中文也好,就連哲學也有特殊的見地,真是天才。”


23歲的時候,錢鍾書清華外文系畢業,到上海光華大學任教,25歲和楊絳結婚。


《我們仨》裡寫楊絳是比他更早拿到了留歐的獎學金,但為了等錢鍾書,沒有去,很有眼光。


我們對婚姻的許多看法,都來自這本書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錢鍾書與楊絳


抗戰前,錢鍾書考取了庚子賠款公費到牛津大學,他的簡歷說是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就是大學學位,楊絳說是副博士學位,總而言之不是博士。


之後錢鍾書又到巴黎大學訪學一年,整個經歷有點像《圍城》的主人公方鴻漸,當然了,除了偽造假文憑這件事。


簡而言之,錢鍾書若是放在今天,在中國內地或者香港的大學裡求職就很難了,因為你沒有博士學位,更不要說做“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了,所以看來學問和學位有時候是兩回事。


1938年,抗戰正激烈,我們知道財主蔣家的兒女們艱辛地從南京逃到武漢,狼狽地再逃到重慶,就在這個時候,錢鍾書經過香港回國,到西南聯大當教授。


他父親在湖南藍田國立師範學院做中文系主任,來信要錢鍾書去照顧,所以之後錢鍾書跑去那裡做英文系主任。


《圍城》裡一部分的故事就是以那個學校為背景。


1938到1942年間,錢鍾書寫了《談藝錄》,我很年輕的時候就看,當時半懂不懂,因為是文言寫的,不過那本書奠定了錢鍾書一流學者的地位。


我們對婚姻的許多看法,都來自這本書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年輕時的錢鍾書


1949年以後,那時候有評教授,一級教授很少,比如陳望道、俞平伯、餘冠英等,屈指可數,30多歲的錢鍾書居然是一級研究員。


五六十年代,錢鍾書的主要工作是翻譯《毛選》和《毛主席詩詞》。我們知道他最後的代表作是《管錐編》,好幾卷,學術界我們常說有紅學、曹學、魯學,近年來的高全之、鄭樹森,他們又說有張學,可是也有錢學,錢學不是研究《圍城》的,研究的是《管錐編》。


02

初讀《圍城》:

這也算最偉大的小說?


《圍城》是1944年開始創作的,這個時間就是差不多張愛玲的《傳奇》再版,趙樹理的小說被列為新方向,《財主底兒女們》也在創作當中,是同一個時段,但是這些作品真是風馬牛不相及。


《圍城》1946年完稿,1947年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印行,但讀過這個版本《圍城》的人極少,50年代以後這個書沒有出版過,我自己也是讀了夏志清的著名評論以後才去讀《圍城》。


夏志清的評論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


讀這段話的時候,我是現代文學的研究生,之前只知道錢鍾書是個天才學者,他的一本小書《舊文四篇》裡有一篇是討論通感的,我印象非常深。


我就想這什麼人出書,像我們都要用“新論”這樣的詞來包裝,他可以說“舊文四篇”,厲害!What?錢鍾書還寫小說?


所以80年人民文學版的《圍城》是城中熱話,錢鍾書給夏志清的私人信件裡面說you made me,你創造了我,但是仔細再看夏志清的評論,你們知道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一向毫不吝嗇使用“最”字——


他說茅盾無疑是現代中國最偉大的共產作家,《駱駝祥子》是到那個時候為止,最佳現代中國長篇小說,張天翼是這十年當中(1930年代)最富才華的短篇小說家,還有張愛玲的《金鎖記》,他說據我看來,這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現在的廣告法據說禁止使用“最”字,我當時看到夏志清的這個評論也是嚇一跳,後來仔細想想也不過分,因為他加了很多微妙的限制,比方說自古以來中國沒有中篇,所以講《金鎖記》是現代文學當中最偉大的中篇,也不過分。


說茅盾的偉大在於共產作家,張天翼的範圍是30年代等等。


評《圍城》也一樣,你看他說“最有趣”,記住講一個人的作品最有趣,不一定是很好的稱讚,“最用心經營”,這可以是稱讚,但是“最偉大”加了一個可能。


說實話,我最初讀《圍城》,就帶著“最偉大”的閱讀期待,不免有點失望。


失望之一是這個主人公身處抗戰時期,他的行為、心理也太脫離時代了吧?


上一期我們讀《財主底兒女們》,有評論家還說,“主人公純祖是在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鬥爭中,仍未能與人民結合,沒有找到光明出路的知識分子的典型。”


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批評了,可至少講蔣純祖還經過戰場,到過戰地劇團,還在鄉村小學跟惡勢力搏鬥,臨死的時候口裡還念著中國中國的。


而方鴻漸同樣處在抗戰亂世,只陷在個人戀愛、家庭、工作的瑣事當中,兜兜轉轉不能自拔。


外面打那麼大的仗,那麼大的事,他都關心不了,還整天跟老婆吵架,走不出圍城。


所以從80年代初我自己當時的閱讀習慣來看,就想方鴻漸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第二個失望,方鴻漸在回國船上跟鮑小姐那一段,看得出作家對這個人物是有諷刺,有批判的,所以我當時想大概後面還有正面人物吧?


沒想到他就是主人公了,其他人比他還差,作家漸漸地還對他有同情。


在我看來基本上是作家諷刺方鴻漸,方鴻漸又諷刺其他人,這個情況也挑戰顛覆我當時的文學觀。


當然了,這個小說語言幽默,意象精彩,但是我初讀《圍城》的時候就很懷疑,難道這就是偉大的小說嗎?


比較有收穫的是教書以後重讀,那個時候不以評論家的身份進入,而是以普通讀者,假定我就是方鴻漸,看看在人生的各種難題之前,我能有怎麼不一樣或者一樣的選擇?


03

如果你是方鴻漸,你會怎麼選?


第一次選擇當然是在船上碰到“半裸的”、“局部的真理”鮑小姐,更早的選擇應該是買不買假文憑,至於父親替他訂婚,未過門媳婦早逝,“岳父”資助出國,這幾乎都是命運安排,沒有選擇。


在回國前要不要假文憑做亞當、夏娃下身的樹葉,方鴻漸用了柏拉圖、孟子、齊宣王等古訓來詭辯,說有時候騙人也是有合理性,而且被騙之際還騙了那個騙子愛爾蘭人,說“這事也許是中國自有外交或訂商約以來唯一的勝利”。


這事要是我的話會不會做呢?


大概不會,也難說,先放一放。


回國輪船,長日長夜漫漫,雖然有一個認識的女博士,但是蘇小姐她理想的自己是“‘豔如桃李,冷若冰霜,’讓方鴻漸卑遜地仰慕而後屈伏地求愛。誰知道氣候雖然每天華氏一百度左右,這種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風全行不通。”


而與蘇小姐同艙的,有葡國血統的黑美人鮑小姐,“纖腰一束,正合《天方夜譚》裡阿拉伯詩人所歌頌的 美人條件:‘身圍瘦,後部重,站立的時候沉得腰肢痠痛。’長睫毛上一雙欲眠 似醉、含笑、帶夢的大眼睛,圓滿的上嘴唇好像鼓著在跟愛人使性子。”


所以對比冰冷的蘇小姐,鮑小姐一句話 就把方鴻漸鉤住了:“方先生,你教我想起了我的fiancé,你相貌和他像極了!”


這個話暗示性很大。


第一層意思是,假如我沒訂婚,你是可以考慮的,又包含了一層意思是我的fiancé(未婚夫)不在,你或者可以享受他的權利,還不必盡他的義務呢!


接下來兩個人在夾板上藉著海浪搖晃,就kiss上了。


船到了越南那天,蘇小姐上岸了,鮑小姐就主動提醒,“咱們倆今天都是一個人睡”,果然當天晚上鮑小姐主動地來到了方鴻漸的船艙,下面省略……


這種時候,如果是我會怎麼辦?


很可能也逃不掉這一類的豔遇,不過來得快,去得也快,船到香港,鮑小姐就撲向她那黑胖子禿頭的未婚夫了,這長得哪裡像方鴻漸?這個主人公心裡很不是味道。


到此為止,只是中國男人感情征途常見的初段序曲,就像張愛玲寫佟振保的留學豔遇一樣,但可別小看遊輪上的one night stand(一夜情),它對主人公後來的感情生活產生了難以預料的影響。


我們對婚姻的許多看法,都來自這本書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第二個選擇就是回國以後的相親擇偶,面對女博士蘇小姐,還有唐曉芙。


方鴻漸回到上海,報紙上已經登了他跟蘇小姐獲得博士的消息了,叫他羞愧難言,一時間過去的丈人家,自己的父親家,大家都在為這個留洋回來的青年才俊感到光榮,而且很多人要為他找對象。


因為方鴻漸在家鄉的學校演講的時候胡言亂語,講什麼鴉片、梅毒,已經嚇跑了一些本縣本來要擇婿的鄉土大戶,到上海又去了一個有錢人家張家相親,在人家家裡打麻將,人家輸了一點,他還去提醒人家要拿這個錢,結果對方就覺得這個男人太小氣了。


設身處地,你去相親,麻將桌上贏了一點錢,你會要拿嗎?


這種事情看得出方鴻漸這個人情商低於智商。


我們對婚姻的許多看法,都來自這本書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陳道明飾演的方鴻漸


就在他忙著相親、麻將、找工作的時候,正是抗戰之初,國難深重。


小說怎麼下筆呢?輕描淡寫——


“從上海撤退到南京陷落,歷史該如洛高(Fr·von Logau)所說,把刺刀磨尖當筆,蘸鮮血當墨水,寫在敵人的皮膚上當紙。方鴻漸失神落魄,一天看十幾種報紙,聽十幾次無線電報告,疲乏垂絕的希望披沙揀金似的要在消息罅縫裡找個蘇息處。”


我現在也常常一天看很多次報紙,看很多次的電視。


方鴻漸在香港陪蘇小姐逛過兩天街,蘇小姐十分愉快,方鴻漸卻有些畏懼,幾個月以後在上海重新拜訪蘇家,見到了蘇的表妹唐曉芙,還有一個在外交公署當處長的男人趙辛楣,一下子小說前半部的主要人物都登場了。


方鴻漸對唐曉芙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圍城》中寫人物外表一般都非常苛刻挑剔,唯有對唐曉芙是一個例外,怎麼寫呢?


唐小姐嫵媚端正的圓臉,有兩個淺酒渦。天生著一般女人要花錢費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見了忘掉口渴而又覺嘴饞,彷彿是好水果。她眼睛並不頂大,可是靈活溫柔,反襯得許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講的大話,大而無當。


古典學者看她說笑時露出的好牙齒,會詫異為什麼古今中外詩人,都甘心變成女人頭插的釵,腰束的帶,身體睡的席,甚至腳下踐踏的鞋,可是從沒想到化作她的牙刷。


如果是在《談藝錄》裡,這些釵、帶、席、鞋的古詩、洋詩典故,應該是一一列出的,這其實是錢鍾書做學問的一個特色,他常常是你今天裡邊講到一個東西,他一會就說,德國的什麼詩是這樣寫的,希臘的什麼詩那樣寫的,愛爾蘭的詩有另外一個比方等等,北島跟我說過,錢鍾書就是google,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話。


這種對美女最初的印象,讓人有點出戲的理性分析、聯想,與其說是方鴻漸的,不如更像是錢鍾書的興趣。我繼續讀引文——


她頭髮沒燙,眉毛不鑷,口紅也沒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彌補造化的缺陷。總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會里那樁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


這裡顯示了方鴻漸,可能也是作家本人的審美觀——自然。


事實上男主人公方鴻漸後來一輩子再沒有對任何一個女人有過這麼一瞬間的好印象。


不過當時蘇小姐說唐小姐有不少男友,而唐小姐以為方鴻漸是她表姐蘇小姐的男友。


而喜歡蘇小姐的其實是趙辛楣,趙辛楣以為方鴻漸是個情敵,所以老斗嘴,有些惱怒。


蘇小姐又非常喜歡兩個男人在為她爭吵。


所以這個小說的第三章出現了一個愛情的圓圈巡迴。


第二天方鴻漸又去蘇家,他忍耐著沈先生的廢話和沈太太的怪氣味,終於有機會跟唐曉芙講了幾句話,一是約她明天晚上吃飯,跟蘇小姐一起;二是解釋他並不是蘇小姐的情人,而且也知道了唐小姐並沒有很多朋友。


可是第二天的三人晚餐,蘇小姐不高興,缺席了,方鴻漸倒有機會跟唐曉芙說話了,他相信自己是愛上她了,但這個小說有時候會偏離方鴻漸的視線,交代唐曉芙的想法。

唐小姐怎麼想?她想“自己決不會愛方鴻漸,愛是又曲折又偉大的情感,決非那麼輕易簡單。假使這樣就會愛上一個人,那麼,愛情容易得使自己不相信,容易得使自己不心服了。”


當然,處在熱戀情緒中的方鴻漸,他不知道敘事者交代的唐曉芙的想法,但我想他即使當時知道了,可能也還會勇往直前。


之後的一個月,他見了唐小姐七八次,寫信十幾封,拿來的信半夜都會拿出來重看,然後他又很鄙視有一個叫曹元朗的詩人,也是蘇小姐的追求者,又見到一個哲學家褚慎明,又有個才子董斜川,這些人又一起吃飯,但是方鴻漸心裡只想著唐小姐,還有怎麼妥善地溫和地來回絕蘇小姐。


04

方鴻漸為什麼不喜歡“女博士”?


到現在為止,甚至到小說結束為止,我都有個疑問,方鴻漸為什麼不喜歡或者說不愛蘇小姐呢?蘇小姐明明也美麗,而且有才學、有閱歷,是真正的博士、家裡邊也富有,她家的院子很大。


為什麼方鴻漸看到她就猶豫、怯步、畏懼、害怕?


第一,女博士,不是說人分三類嗎?男人,女人,女博士,這當然是錯誤的說法,骨子裡邊就是不希望女子比他有才,方鴻漸認為女人與才學的關係跟男人不同,他跟唐小姐說過:


“你表姐是個又有頭腦又有才學的女人,可是——我怎麼說呢?有頭腦有才學的女人是天生了教愚笨的男人向她顛倒的,因為他自己沒有才學,他把才學看得神秘,了不得,五體投地的愛慕,好比沒有錢的窮小姐對富翁的崇拜——”


“女人有女人特別的聰明,輕盈活潑得跟她的舉動一樣。比了這種聰明,才學不過是沉澱渣滓。說女人有才學,就彷佛讚美一朵花,說它在天平上稱起來有白菜番薯的斤兩。真聰明的女人決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懶——”


各位聽眾、讀者,你們說這是作家在批判方鴻漸的男性中心主義偏見呢?還是作家透露出自己有這樣的偏見?我不知道楊絳看到這裡作何感想。


我們對婚姻的許多看法,都來自這本書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錢鍾書與楊絳


《圍城》裡,主人公看到有才學的,比他強的女的就害怕,看到比他弱的、漂亮的、年輕的女生,他就喜歡。


所以楊絳在書出版後面要加一個後記,特別說明這不是自傳小說。


第二,女人比自己有錢,方鴻漸不舒服,他忘了他當年出國就靠了女家的錢。


第三,這個女人有心計,含蓄婉轉、又主動、又操控他,比如幫男的洗手帕,釘釦子,所有這些像妻子一樣的關心,叫這個男人害怕。


第四,當然是他愛上了唐曉芙,這一條當然最有說服力,但是我們在小說裡看到在船上,還沒見過唐小姐的時候,方鴻漸已經對眼前的有錢、有心計、有操控能力的女博士表示畏懼了。


現在一眼看上了並不有錢,好像沒心計,一切很自然的20歲美女唐曉芙,餘下的事情就是怎麼向蘇小姐say no了。


怎麼說呢?這段三角、四角、五角戀怎麼發展呢?


我們其實都知道故事之後怎麼發展,只是不容易明白,它為什麼會這麼發展?


而我們自己又能做什麼樣的選擇?我們下期繼續。


參考書目

· 錢鍾書:《錢鍾書集:寫在人生邊上;邊上的邊上;石語》,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 楊絳:《記錢鍾書與》,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 張文江:《營造巴別塔的智者·錢鍾書傳》,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

· 吳泰昌:《我認識的錢鍾書(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

· [美] 胡志德、張晨(譯):《錢鍾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

· 丁偉志 主編:《錢鍾書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 沉冰 主編:《不一樣的記憶》,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9

· 謝泳:《錢鍾書交遊考》,北京:九州出版社·領讀文化,2019

· 欒貴明:《小說逸語》,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8

· 張泉:《錢鍾書和他的》,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1

· 湯晏:《錢鍾書》,北京:文化發展出版社,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