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裡赴一場春天的約會

來源:文匯報

來這裡赴一場春天的約會
來這裡赴一場春天的約會
來這裡赴一場春天的約會來這裡赴一場春天的約會
來這裡赴一場春天的約會

題圖:幸福裡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正是人間最美四月天,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曾被疫情“冰封”的特色街區和沿街商鋪紛紛復甦。

■本報記者 周淵

自1月30日“閉關”,時隔兩個多月再次站上七寶老街蒲匯塘橋,又聞到了幹蒸圓子、海棠糕、七寶湯圓、塌餅等熟悉的香氣,不僅如此,集合了上述招牌的“七寶里弄”美食集合店入駐“餓了麼”,直達更多上海人家的餐桌;另一邊,特色商鋪裡又迎來新朋舊友,這座離上海市區最近的古鎮,煙火氣又回來了。

在“城市會客廳”幸福裡,周圍遛娃遛狗的居民回來了,習慣了在咖啡館辦公、會友的白領們重又佔據了街區裡一個個露天座位。在生活體驗空間“幸福集薈”,疫情期間轉型推出的“不見面書店”引來了更多粉絲,服裝區、文創區也在更嚴格的消殺措施下迎客,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這裡體驗、消費。

杜鵑嬌豔、晚櫻爛漫時,來大學路共赴一場春天的約會。一路上,甜品店、咖啡館、網紅小店、創客空間等鱗次櫛比;街區裡,外擺桌椅和綠植錯落有致……這條約700米長的馬路處處透著綠意和活力。疫情下,門店營業毫無疑問受到影響,但一些商家也透過互聯網等渠道打開了“另一扇門”。治癒系的“人生一串”開張了,這家主打夜市的網紅店主動調整了“作息時間”,增加了午市營業時段。即便是轉戰外賣,他們也在包裝上花了不少心思,為的是讓適宜堂食的烤串“無縫銜接”消費者家的餐桌。

煙火氣回來了,日子也就回來了。在上海的角角落落,這些風格鮮明的城市街區裡,隨處可擷取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和抱團取暖的故事,走近他們、閱讀他們,一起見證迴歸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吹面不寒楊柳風

七寶老味道回來了

■本報記者 周淵 王翔 實習生 王宛藝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因疫情“閉關”近兩個月的七寶老街上,又飄出了幹蒸圓子、海棠糕、七寶湯圓等令人想念的老味道。蒲匯塘橋邊,懂經的“老克勒”逛吃逛吃,好不愜意。

老街新開,“花頭精”也變多了——徐阿姨是七寶老街特色小吃的忠實粉絲。最近她發現,熟悉的老味道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打開“餓了麼”App,可以一鍵買到老伴愛吃的羊肉、女兒女婿喜歡的方糕,還有青團等當季鮮貨,“送貨上門只要不到半小時,還配了冰袋、食安封籤等等,相當貼心!”

外賣、直播老街有了全新“打開方式”

“我們家的青團用的都是自家種的艾草,榨汁拌進糯米粉後手工製作。”幹蒸圓子是七寶古鎮招牌美食之一,倪老闆的小店已經在此開了18年,之前一天賣出上萬個不在話下,如今客流量變少了,但他忙碌依舊——改進幹蒸圓子半成品、研發更多口味。

七寶古鎮管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君遐告訴記者,七寶老街上的商戶多是個體經營,疫情讓許多小商戶舉步維艱。為此,管委辦打造推出了“七寶里弄”美食品牌集聚平臺,精心挑選出最能代表七寶味道的20多類、50多種美食進行統一設計、產品包裝。管委辦還牽頭與七寶鎮相關部門、外賣平臺等達成合作,讓這些名小吃的半成品直抵更多上海人家的餐桌。

除了“餓了麼”平臺點單,周邊56個社區的居民們還能在家門口掃碼下單,送貨上門後只需簡單加工,就能還原七寶老味道。倪老闆的幹蒸圓子正是其中之一,“外賣應該會帶來一些新的生意。”他的話語中透著期待。同樣積極調整經營思路的還有蒲匯塘畔的“網紅”茶館賞心院,以往這裡每週都有評彈表演,復市之際,茶館也準備在沿街一側開出窗口,售賣特色冰粉、點心等。

作為七寶“顏值擔當”的文創產品則轉戰線上,“解鎖”了直播“種草”、網上義賣、短視頻比賽等新玩法。

在七寶標誌性的氽來鍾鐘樓,“海上文創”七寶店於3月25日首次進行了一次線上直播,萬餘網友在線觀看,“轉化率”也頗為喜人——“海上文創”創意總監孫侃透露,直播結束後仍不斷有訂單,還新增了不少粉絲。

另一家以七寶元素文創產品為經營特色的文創店“藝術的味道”,在閉店期間請來國醫大師配製了防疫香囊,2月底率先在線上渠道開賣。店鋪負責人沈毅勤介紹,這款香囊已成為實體店鋪復市以來賣得最好的產品之一,不少人慕名而來。他們聯合古鎮一起推出了“我的戰‘疫’”短視頻大賽、“溫暖的味道”手機攝影大賽等活動,還收到了醫護人員的眾多投稿。

確保復市安全與商戶共克時艱

特殊時期,逛七寶老街需要提前在“今日閔行”App上預約,並勾選相應時間段。目前,七寶老街開設了7個遊客出入口,遊客憑預約二維碼、身份證,測量體溫後進入。

記者在老街入口處留意到,這裡豎有一塊醒目的告示牌,標明瞭當日入園名額、已入園人數、下批遊客入園時間等信息。李君遐介紹,整條七寶老街被分成8個網格點,按照人流量制定了四級應對預案。作為“智慧大腦”的古鎮微網格指揮中心,將確保景區內實時客流量不超過500人。

七寶老街復市,眾多商戶是最關鍵一環。為此,古鎮管委辦制訂了《七寶老街區域商鋪復工方案》,針對商戶、遊客等分別落實相關措施,此外還規範了商戶卸貨區和外賣集中取貨點。

走出疫情陰霾,有著千年歷史的七寶老街正迎來最好的時節。商戶復市、人流重聚,老街在傳承傳統風韻的同時,也融入現代化的多元氣息,而老街新開的故事剛剛開始。

在“城市會客廳”重聚

人間四月幸福裡

■本報記者 周淵 實習生 王宛藝

在幸福裡,有幸福人。

春日慵懶的午後,坐落於長寧區番禹路381號的幸福裡逐步恢復往日景象:露天座位上,白領手捧咖啡閒聊;梧桐樹下,蹣跚學步的小朋友走得正歡;揹著書包的大學生嬉笑走過,手裡拿著網紅店的雙球冰激凌;散步消食的居民趿著拖鞋,身後跟了只小泰迪……街區商鋪基本復工,人們三三兩兩從四面八方而來,在“城市會客廳”重聚。

街口的“幸福集薈”,不僅是一個彙集圖書、時裝、咖啡、藝術展覽的生活體驗空間,也是上海首家專業社區書店。“一紮百香果茶,兩份草莓蛋糕。”結束了一天工作的吳女士和閨蜜走進店裡,熟稔地點單落座。吳女士是這家網紅店的常客,兩個月後首次踏足,欣喜地發現這裡已上新了春季菜單。

“幾年前幸福裡‘空降’,我當時覺得這是個新‘物種’。”吳女士回憶,這條不足200米的“螺螄殼”里弄原是封閉的老廠區,通過整體改造,形成了如今這個集創意辦公、文化藝術展示、商業休閒等多種業態於一體的綜合型產業園區。“城市會客廳”的更新理念給老街區注入了新活力,網紅店吸引年輕人駐足,對吳女士這樣的社區居民來說,遛娃遛狗也有了新去處,各類人群都能在這裡找到“舒適區”。

受疫情影響,作為開放園區的幸福裡一度大門緊閉,遭遇了人流量和營收下降困境。隨著上海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幸福裡的煙火氣漸漸迴歸。有意思的是,創新一度是幸福裡的一道風景線,現在,一些微小的創新探索再次成為這個特色街區堅韌的生命力,推動著街區和商鋪在疫情衝擊下尋找生機。

“幸福集薈”經理羅頌介紹,閉店不到3周,“幸福集薈”結合自身特色迅速開拓了線上運營和銷售新渠道,“不見面書店”黏住了老用戶,也引來了新粉絲。具體而言,書店升級了讀者微信群,不定期分享書單、舉辦線上讀書沙龍等各式讀書活動,還邀請了一批文化創作者以語音直播的方式,與讀者進行主題分享和互動。店員也沒閒著,迅速上手了薦書、直播帶貨、多平臺運營等新技能。

與此同時,幸福裡所在的新華街道也為增強社區免“疫”力不斷探索。針對沿街商鋪,新華街道平安辦牽頭成立了6個巡查小組,因地制宜,制定任務清單,做到包乾到人、責任到崗,全覆蓋排查,對商鋪做好個性化防疫、復工指導。羅頌記得,“幸福集薈”復工第一天,迎來的第一位“客人”就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他們還帶來了裝著口罩和消毒液的“大禮包”。

如今,幸福裡大門重開,“會客廳”又聚集起人氣。羅頌和一直駐守“幸福集薈”的負責人楊樂清楚地記得復工以來的點滴變化:剛開業時,只有兩三名顧客進店。如今,店裡的服裝和文創區域也已在更嚴的消殺措施保障下開門迎客,顧客一天天多了起來,大家在店裡停留的時間也明顯變長了。

幸福里正在逐漸迴歸日常。楊樂說,作為社區運營方的上海幸福裡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為整個街區的商鋪提供了一個月租金減免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書店的運營壓力。而線上模式則是書店在特殊時期的嘗試,為的是吸引更多潛在客戶,期待更多人走進店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