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足智多谋,为何偏偏在大阪之战中"犯傻",以卵击石

在日本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大坂之战之中,石田三成

作为丰臣家族的主要家臣是不可缺少的。石田三成一生都在为丰臣秀吉一家做奉献,石田三成不仅是日本著名的武士,也是丰臣家族的重臣。石田三成作为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忠臣,是以忠诚、仁义和足智多谋来著称的。

但是,在大坂之战这场战役上,石田三成完全是以卵击石的行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石田三成的势力实力根本比不上德川家康,但石田三成还是硬着头皮上了,不只是为了丰臣家族的兴衰和繁荣,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威望。

但是,在这场战役之中,他完全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大坂之战的结果就是德川取得了胜利,到后来还触及了幕府的统治。

石田三成足智多谋,为何偏偏在大阪之战中

从这场战役也看出了石田三成个人的不足,还看出了丰臣家族的统治早已维护不了日本的真正统治,暗示着幕府的真正到来。其中,关原之战就是德川家康得到天下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也可以说是关原之战就是大坂之战中的核心一战。

一、 石田三成人生中的大小战役

1、德川家康战胜石田三成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丰臣秀吉死后,石田三成就担负起了丰臣家族发展的大业。但丰臣秀赖却是扶不上墙的阿斗,这也就暗示着关原之战的最终失败。在当时的形势来看,失败的确是在所难免的。

丰臣家族有着一个强有力的对手,那就是德川家族,在丰臣秀吉死后,一直没能选出一个更好的家族领导人,以至于德川家族与丰臣家族两相对比,德川家族便轻易将丰臣家族压在了下面。

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是丰臣家族的人们在丰臣秀吉死后就开始内部产生矛盾,而石田三成就是一个家臣,根本没有话语权,只能听命于他人。

所以在后来的关原之战之中石田三成最终落败。

不是战略上的失策,而是内部的失心,石田三成也因为自身性情高傲,脾气不好,招致众人反感,最终关原之战以失败告终。

石田三成足智多谋,为何偏偏在大阪之战中

试想,如果石田三成晚一些举兵攻打德川,会不会就有不一样的结局,丰臣家族就不会那么快被德川家康所打败。其实,结局都还是一样的,那就是石田三成最终会失败。失败不在于发起攻击的早与晚,而是实力和局势所决定。

2、屡战屡败的石田三成在关原战役之中失败了:

大坂之战是在江户时代早期发生的一场战争,也是德川家族消灭丰臣家族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公元1614年持续到公元1615年,共经历了两年的时间,这场耗时两年的战争也使日本战国时代持续已久的大规模战争最终得以结束。

早在关原之战中德川家族就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在之后,德川家族又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消耗丰臣家的资金,双方的矛盾也开始不断增加。最终,德川家族宣布要对大坂开战,丰臣家族开始利用资金召集人员,德川家族则派了二十万人来包围大坂城,自此,双方开始了激烈的战斗,真正的战争开始打响。

大坂之战的过程可谓是繁琐复杂,只言片语根本无法将其讲述清楚,但在此战争之中,德川家族的势力已经无法令人轻视,战争最后的结局也是意料之中,那就是德川家族获胜。

二、在大阪防卫战之中插了一脚的上杉家族

1、德川攻打上杉是假,引石田三成出头是真:

石田三成足智多谋,为何偏偏在大阪之战中

在大坂战役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本是德川家族和丰臣家族的对垒,中间突然多出来了一个德川攻打上杉的戏码。在战役当时,西军最主要的主力就是毛利势,其中就包括吉川军和早川军,实力都是十分强的。

但是,这两支实力强大的军队却不是很愿意拥护石田三成,他们也是跟随丰臣秀吉多年的老臣,怎么会随随便便就因为一个家臣的号召就惟命是从,他们之所以会愿意,大多都是因为私交。但石田三成的威望毕竟还是有限的,根本不足以号召这两只军队去出生入死。

而德川却不同,他有几百万领地和一呼百应的威信,他的手段比石田三成高出了不知多少个段位。就拿德川和上杉的战争来说吧,这就是德川对石田三成设下的一个圈套。

两族之间的战争是假,为的是将石田三成最后的筹码给逼出来,将石田三成一网打尽。石田三成虽然一直自视清高,为人傲慢,但他十分讲义气,对丰臣家十分忠诚,他见不得丰臣家的旧臣被德川一举歼灭,于是石田三成最终败在了自己的意气用事之上。

强悍狡猾的的德川家康和耿直单薄的石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不仅仅是从实力上来看,石田三成就比不过德川。在军事谋略上石田三成还是比不上德川家康这个狡猾的老狐狸。德川家康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谋略大家,是一个狡猾与铁血手腕并存的狠角色。

石田三成足智多谋,为何偏偏在大阪之战中

但石田三成不一样,他一出生就仕途明亮,不需要去勾心斗角,再加上自己个性耿直,才华出众,难免遭人妒忌,所以人脉并不是很宽广,相对于德川来说势力比较单薄,在自己羽翼还未丰满的时候就开始锋芒毕露,遭人嫉恨是无法避免的。

再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石田三成对于丰成家族太过于忠心耿耿,所以,在他决定举兵反抗德川家的时候就有家臣提醒过他,真理与道义是取决于胜负的,但他完全没有听进心中。这些鲜明的对比,也是石田三成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吧。

三、不是一念之间的失败,而是最终注定的失败

1、迟一些举兵依然无法改变的败局:

石田三成为什么不晚一些再举兵,为什么不能等德川和上杉打完再去坐收渔翁之利?这都和石田三成的个人性格有关,爱憎分明,一生虽然短暂但仕途光明,一生忠诚于丰臣家族。其实,本来石田三成是不会主动发动战争的,这就要从德川这个老狐狸来说了。

德川一直就想着怎么夺取大权,但一直没有一个借口,所以德川就将目光放在了石田三成的身上。战争最终打响了,石田三成没有受到德川的挑唆,不愿意投靠德川,后来在看到德川在攻打上杉时忍不住出手相救,这一相救就直接将自己搭了进去。

石田三成足智多谋,为何偏偏在大阪之战中

原来,上杉早已倒戈,站在了德川的一方,这只是德川相处的计策,为的就是将石田三成最后的兵力引出来一举歼灭。另一方面来说,不论有没有上杉的帮助,德川最终还是可以将石田三成一网打尽,德川只不过是看出了上杉的正确站位,这一战上杉就直接表明了自己投靠了德川。

从这里来看,上杉的选择是比石田三成的坚持忠诚更加明智。保全了家族的发展,也避免了国家的持续混乱。

2、性格成就了石田三成,也将其送往了失败的深渊:

石田三成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谋略是不可反驳的,他早年跟着丰臣秀吉南征北战,十足十的就是个武术胖子,不懂得为人处世事之道,只知一心效忠丰臣家族。但在丰臣秀吉死后,家臣们不断离散,不再团结。

德川这时就开始了慢慢的崛起,一直忠心耿耿的石田看不下去。石田三成便开始了去联络更多丰臣家臣的步伐,但由于不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不懂得进退和审时度势,最终愿意拥护自己的家臣并不多。反而拥护德川的人十分之多。

石田三成几乎是丰臣家最忠心的家臣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背叛丰臣,所以就算是在最后的战争之中,石田三成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守住丰臣家族的辉煌,没有保护好丰臣秀吉留下来的江山,但他心中仍然没有一点反叛的心,石田三成死的时候只有41岁。

石田三成足智多谋,为何偏偏在大阪之战中

石田三成的一生都在跟随丰臣秀吉南征北战,他更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家丰臣家族的家臣武将。

结语:

现在来纠结石田三成的选择其实并无什么大用处,但石田三成对丰臣家族的贡献的确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石田三成作为日本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丰臣家族的武将,他始终效忠于丰臣秀吉,也是深得丰臣秀吉的喜爱,可谓是高官厚禄。

但是,他却在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做不到一呼百应,这还是值得引人深思的。根据相关文书记载,石田三成的性情傲慢,为人专横霸道,这应该就是墙倒人推的下场造成的原因吧。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石田三成最终的失败还是在于他自己的性格,在军事和政治上是不输于德川的。

石田三成受人讨厌的原因也是他咎由自取,他虽然一心效忠丰臣家族,但他的同桌方法不对,性情不好又不知道收敛,受人讨厌也是意料之中,最终的失败也是意料之中。

参考文献:

《战国无双2》

《德川家康·王者无道》

《日本战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