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愛情》主題曲大家都耳熟能詳:我的老家就住在這個屯,我是這個屯裡土生土長的人,別看屯子不咋大呀有山有水有樹林,鄰里鄉親挺和睦老少爺們更合群。這首歌可以說是唱遍了全國,原來,鄉村生活也可以像城市生活一樣多姿多彩。
其實,在中國有些農村,村民家家住別墅、開汽車,年底還有大筆現金分紅,這樣的農村一點不比城市差,甚至強很多,被人羨慕地稱為土豪村。中國9大土豪村指的是: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村、山東省龍口市東江鎮南山村、江蘇省江陰市夏港鎮長江村、陝西省寶雞市金臺區陳倉鎮東嶺村、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九星村、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沈泉莊村、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紅嘴村、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航民村。
紅嘴村1984年成立農工商聯合公司,年年有工業項目,上一個成一個,到1991年,成為全國第一個產值超億元的生產小隊,被國家計委、農業部確認為“全國第一村民小組”。現有規模以上企業13家,總資產60億元,每年加工轉化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牛奶等農產品110萬噸。紅嘴本地村民們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紅嘴村也獲得了“中國十大幸福村莊”等榮譽稱號,被譽為“神州第一屯”。

1、從貧窮落後的生產小隊成為現代大型企業集團
紅嘴村位於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平西鄉,是原四平市條子河公社紅嘴大隊第二生產小隊。在紅嘴人的印象中,“光棍四五十,幹活沒分值,牲畜沒飼草,家家沒糧吃”這句順口溜正是改革開放前紅嘴生活的真實寫照。1979年以前,一直單一務農,全生產隊186戶,750口人,人均耕地不足1.2畝,年人均收入不足38元,生產隊欠貸款1.8萬元,社員欠“三角債”3萬元,是遠近聞名的“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的“三靠”之地,也是遠近出了名的“窮棒子窩”。
1971年,返鄉知識青年盧志民搞起了農田管理包乾到戶,拴三套馬車外出拉腳,進城攬基建活幹。盧志民平掉大寨田,恢復副業隊,興辦翻砂廠。1978年興辦翻砂廠當年盈利7.2萬元,人均收入也由前一年的36元,猛增到180元。紅嘴農工商聯合公司成立,傳統農民步入了現代產業工人的行列。
1984年5月15日,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改變,是四平大地上第一個農民自願參加、實行民主管理的經濟聯合體,是紅嘴人走向小康社會的里程碑。1991年紅嘴農工商總公司總產值實現1.15億元,是全國第一個產值超億元的生產小隊,被國家計委、農業部命名為“全國第一村民小組”。組建企業集團,紅嘴農工商總公司更名為紅嘴集團總公司。
改制後的紅嘴生機勃發,到2015年末,集團公司所屬企業股份制改造全部完成。先後引進了英國巴斯、中國建材、百威英博3家世界500強企業,創造紅嘴新發展商機,在四平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振興中,發揮了引領作用,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窮則思變”,在帶頭人盧志民的帶領下,經過40多年的艱苦創業,紅嘴從貧窮落後的生產小隊發展成為現代大型企業集團,建成了生產發達,生活富裕,環境優美,村風文明,社會和諧,管理民主的較高水平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2、紅嘴村連殘疾人都有一份工作幹
在就業難的情況下,紅嘴村連殘疾人都有一份工作幹。據2011年媒體報道,四平紅嘴集團總公司內,有一片環境優雅的現代廠區,那就是四平紅嘴偉達包裝有限公司,現有員工350名。其中,殘疾人158名,是響噹噹的福利企業。49歲的殘疾工人李吉生,原本是四平市鐵西區的一個普通農民。他不加掩飾地介紹了自己的遭遇:“我小時候很淘氣,有一次從樹上往下跳,被樹枝扎瞎了右眼,導致右眼失明,落下了終身殘疾!”
2003年,四平紅嘴偉達包裝有限公司成立,面向社會招收殘疾工人,李吉生得到這個消息後,便義無反顧地報名了。公司聽了他的情況,二話沒說就接納了他。幾年下來,全家人過上了幸福生活,不但添置了新彩電、冰箱、洗衣機,還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成了村裡的富裕戶。
3、紅嘴村還發展工業旅遊和紅色旅遊
紅嘴村一直都堅持生產與環境和諧發展,所以建設的是花園式工廠,還完善了園林化社區。另外,村中還建成了蘇州園林風格的人工湖,在湖周邊建設了4萬多平米的體育場,1萬多平米用來休閒娛樂和健身的廣場,還有古風古色的“二十四孝”亭。村內建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嘴展覽館,從建館開始就是不分節假日免費對外開放。
4、紅嘴村獲得“中國十大幸福村莊”等榮譽稱號
如今生活在紅嘴村,子女上學有專車接送,老人退休有養老金。做了9棟居民樓的保暖工程,拓寬景區道路400多延長米,拓寬居民區路面1500延長米,鋪裝大理石4800平方米,與昔日泥濘的土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紅嘴集團投入1000萬元,實施供暖與市政聯網工程,併網後,取暖費公司一次發放到位,解決了居民25年的取暖費。公司還上了洗浴項目,供村民免費享用。每年還組織村民到國內外免費旅遊。紅嘴村也獲得了“中國十大幸福村莊”等榮譽稱號。
5、七年來紅嘴集團累計為村民發放紅包2298萬元
紅嘴村過年發紅包,到今年已經是“七連發”了,七年來紅嘴集團累計為村民發放紅包2298萬元。今年,紅嘴集團再次拿出200萬元,發放給村民,讓每家每戶都過個歡慶年。“今年是我帶領鄉親們艱苦創業50週年,如今鄉鎮企業不斷髮展壯大,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初心不能忘,我們每年把稅後的利潤拿出來一部分,春節前給老社員們分些錢,買點年貨。”紅嘴集團總公司總裁盧志民說。
紅嘴集團作為吉林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面紅旗”,截止2011年企業改制前,集團公司集體資產累計達到了100億元,累計上交國家稅金近100億元,年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超過2萬元,創下了“神州第一屯”的奇蹟。企業改制後,累計為村民分得的紅利就達1.5億元,村民們日子過得更有奔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