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簡讀——《混亂》

暢銷書簡讀——《混亂》

《混亂》是由英國暢銷書作家Tim Harford所著,講述混亂為何對於創造力、掌控力、技巧技能、適應能力的發展尤為重要的書籍。

1《混亂》內容總結

在工作、生活、經濟社會運行過程中,應該重視混亂的力量,不循規蹈矩、重視多樣性,隨時為可能出現的變化調整靈活的應對措施。

懂得在混亂中生活得人,將更有創造性、更能夠產出研究成果,更能夠獲得社會帶來的紅利。

2《混亂》內容分述

2.1 創造力

用搖滾明星大衛鮑伊德的事例說明在藝術創作中循規蹈矩並不能夠迸發激動人心的藝術作品,而是需要時不時地“另闢蹊徑”,激活藝術團隊的靈感思維,方能創作出令人瘋狂的佳作。

2.2 團隊合作

社會學家提出了“弱連接理論”,即證實了對一個人的工作和事業來說,最重要的關係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強連接”,而是取決於“弱連接”。

以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著名的 “羅伯斯山洞實驗”為例,論述了團隊之中應該時刻保持各種思想觀點的存在,尤其是面對一個極其複雜問題的時候,更應該保持團隊的多樣性,注入新鮮血液可能會幫助團隊打破僵局。

2.3 辦公環境

以喬布斯對辦公室的偏好為例,抨擊了“整潔有序”的非自主型辦公室文化,推崇辦公室應該讓身處其中的人感受到自我控制感,一旦人們認為自己可以對自己辦公的環境進行控制和調整(即便僅僅是在辦公桌上擺上一盆植物),人們的工作效率會自動提升。

2.4 即興創作

以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上個世紀60年代那場著名的演講為例,論述了基於被內化的認知模型或技能迴路的自啟動效應來達成即興創作的絕妙效果。

2.5 出奇制勝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稱為沙漠之狐的將領隆美爾不懼風險、出其不意的戰術為例,指出不遵從計劃地製造混亂、創造機會並攻其不意,方能在九死一生的殘酷戰場上所向披靡。

2.6 監管機制

從社會功能機構的政策和體系制定層面,呼籲政策和體系的制定者不應該以狹隘的目光只關注當前的利益,而是應該想到制定的政策和體系會有哪些長遠影響,即不能以犧牲長遠利益為代價來達到短期利益;同時應該注意目標體系的時效性,因為複雜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在非線性的變化,要有一種靈活因應調整升級的系統為目標服務。

2.7 自動化

以空難史上最著名的法航447航班失事為案例,諷刺了現代科技發展的雙刃劍式困境。自動化系統技術越先進,人類的操作技能反而越來越退化,這被稱為自動化悖論。

2.8 適應能力

從經濟發展的視角指出,產業結構單一的城市經濟體生命力相比產業結構多元化的城市經濟體更加脆弱。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並且產業結構多元化的經濟體一般也比較富裕。

2.9 生活

作者認為在引導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凌亂的遊樂場更能夠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探索能力,在挫折中的復原力,每一次在混亂中遇到的風險因素都會成為提高孩子抵禦下一次風險能力的最好促進劑。

3《混亂》一句話評語

作者Tim Harford在本書最後的致謝中提到他用了五年時間來寫整本書,書籍各章節比較分裂並且在論述主題的過程中稍顯力度不夠且稍顯混亂(當然這本書本來就叫做《混亂》),但不管怎麼樣,作者高級的洞見以及聰明的故事說教方式讓我們能夠看到不落窠臼、尋求靈活多變的處事風格更能夠適應現代世界中多種應激源的挑戰,更能夠適應生存的演進以及收穫世界發展過程中多維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