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坐地鐵上班是種什麼體驗?

擱淺了沫了傷


深圳早高峰的地鐵怎麼樣,別人說了你可能無法深深的體會,只有當你真的去擠過你才會明白,上班族每天從擠地鐵開始。

1號線,深圳歷史最悠久的線路,羅寶線,顧名思義就是連接羅湖和寶安的線路,車公廟,會展中心,固戍,西鄉等幾個站點,能排到前面不代表你就能上去,上去你想下來更是一件艱難的事,往往你已經踏出列車門了,但是還是硬生生的被擠回去了。通常地鐵限流,站內的人流,一圈又一圈的,站外的人流更是恐怖。從天橋就開始排隊,何時才是個頭。每天一小時地鐵,可能只是15分鐘的地鐵,卻排隊35分鐘,這一點都不誇張。

3號線,龍崗線。住在龍崗但又在其他區上班的,一定不陌生這條線,經常雙龍,南聯就已經爆滿了,想上去真的的靠運氣。特別在布吉換乘5號線,那人流,趕上春運了,本來布吉就是一個老火車站,有很多剛下火車的人,拖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擠地鐵,本就不寬敞的車廂,就更加的擁擠了。

4號線,龍華線。屬於港鐵管轄的線路,聯通了深圳的南北,大大縮減了龍華到福田的時間。龍華線起始清湖,清湖和龍華上車還相對好上,一到龍勝,對不起請等下一班列車,龍勝是出了名的擁擠。沿線的站點有深圳北,換成5號線,深圳北高鐵站。人流就更加的密集了。能上去的,都是幸運兒。後面的少年宮,市民中心,會展中心反而是下班高分期很難上地鐵,經常需要等幾趟才能上到。

5號線,環中中線,坂田,五和,深圳北等,這些站點就無需多言了,尤其是五和,能排隊排到你懷疑人身,進去了就出不來了。周圍的人口實在太多了。

上班族的一天不容易,那些早上趕早買菜的,出門遊玩的,可以錯峰出行嗎?


孤北俠客張良


沒體會過在深圳坐地鐵上班的感覺,但是從大家的描述中也能想象中上班族的艱辛和不容易,心疼在深圳坐地鐵的小夥伴三分鐘,大家辛苦了。

其實不光在深圳上下班時地鐵擁擠,北京上海也是類似的情況,因為你呆的是大都市,經濟發達,企業聚集,就業機會多,那裡是很多有抱負有想法的夥伴逐夢的地方。

如果你每天都不得不擠著擁擠的地鐵上下班,我的建議是既然命中註定這段時間要擠地鐵去上班,那麼不妨轉換思維。要麼接受要麼改變。

首先是接受。如果你沒有其他交通工具上下班,而這份工作又是你養家餬口的資本,那不妨調整自己接受當下的狀態。與其被等地鐵,坐地鐵擁擠帶來的負面情緒干擾,不如主動接受現狀,想想自己能做什麼,比如在等地鐵排隊,在坐上地鐵的時候先放飛你的思想,你控制不了地鐵的擁擠,但是你完全能控制你當下的思維,能決定你大腦去想什麼。思考一下那些困擾你的問題,聽本書升級自己思維或者思考一下今天要做什麼工作,怎麼樣能做得更好等等。

其次是改變,問下自己幾個問題:

1.能不能早起一些錯開高峰期,早點到公司利用早到的一個時間去學習去提升自己,為以後的厚積薄發做準備。

2. 三五年後,你的理想狀態是什麼,如果不想一直擠地鐵。那就想想自己三五年後的生活,有一句話說,你現在的生活是幾年前的生活狀態決定的,而你今天的努力程度又決定了你數年後的生活。

3. 今年的目標是又是什麼,為了達成3年,5年後夢想,你今年要達成什麼目標,你要做哪些事情,要提升哪些技能,嘗試著用smart原則把它列下來。

4.當下能做些什麼向年度目標靠近,有夢想和目標不做那都是空想。所以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到底有哪些行動計劃,並且儘快的付諸行動。因為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坐地鐵很擁擠,也會花很長時間,會影響你的心情,你能做的是要麼接受,要麼就早點做些規劃和改變。希望三年5年以後你不再擠地鐵[呲牙]





演講溝通技巧


深圳坐地鐵的體驗就是人多。沒進站就開始排隊,排隊過安檢口,進去了等車來還是排隊。深圳因為市區房租貴,所以在市區上班的人一般都住在原特區外,地鐵作為一個交通工具最大的優點就是準時。除了有故障一般都不會晚點,而且高峰期地鐵還會加開班次。車費也不是很高,所以有大部分人都選擇坐地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