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遠行,多瞭解陪你出去的夥伴吧

穿花遠行,多瞭解陪你出去的夥伴吧

只要你有健康碼,踏實出門吧。燒油和電動無外乎飛馳,孤旅與攜家都能夠拉風。

玩兒唄,待家裡幹啥?

天天需要車進車出,沒幾個人不喜歡自己的車的。喜歡車就是在意自己,但喜歡的真是不一定了解——你需要了解你的車,再瞭解瞭解,它才會任你驅策。

傳統的燃油動力汽車(你看現在必須區別開了,大勢所趨),大約由3萬個零件組合而成。就是這麼個數量的“樂高”,想想有多大一堆吧。由此再感受一下車上不知哪裡的“異響”,是不是就覺得車也不容易。3萬個零件,螺絲鉚釘焊點固定著,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兒啊。不過經驗上細節確實決定成敗,弱一些的品牌或者言過其實的型號,就是得響,廣告拍得再好也得響。

穿花遠行,多瞭解陪你出去的夥伴吧

不僅僅零件數量,一輛車裡的各種線材鋪設算下來就將近一公里了,僅僅銅線的重量就接近70公斤——光這就是每時每刻拉著一個人的分量。這更像人體的神經系統,佈線連接了車的電器設施與監測設備,每一個動作都可以理解為一次觸發與響應,每一寸線材還要耐高溫,扛寒冷,固定得當,“抗衰老”。人的肚子也沒多大,腸道卻是身高的5倍以上。道理都差不多吧。

車裡還有一個最好永遠不要見到的裝置——安全氣囊。除了崩出來,設計上安全氣囊的備用時效和汽車壽命一致。基本沒聽說誰沒事換這個東西,而實際上安全氣囊沒有一個統一的業界標準,但的確是有壽命的,不是所有的4S店都會在車跑個幾萬公里時就去檢查它的。也有按時限更換的說法——8年左右直接更換。當然,安全氣囊燈閃爍時,那就得立即維護。雖說最好不相見,但是它可是一道生命線。

穿花遠行,多瞭解陪你出去的夥伴吧

F1賽道上動輒三百多公里的時速,那些沒有牌照的車可都是沒有安全氣囊的。阿隆索們的座駕非常輕盈,座艙沒有任何焊接點,是碳纖維一體成型的單體殼車身。這就是為了在碰撞過程中的安全——如果沒有擠壓,車手的身體和腿部能夠得到最合理的保護。六點式安全帶捆住車手,不需要安全氣囊爆一下。想起早已遠去的車王塞納,精彩和搏命,真就一回事兒。

誰也不能保證永遠不出問題,在突遇意外的時候,逃生時汽車門窗打不開怎麼辦?轎車大部分在後備廂中都有機械開關,真遇上了應該以最快速度放倒後排座,進後備廂,從那裡跑。那時候的機智完全取決於冷靜。瞭解車的細節,也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識。有沒有注意到:剎車踏板比油門要高,大約高出20mm左右。這是因為對於人體工學而言,剎車和油門相生相剋,必須有明確的辨識度,這些不能用眼睛看來操作的設施,就得人為製造差別。設計上就是讓剎車踏板比油門踏板感覺硬,不舒服,有明確的提示作用,就是為了防止誤踏。這也是為什麼穿高跟鞋開車不合適的原因。跑起來和停下來哪個更要緊?並不是運氣說了算。

穿花遠行,多瞭解陪你出去的夥伴吧

沒有肉車,只有肉人。開車該快了,要慢的話,不一定是一種安全方式。汽車所有的功耗裡,很大一部分都在抵禦阻力。資料稱:在地球的標準大氣壓下,大部分商品車如果超過80km/h,就有超過60%的油耗只是消耗在了抵抗風阻裡,排量小一些的車達到極速時,引擎更是基本都在抵抗風阻。當汽車的速度達到200km/h,空氣阻力大約佔汽車總阻力的85%。可見汽車設計本身對能效的影響巨大。汽車設計大師們,絕對不是單純的苛求造型。流體力學對汽車繼續貢獻著最合理的出發點。

跑得再快,汽車的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也就相當於腳掌大小,根基所在。所以,提高汽車操控性能和安全係數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有4條好輪胎。多數時候影響剎車距離、油耗程度、噪音水平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車胎。值得注意的是,原裝出廠的汽車所匹配的輪胎一般都是相當理想的搭配,但並不是沒有提升的餘地,常有人出廠立即換輪胎。

穿花遠行,多瞭解陪你出去的夥伴吧

酒駕是交警夏天執勤最辛苦的所在,每年所獲都差不多,那麼多不長記性的人啊。不過偶有馬失前蹄的冤枉:蛋黃派、提拉米蘇、藿香正氣水、漱口水、醉蝦等,吃完開車沒問題,但是真能“吹”出數值來,這可說不清了。開車前吃的東西務必搞明白都是些什麼成分,要麼還真要費口舌。警官沒錯,因為機器上的數據錯不了——要在撒酒瘋兒之前把這個行為扼殺在襁褓之中。

夏天還有一件事必須注意:雷雨天的時候最好不要加油。那時,空氣經過閃電的雷擊,瀰漫大量的帶電粒子在空氣中。如果打雷時恰好給車輛加油,油槍極易將雜、散電流引入油箱而引發爆燃。油蒸汽容易彌散到周圍的空氣中,被雷擊中,車輛和油罐的後果不堪設想。不過現在只要在加油站附近區域有雷電時,站內的電腦主機就會關閉停止工作加油。但是還會有加油站違規操作在雷電中給車主加油,這可以理解為捨命不捨財。油箱絕對是被認為危險所在,最初它是鐵的,重量重,最要命的是在發生碰撞時會產生火花,所以目前很少有汽車用鐵油箱,基本都是樹脂材料了,重量輕,和鐵的一樣堅固。

穿花遠行,多瞭解陪你出去的夥伴吧

暴雨如注,天窗漏水不罕見。但是汽車天窗關閉其實並不密封——雨水進入天窗裡,會被裡面的導流槽排到車外,如果車頂部有漏水現象,那基本上就是導流槽堵了。夏天,也是玻璃水使用量最大的季節。它的藍色完全沒有什麼別的意思,就是提示作用:這有毒。為了清洗質量,玻璃水裡合成了化學添加劑。不過誰會喝啊?為什麼要喝呢?公園欄杆太低溺水了要公園管?

(部分圖自網絡,侵刪)

中國民航

微信號 :CAAC-MAG

新浪微博:@中國民航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