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地下”齊治,守護“清新呼吸”

2020年,為期三年的藍天保衛戰行動計劃迎來“收官之年”,大氣汙染治理進入最後攻堅期。為推動全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市近日出臺《2020年滁州市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控煤、控氣、控塵、控車、控燒“五控”措施,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記者獲悉,此次行動劍指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全面完成“十三五”大氣汙染防治約束性指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3.2%和15.4%以上;全市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19%,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省政府考核要求,汙染天數明顯減少,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的藍天幸福感明顯增強。大氣汙染“病因”是長年積累導致,治療過程也難以一蹴而就,空氣質量的改善受制於“天上地下”各種因素。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治汙能效,《方案》提出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積極調整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用地結構和積極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等有力舉措,合力圍剿汙染源。

據介紹,持續優化產業佈局著力在全市繼續控制重汙染產業新增產能,推動重汙染企業搬遷;對“散亂汙”企業實施分類處置,實現“散亂汙”企業動態管理;加快推進鋼鐵、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推進工業爐窯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動態更新工業爐窯管理清單;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禁燃區內全面禁止使用散煤等高汙染燃料;穩步推進全市開發區集中供熱項目;深入開展鍋爐綜合整治。積極調整運輸結構重點是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實施運輸結構調整行動計劃,推動鐵路貨運重點項目建設;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環衛、郵政、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採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大力淘汰老舊車輛;強化移動源執法檢查;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汙染防治。

同時,優化調整用地結構聚焦於加強揚塵綜合治理,繼續提升施工揚塵“六個百分之百”,開展智能工地創建;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2020年底前,城市建成區達到80%以上,縣城達到65%以上;繼續開展綠色礦山創建,加強露天礦山揚塵整治;加強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全年全時段開展秸稈禁燒巡查,推進秸稈禁燒預警系統建設;強化餐飲油煙、煙花爆竹禁放等工作。積極應對重汙染天氣,不斷細化應急減排措施,修訂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推進涉氣企業差別化管理,各縣(市、區)發佈環境績效企業管理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