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哈嘍哈嘍,我來啦我來啦。這裡是光影故事story.

。。。哦對。就,想起來回來了。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好的。

今天,想要講一講《誰先愛上他的》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該片是2018臺北電影最大的黑馬,在臺北電影節上獲5項大獎,又獲11月金馬獎8項提名,僅次於張藝謀的《影》。被看作臺灣電影最後的防線。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當然,還得簡單理一下劇情哈。

大致就是:我的老公是個同性戀,他死後把保險金都留給了他男朋友,,,的故事。

怎麼感覺我跟營銷號一樣?是它的劇情就這麼簡單啦。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但是,劇情簡單,其中的內涵跟立意卻不簡單。不僅不簡單,而且很大,很不簡單。。

電影劇情似乎狗血,但就它所探討的同性戀與異性戀的矛盾,倫理與道德的羈絆,愛情與家庭的衝突。那它的觸角算是伸得很遠,很深,很重了。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誰先愛上他的》展現了現在男性同性戀群體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同妻”問題。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

同妻,就是男同性戀者的妻子。主要的社會問題的產生,就是受社會傳統觀念之中男大當婚,傳宗接代的思想與社會輿論的影響。同妻群體生活在社會邊緣,被流言蜚語打壓,為孩子忍辱負重,不敢大聲申訴,數量龐大,年齡各異。同妻不僅不能得到性生活上的滿足,還要遭受冷落、漠視、家庭暴力、性病和艾滋病的威脅。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誰先愛上他的》英文名《Dear Ex》

其實,光片名就道出了影片的內核:爭搶與愛。

那我就想著從片名的角度,進行疑似過度解讀的解讀。。。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嗯,一開始看見片名,我是不知道它到底是啥意思,因為我總感覺它是一個病句,

就是咱們上學那會兒修改病句,它就是表意不明,容易叫人混淆意思。我說大概,好像,May be,應該是這個意思啊,大家先別較真。

先就從中文名開始,不管怎麼理解,就是感覺人們在搶一個優先與第一。

一方面理解:你看啊,誰想愛上他的!就中文名後邊帶一個!感嘆號。它的意思感覺就是:“到底是誰先愛上他的,來來來,你跟我說明白,不說明白就跟你急,跟你鬧,再打你一頓。”。。。的感覺。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誰先愛上他的!》充斥著衝突,傷害,咄咄逼人。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這也照應著影片的前一部分:

劉三蓮: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一箇中年婦女,獨自撫養著兒子。

前不久,離家多天的丈夫回到家。然而之前她還想著要不要對丈夫性感一點,贏回丈夫的好感。

拉扯之際,原來他喜歡男人,要離婚,要拋妻棄子,要一走了之。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劉三蓮討好了,妥協了,獻媚了,但最終失敗了,絕望了。

後來,丈夫還是走了。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她以為是那個小王撬走了丈夫,他是“男狐狸精”,專門破壞別人家庭,很不要臉。

後來,她更加苦惱,丈夫沒了,保險受益對象也改了。不是她,不是兒子。

是小王。

說到小王:因為比小三多了一根,所以,叫小王。

他也一直以老公自居,把宋正遠當成自己的男人,把宋呈希當成自己的繼子。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劉三蓮她歇斯底里地衝到小王家裡討說法。

她張牙舞爪,囂張又跋扈。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連兒子都反水,要跟搶走自己爸爸的小王住在一起。

她決定當壞人,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她決定把把阿杰是同性戀的事告訴他媽。

看看最後到底是誰比較尷尬。

感覺就是兩個人在爭搶,在較真,在比著如果是我先愛上他的,那我就站在絕對的道德制高點上。那那個人就是搶我老公的小三/小王。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劉三蓮得知丈夫把保險金全都交給他的男朋友,這時候似乎她表面上已經放棄了昔日的夫妻情誼,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在唯一的兒子身上了。

所以,這樣理解的話,她前期更多表現出來的是怨恨,是捆綁正義,她幾近歇斯底里地掙扎著,想要證明自己比阿杰先遇見宋正遠,先愛上宋正遠,同時也先得到宋的愛。自己才是他的合理合法,名正言順。她不是小三,阿杰才是。所以保險金也應該是屬於兒子的,她沒了老公,更不能讓孩子沒有未來。

當然,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電影前一部分,是劉三蓮掙扎著與阿杰糾纏,與兒子爭吵。但是同時,面對如此深刻的同妻與騙婚議題。編劇卻以孩子的視角,用穿插漫畫的手法,用喜劇的形式包裝了整個電影。也使得本來不瞭解電影主題的觀眾可以好好看看電影。是個明智之舉。


再來說第二點吧,你再用誰先愛上他的?就用問號。就可以換了一個意思:我們倆,誰先愛上他的?他先愛上誰的?是我嗎?不是我?

《誰先愛上他的?》他先愛上誰的?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這裡的人們幾乎都陷入了迷茫,自我懷疑之中。充斥著無力感。什麼努力都幹了,掙扎過了,潑鬧過了,最後卻只是無能為力。

這也照應著影片的後一部分。

劉三蓮跟阿杰都因為那個男人陷入了懷疑之中。

劉三蓮她是一個傳統且保守的女人,幹著普通的財務工作,連同事都說她是踩了狗屎運才嫁給宋正遠這樣的大學教授當老公。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在長期的兩地分居之中,丈夫多久沒有碰過她只有他自己知道。老公出軌?她不是沒有想過。但即使有過這樣的念頭,她仍以老夫老妻安慰自己。

終於宋正遠還是走了,說去做自己。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如果他出軌,為了一個女人,她也可以勸自己忍受,她哪裡不好甚至可以改,她可以去學,去跟那個小三學。去跟小三變得一樣,變得性感,變得淫蕩,變成宋正遠喜歡的。

可是,對方卻是個男的。自己的丈夫是個同性戀

可是她要怎麼做?她不是男的,她也不是同性戀。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宋正遠走了,為了一個男人跟他離婚,這要她怎麼做?她還有孩子要養,她們還要面子,還要生活。

她無法理解丈夫人生的最後一段時間不要自己,而是去追尋一個男人。更無法原諒宋正遠不為孩子著想,把保險金錢都留給那個男人。她依舊不理解難道這幾十年的感情,,都是假的嗎?難道一點點愛,都沒有嗎?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無論如何,劉三蓮終究無能為力。

而那個男人,就是阿杰。

他曾經是宋正遠的男朋友。也是陪他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人。

可是,最後幾個月的陪伴,卻是用好多個日夜,無數個一萬年換來的。

宋正遠離開他,因為他想當正常人。找個正常老婆結婚。

而他留給他的,是遺憾,是無數個一萬年。

在無限的孤獨裡,在夜夜買醉裡,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阿杰是不是也懷疑起來,

他不愛他。宋正遠其實是個正常人。

也許他是個正常人吧。他結婚了,生了孩子。新娘是個可以過日子的人。

而自己就用一廂情願,編出了跟宋正遠的故事。

宋正遠愛他嗎?阿杰在等待,在懷疑。

無論如何,阿杰終究無能為力。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與此同時,同樣無力的還有兒子宋呈希。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他老早就知道父親的秘密,忍受著母親的嘮叨。

在父親離世之後,他對未來的生活充滿迷茫。

面對著整天神經質的母親跟搶走父親的小王,他以為他們都是壞人。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到底為什麼?

他不知道為什麼爸爸會跟一個“潑婦”結婚,他也不明白爸爸為什麼不回家。

他將迷茫,無能為力與青春期的叛逆混合,為我們還原了整場“鬧劇”。

劉三蓮與阿杰,“潑婦”與“小王”的人生軌跡在我們面前變得完整。

他們的人生交叉點,就要從遇見他們的前任:宋正遠開始。那個只活在回憶裡的“惡人”。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所以,我們就講到英文標題《Dear Ex》

嗯。。ex的意思,就是前任的意思。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講到這裡,就從糾纏過渡到愛與原諒跟理解。

劉三蓮是個傳統女人,她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同性戀。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面對自己成為了同妻,

她挽回過,掙扎過,撒潑了,當了壞人。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可是到後來,“真的沒有一點愛嗎?”還是出賣了她。他渴望得到宋正遠的愛。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在跟小王的糾纏之中,

在看到風鈴,在知道阿杰為了給宋正遠治病借高利貸而被打斷腿,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在知道阿杰為了紀念宋正遠,拖著瘸腿也要完成過氣的演出時,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她似乎決定真正地放下了,選擇了原諒。

踏足過這片禁區,她似乎明白了這份不被大眾接受的真情。

因此最終選擇了理解。

阿杰同時也做出了犧牲。

在宋正遠的眼裡,他們的愛情最終是見不得光,上不了檯面的。

他在漫長個一萬年裡沉淪著,等待著。

他可以接受對方想過正常人的生活,他可以一聲不吭地就放他走,他可以在他的婚禮上不哭不鬧,默默的看著他遠去。他也可以在他時日無多時,一路相隨,掏心掏肺。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因為他理解他。因為他愛他。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其實說到理解與原諒。

宋呈希對阿杰看法的轉變也體現著這一主題,

一開始,宋呈希認為搶走父親保險金的阿杰說:

“他是個壞人。”

後來知道阿杰並不知道父親保險金歸自己時,他說:“所以,他不是很壞的那種壞人。”

在他看不出阿杰因為父親的死而難過時,他以為:“不行,他一定是壞人,而且是演戲很爛的那種壞人。”

在阿杰賣掉心愛的摩托車為演出籌錢時,他又催眠自己:“他是壞人,他是壞人。”其實,他的內心是在動搖。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在阿杰家一夜過後,他變成了:“他應該是壞人吧。。。。。。”

在影片最後,他似乎隱約地明白了阿杰對父親的感情。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小孩子的世界,只有好人跟壞人。但是“應該是”這樣模稜兩可的詞,也許是宋呈希對搶走自己父親的阿杰的最好評價吧。

當然,還有一向傳統的母親對阿杰的理解。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也許電影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們爭吵,打罵,在糾纏之中,最終卸下了偽裝,可以理解,可以原諒,可以愛。

歇斯底里嘶吼著的劉三蓮,最終直視自己,不再祈求愛,不再放低身價的搞悲情,不再當黃臉婆,不再苦大仇深,不再神經質。平和地與兒子對話,平和地嚥下垃圾食品。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假裝桀驁不羈的阿杰,最終完成了對宋正遠懷念,他們可以好好地說一次再見了。終於可以卸下對母親隱瞞地愧疚,可以了無顧及地釋放自己的情感,終於可以卸下偽裝,好好地哭一哭。這次,他真的是“真”。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將無能為力當成討厭的宋呈希,終於可以好好的長大,放下上一代的恩怨,帶著愛,遠行。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所以,可以總結一下,

《誰先愛上給他的》,囊括了兩代人,三個人,三段過渡的愛恨情仇。

我無法評價宋正遠是不是渣男。

同妻跟騙婚,同性戀合法化,種種引發的社會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說了的。

但是,就

愛最大!

《誰先愛上他的》:愛使他們成為小三,小王

OK!拜拜拜拜拜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