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遠:傳承歷史歲月 凝聚客家鄉情的孔田之味

中國青年網南昌7月17日電(賴甘霖)孔田之味,南鄉大堂宴。這是傳承了歷史歲月的味道,更是凝聚了客家鄉情的味道。在香港同胞飲用水東江的發源地--江西安遠三百山腳下,有安遠南鄉的中心鎮--孔田。源頭之水的滋潤,良田沃野的豐饒,讓勤勞善良的孔田人民在這裡生息傳承、綿延此今,創造出芬芳山野的南鄉大堂宴。

江西安遠:傳承歷史歲月 凝聚客家鄉情的孔田之味

俯拍孔田鎮。 賴甘霖 攝

歷史上的安遠幅員廣大,包括現安遠南片5鄉鎮以及現尋烏縣全境15堡、定南縣3堡在內的地域歷史上統稱為南鄉,孔田作為古時贛南四大名鎮之一,歷來是安遠南鄉第一鎮,這份厚重也自然體現在孔田的飲食文化上。

南鄉大堂宴起源於農家廚灶,登堂於鄉村宴席,歷經千百年的傳承革新,如今自成體系、別具風味。普普通通的大豆,從每個人都熟悉的豆花開始,在孔田人的手中壓制成型,再加入細細磨製的黃薑湯液中,起鍋後便成了或厚或薄的黃姜豆乾。這樣的豆乾,填入餡料,再經烹製,便成了南鄉大堂宴中的金元寶。

江西安遠:傳承歷史歲月 凝聚客家鄉情的孔田之味

農家風味。 賴甘霖 攝

南鄉美食,注重就地取材,保留最新鮮的山野風味。同樣是做粄,孔田人在使用艾葉、韭菜作為配料外,還使用苧葉為配料,一口下去,濃濃的藥草香味留於唇齒之間,既飽口腹,更利健康。

南鄉美食,有著鄉民智慧和食材碰撞而來的獨特味道。古時孔田圩,一個殺豬屠戶和一個殺牛屠戶分別帶著豬肉和牛肉到圩上飯館加工肉湯,兩人為誰先煮爭執不下,飯館老闆靈機一動,將豬肉牛肉配上各類調料一鍋煮成,從此留下一道孔田名菜牛逗豬。

江西安遠:傳承歷史歲月 凝聚客家鄉情的孔田之味

農家風味。 賴甘霖 攝

南鄉美食,還記錄了歷史名人與客家風味相遇的故事。多情才子唐伯虎品嚐過由孔田青頭湖鴨和農家酸酒製成的酸酒鴨後,讚不絕口,將此菜命名為逍遙遊。王陽明巡撫贛南時,曾在孔田留宿,晚宴時品嚐釀豆乾,有感於色香味形俱佳,“金元寶”三字脫口而出,這一吉利寓意的名稱沿用至今。

南鄉美食,更有客家先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傳統禮儀的恪守。子孫菜愛幼,長壽青孝老;望生粄寄託血脈的延續;宴席最後一道的辭菜表達對客人的謝意和送別。更讓人稱道的是每逢宴席必有的南鄉大堂音樂,代表了孔田人待客的真情實意。

歷經傳承發展,孔田之味愈發醇厚。當地餐飲從業者和群眾大力發展飲食文化,打造南鄉大堂美食一桌菜,如今的南鄉大堂宴固定為四盤八碗,四盤代表一年四季,八碗表示八仙過海,形成包含子孫菜、南鄉假燕、頭牲、金針菜湯、金元寶、浮丸、逍遙遊、大塊燜肉、牛逗豬、長壽青、拌腐竹、辭菜共12道菜在內的南鄉一桌菜新菜譜,既在口味上不斷創新,又追求生態健康、豐儉適宜。

江西安遠:傳承歷史歲月 凝聚客家鄉情的孔田之味

農家風味。 賴甘霖 攝

如今的孔田鎮,響應安遠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大力弘揚美食文化,著力把南鄉大堂宴打造成為東江第一席鄉土美食品牌,讓更多的人來到孔田品味這一蘊含時光積累、自然饋贈、文化傳承的舌尖傳奇。

來“中國網”(CIIC_China)官方微信,回覆“部位”,告訴你一個減肥小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