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河長開展聯合巡查 共同守護瓊江生態環境

4月29日上午,在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龍臺鎮,來自川渝兩地的河長們齊聚此地,圍繞瓊江共同開展聯合巡查工作。

瓊江為涪江的一級支流,全長約233公里,流域面積約4440平方公里,是惠澤潼南區、銅梁區、遂寧市、資陽市沿岸居民的重要飲用和灌溉水源。

自河長制推行以來,川渝兩省市就跨界河流聯防聯控不斷溝通交流,加深合作。瓊江也成為了川渝兩地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工作中一張靚麗的名片。

場鎮將修建汙水處理廠

讓汙水不再直排龍臺河

川渝河長開展聯合巡查 共同守護瓊江生態環境

此次聯合巡查的地點,位於龍臺鎮白水場鎮。瓊江的支流——龍臺河便從場鎮邊穿過。近年來,安嶽縣政府高度重視瓊江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並於去年6月在白水場鎮建設安裝汙水處理一體機並投入使用。

龍臺鎮黨委書記程景庚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白水場鎮常住人口700餘人,場鎮日產生汙水約50餘方。目前投用的汙水處理一體機,可以實現日處理量達100方/天。

川渝河長開展聯合巡查 共同守護瓊江生態環境

去年12月,在白水場鎮團結堰附近,當地督促排汙口涉及單位白水玉英酒廠安裝環保設施後,全場鎮的汙水收集率達到80%以上,基本杜絕生活汙水直排龍臺河。

“今年9月,白水場鎮的汙水處理廠也將計劃開工,建成後全場鎮的汙水收集率將達到100%。”程景庚表示。

打造稻蝦共養共生基地

守護碧水還能實現脫貧

川渝河長開展聯合巡查 共同守護瓊江生態環境

白水場鎮聯合巡查結束後,川渝兩地的河長們驅車前往重慶市潼南區塘壩鎮,查看緊鄰塘壩河的小龍蝦標準化養殖基地。

塘壩鎮黨委書記謝子清介紹,塘壩河是瓊江一級支流,依託良好的水域資源,該鎮的金山村在去年打造了佔地300畝的稻蝦共養共生的生態種養示範基地。

據瞭解,該基地採用“公司+貧困戶務工”的經營模式,既可以豐富市場供應,又能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川渝河長開展聯合巡查 共同守護瓊江生態環境

“稻蝦共養要求基地水源、水質保護好。”謝子清說,農戶農田養殖使用農家肥料和低毒農藥,不會對蝦和環境造成汙染,符合綠色環保產品要求,且小龍蝦能吃掉蟲害,保田豐收。

“其實小龍蝦對一些有害氣體、重金屬、藥物等非常敏感。”謝子清告訴記者,基地必須保證小龍蝦遠離汙染源,而水稻可以淨化水質,使稻蝦養池中水質無汙染,從而達到國家水質排放標準。

川渝聯防聯控成常態化

共護瓊江成為靚麗名片

據瞭解,此次聯合巡查並非川渝兩地首次開展瓊江流域聯防聯控。2018年10月,川渝省市級河長就曾聯合巡查了瓊江。當時,瓊江流經的潼南區、銅梁區、遂寧市、資陽市等四地河長辦共同簽署《河長制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9年,川渝兩省市聯合開展瓊江水環境治理情況巡查,聯合推進解決岳陽河、龍臺河等河流存在的汙水直排、水質渾濁等問題,全力助推兩省市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合作協議落地落實。

而在就在前不久,潼南、遂寧兩地的“河小青”志願者也多次聯合開展巡河護河志願服務行動,清理河岸垃圾,打撈河面漂浮物。兩地誌願者通過建立長效機制,也將定期、持續開展這一志願活動。

圍繞瓊江頻頻展開互動,這也讓瓊江成為了川渝兩地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工作的一張名片,吸引了更多的區(市)縣加入到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共治共管之中。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 攝影 胡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