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整個蜀漢的大將: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背景: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簡稱“蜀”,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姜維北伐時,蜀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亡故,連個有能力且年輕的將領都沒有了,只能讓年近七十的廖化做先鋒。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語是出自《掃迷帚》第二十四回,並非出自正史記載。《掃迷帚》是清末反迷信文學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


貫穿整個蜀漢的大將: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Δ 廖化


市面上對‘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句存在很大誤解,認為蜀國後期人才凋零,由能力平庸的廖化擔任先鋒。其實《掃迷帚》老儒所講全句說話應該是:“好,好,‘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你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來,怪極,怪極。”,即使說話帶有貶意,都只是‘蜀中大將’不在,廖化這老頭擔任起先鋒,指的是廖化年老,並沒有指明廖化能力平庸。

廖化生平

陳壽在《三國志•蜀書》中,沒有給廖化單獨立傳,而在《三國志·卷四十五·蜀書十五·鄧宗張楊傳第十五》中的“宗預傳”後,附了寥寥百餘字的小傳。

廖化,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其家世代為沔南的豪門世族,當時著名的名士黃承彥(諸葛亮老丈人)也是沔陽的。

廖化在正史當中第一次登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割據江南的孫權派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麋芳、士仁都背棄關羽。同時,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關羽兵敗遇害後,廖化等人依附孫權。後來廖化思念漢主劉備,於是詐死,當時人們信以為真,廖化趁機帶著母親晝夜西行,奔赴蜀漢。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

與小說(三國演義)中不同的是,羅貫中為了修飾關羽忠義。廖化的形象與歷史有較多差別。廖化首次出場於第27回,初為黃巾軍,因世亂流落江湖,聚眾五百餘人,劫掠為生。關羽千里尋兄,廖化同伴杜遠下山巡哨,誤將劉備兩夫人劫掠上山。杜遠想要與廖化各分一人為妻,廖化卻要將她們送歸,杜遠不從,被廖化斬殺。之後廖化想要跟隨關羽,關羽慮其黃巾出身不從,於是拜別。直到劉備入益州時,廖化再引軍投靠,劉備命其助關羽守荊州。


貫穿整個蜀漢的大將: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影視劇照-關羽

廖化用詐死騙過東吳的人,回到蜀國,可見廖化是一個智勇雙全之人,絕非是一個平庸之輩。而在逃命過程當中還帶上了自己的母親,說明廖化是至孝之人。

廖化並非以武將身份出場,他登上正史裡的第一份官職,乃是前將軍關羽的主簿,是主官手下的文官之首,掌管整個官府的文書、印信,很純粹的文官。呂布也在幷州刺史丁原麾下時擔任過主簿一職。比較著名的主簿有陳琳、楊修、司馬懿等等。還有位大神陳壽,三國曆史的記述者和評判人,不僅僅是個史學家,也給姜維當過主簿。

章武二年(222年)春,劉備親率諸將東征孫吳,在秭歸與廖化相遇。劉備見到廖化後非常高興,任命廖化為宜都郡太守。隨後劉備進軍至夷道縣猇亭,以廖化為別督,與陸遜率領的吳軍相對峙。但同年閏六月,劉備軍被陸遜擊破,廖化隨敗軍退回蜀中。

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後。太子劉禪即位,改元建興。廖化升任丞相參軍,後來又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同年,諸葛亮舉蔣琬為茂才時(以茂才被舉者多為現任官吏,屬於對有特異才能品行和突出貢獻的官吏進行升遷和提拔,孝廉為郡舉,茂材則為州舉,茂才比孝廉任用重),蔣琬堅持推讓給劉邕、陰化、龐延和廖化。 蔣琬竟禮讓廖化,可見廖化的能力與威望。

大放異彩

而廖化真正獨立領軍出戰是在公元238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時,雍州刺史郭淮太小看廖化了,僅僅派遣兩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廣魏郡太守王贇、南安郡太守遊奕率兵救援,

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想包抄廖化軍。而合圍時遊奕軍蠢到很多營寨都駐紮易攻難守之地,廖化趁此抓住機會進攻,一舉擊敗遊奕,而後攻擊王贇軍,王贇亦在交戰中箭身亡。可見廖化勇武過人。


貫穿整個蜀漢的大將: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影視劇照-廖化

陳壽特別提到,廖化“以果烈稱”,但縱觀《三國演義》對廖化的描寫,廖化的形象在演義中遭到了極大程度上的弱化。

而最能體現廖化的戰略眼光的是在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有這樣一件事。

諸葛亮死後,姜維北伐中原,屢戰屢敗,屢敗仍屢戰,景耀五年,再次率眾出狄道。廖化認為時機不成熟,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會勞民傷財,就勸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姜維沒有理會,同年十月,姜維果然在侯和被鄧艾擊敗,退軍駐紮於沓中。


貫穿整個蜀漢的大將: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影視劇照-姜維與廖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廖化升任右車騎將軍,授予節符,兼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官位與張翼相等,而在鎮軍大將軍宗預之上。

“節”則是指符節。即皇帝將符節借給執行任務的臣子使用,以示該臣子行事如皇帝親臨,可以誅殺部屬,威懾一方。

縱觀蜀漢時代,持節符的人員不是很多,有諸葛亮,其“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其次是關羽,劉備為漢中王時,關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再次是張飛,拜右將軍、假節;還有馬超,拜左將軍,假節;另外就是劉禪時代的李嚴、魏延、蔣琬、費禕、姜維、鄧芝、張翼等等了。黃忠和趙雲都沒有此殊榮,而廖化能遷右車騎將軍,假節,並領幷州刺史,可知其不凡之處。

還有就是廖化得封中鄉侯,同樣難得。

蜀漢時代大約40餘年當中,基本上年年打仗。除掉武邑侯劉輯、爵名不詳的張裔以及諸關內侯外,總共有縣侯、鄉侯、亭侯41人,而廖化能在其中,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

對於廖化的年齡在史書沒有明確記載,

而在景耀四年(261年),廖化路過看望宗預時,宗預曾說:“吾等年逾七十”,也就是說這年宗預和廖化的年齡在七十一到七十九之間,而景元五年(264年)廖化病逝,因此廖化病逝時的年齡應該在七十四至八十三之間。

最後一次領兵出戰後國破身亡。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馬昭興兵進攻蜀漢。後主劉禪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維,張翼、董厥前往陽安關口作為各圍守的外援。廖化率軍北至陰平,聽聞魏將諸葛緒攻向建威,於是停下來等待,觀察其動向。

同年九月,姜維為鄧艾所逼,從沓中退駐陰平,與廖化合軍,欲前往救援陽安關口。中途得知陽安關口被攻克,鍾會軍長驅直入,於是放棄陰平,撤往白水,後又與剛好到達漢壽的董厥、張翼軍會合,一同退守劍閣,抵禦鍾會的進攻。

十一月,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後主劉禪動向不明,廖化等人於是隨姜維向東進入巴西郡,繞道退至廣漢郡郪縣一帶,以察明虛實,不久後得到後主劉禪投降的敕令,於是與姜維等到涪縣向鍾會投降。

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與宗預一起向內遷移前往洛陽,在中途病逝。

廖化三四十歲的時候在關羽帳下做主薄開始,一直到蜀漢滅亡。可謂是見識了蜀漢從弱小到強大到滅亡,貫穿了蜀漢的興亡史。

在今天成都南郊的武侯祠中,有十四尊塑像,以紀念蜀漢一朝的武將,其中廖化塑像在其中排第八,僅在黃忠之後,從此也能看出,廖化的地位在人們心目中也是頗高的。只不過在三國這樣一個將星如雲、謀士如雨的年代,他的才能才被掩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