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与生境:教你如何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引言

十四年前,当我刚从大学毕业到一所乡镇中学任教的时候,长兄对我说: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去翻阅一下《民族文化与生境》这本书,或许它会改变你的人生,至少可以让你真正去了解这个社会,去知晓这个世界。作为从政史专业毕业刚毕业的我,翻阅此书时根本不知所云,还没有读完第一章,就只好将它尘封在不算书柜的书柜中。

命运总喜欢弄人,2005年考硕的时候,这本书又成为了必考书目之一,当时只好硬着头皮将这本书翻阅了一遍,但还是不知所云。到读硕的时候,这本书再一次成了我们的必读书目之一,这时在导师的讲解下,开始对这本书进行了一次精读,但还是只能一知半解。正是由于这一次的一知半解便和这本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慢慢地开始被书中的一些理论和观点所吸引,于是便开始了第4次阅读,但还是未能掌握其中的精髓。

2008年硕士毕业后,就在这一知半解中以这本书作为蓝本开始在凯里学院开设了“生态人类学”这门公选课,从几年的授课情况来看,选修的学生其满意度从自我感觉来说应该还是说得过去的。今年有幸能到贵州大学攻读生态民族学的博士,于是就趁这个机会,再一次翻阅此书,还做了一些相关的笔记。正是这样,在这里想将这么多年来,对读这本书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以读书笔记的形式作了一个简单的总结,算是读书笔记也好,算是感想也罢,也算完成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一个任务。

民族文化与生境:教你如何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自从人类来到这个世上,他们就一直在寻找答案,探究他们是谁?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200多年前就产生了作为回答这些问题的专门学科——人类学。人类学采取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视角,以文化作为研究的基点,对这些问题作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但由于不同的人类学家、学人对文化的理解受时代背景、知识体系和本位民族偏见等思想的影响,很难对文化作出全面的理解,由此在这些问题上还很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民族文化与生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文化作出了全新的阐释,可以让我们在最大程度上去理解这些问题。

《民族文化与生境》一书,虽在1992年出版,但时过20年,还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人类学界的力作之一。本书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的探讨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学各种理论的得失利弊以及研究方法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有别于前人的诸多新观点和新方法,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在本书中作者以一个文化人类学家的眼光将语言、习俗、宗教、艺术、技术等等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中去探讨这些社会现象与人类文化的关系。读过之后,觉得这些社会现象不再枯燥、不再乏味、而是鲜活的文化。使我们能更好的理解文化的本质,从而较为准确的理解人类从哪里来将到哪儿去这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学科的全新定位,找到通往理解文化人类学的钥匙

文化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有它固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并不附庸,也不统辖其他科学。它有自己的产生和发展,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理论。在作者看来,文化人类学虽然是关注与文化相关的一切社会现象的综合学科。但作者并不认为文化人类学是可以包打天下,充当见子打字的工具使唤的宏观控驭的学科,它必然依附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否则,它什么事也做不成,也就是说,别的学科代替不了它,它也休想越俎代庖。正是从这样的思维出发,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以前有些人类学家、学者对文化人类学价值的误判。在这里文化人类学者看到自己的力量并不能充当救世主,也看到了任何再发达的民族既不足以左右弱小民族,同样也不可能给别的民族带来福音。弱小者要自新,要求发展,只能靠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路得靠自己去走,这就是文化人类学价值的真谛所在。这种思想成为贯穿本书的一条基本线索。比如,在第十九章:《人类与民族》一章中作者从文化人类学的价值角度对什么是现代化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民族文化与生境:教你如何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对现代化的涵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政治家们多着眼于增强国力,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与发展来考虑现代化;经济学家则多从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观点来看现代化;而历史学家又把现代化作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发展过程。因此,有的人认为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有的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就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而有的人认为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还有的认为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即把现代化看作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

在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出发,指出对于每一个希望实现现代化的民族来说,它所追求的目标显然不可能是照搬已有的任何一种具体的先进文化,而只能是在充分认识自身所处的生境特征后,通过借鉴和吸收,按照本民族已有传统并加以改造构建符合本民族的需要,通过各民族自身的创造性劳动,扬长避短去分别构建自己前所未有的新文化,必须抛弃以往那种只有“他们”才能为“我们”完成现代化的信念,停止量化和度量“生活质素”或其他“发展”指标,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

对“文化”重新定义构建起独立的学术体系

本书在介绍一些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的方法、术语、观点及主要流派时并不是人云亦云。在批判的基础上对这些理论、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取长补短。通过对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试图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人类学体系。他关注生态环境、生计方式、人类语言、婚姻家庭、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科技艺术等等。将这些社会现象放在不断变化的文化中考察而不是静止的分析,所用的个案侧重于现代,有很强的现实感、时代感。

在分析所有的社会现象时都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加以阐叙。因此“文化”这一概念也就始终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正如作者所言,这是因为生存于不同生境的人们共同体,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并凭借文化来维系人类的延续和发展。人类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的物种就在于人类具有文化。基于这样的原因,文化人类学只能以文化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文化为基点来研究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

民族文化与生境:教你如何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关于文化有许多种定义,据美国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C.克拉克洪所搜集的资料就有160种以上。作者在参考一些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经由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过程中以多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社会规范。”从这样的理解出发,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包含着六大特点,即文化的单一归宿性、文化的功能性、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共有性、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文化的完整性。在本书中作者的这一理论贯穿全文,从而在探讨与文化相关的社会现象时对前人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得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对民族及其文化的产生的论述时,作者在对进化论、传播学派、相对论、结构功能论的功过是非进行剖析后。

作者认为,文化的生存的背景是一整套互为依存和互为制约的客观实在系统。为了叙述的方便,作者指出在对某一种具体文化分析时,我们可以人为的将它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系统。就其外部系统而言,由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构成。自然背景对文化的影响在透过社会作用时,要经过三重加工,即汰选、应对和调适。从而得出与环境决定论截然不同的观点:“处于自然环境相同的民族并不一定会形成和发展起相同的文化。面对相同或相似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民族在其文化作用下并不一定能够建构起趋同或相似的经济活动方式。即便是同一个民族在其所处自然环境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文化样式也会大不一样。

民族文化与生境:教你如何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在民族文化的建构中,其自然条件虽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究竟发展出怎样的文化样式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环境,而更多的透过文化发生作用。”在分析文化生存的内因系统对文化的影响时,得出四个基本特点:一是非单一因素决定性,二是非等效因素决定性,三是多因素交错决定性,四是连锁决定性。从而有力的否定了经典进化论把文化现象与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为一对一的直接因果关系。“文化适应”是文化人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文化的适应,我们将无从解释为什么人类文化会呈现多样性,如果我们不理解文化适应的过程,也就不能把握文化互动的实质。作者在本书中对此作了大量的探讨,在前人已取得的成果上,作了大量的、有益的补充。作者认为,特殊进化是指文化在控驭能量的总能力不作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由于其生境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利用生境条件而进行的发展,目的在于使该种文化更加适应其生境。作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提出了文化适应度的标准。

环保意识的流露

人类文化是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作者在本书中就社会发展与环境受破坏的矛盾流露出深深的忧患意识。此书虽然不是讲环境保护的书,但作者以文化人类学的眼光和环境主义者的责任来对待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他深信,要全面的理解人类的文化,就离不开扮演这些文化的舞台——生态环境。作者在第19章专门分析了文化多样性与人口、生态及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到人们要应对目前出现的人口爆炸、生态危机和资源匮乏只能依靠文化的制衡才能彻底解决这一全球性的难题。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将人口爆炸归咎于人类技术的发达、医学的进步、食物生产的充裕,劳动强度的减轻。作者从一个人类学家的视角,认为当前的人口爆炸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和族际关系的现状关系更为密切。在分析当今人口爆炸原因的基础上指出解决的根本方法是只能把不受生物规律制约的人口增长用文化的力量给它造成制约因素,迫使它降低到人类技术所能容许的食物增长水平之下,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危机的办法。

民族文化与生境:教你如何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20世纪提到生态维护,充满了很多恐怖的字眼。比如。两极的冰川要融化,海平面要上升十几米,淹没人类最辉煌的文明杰作;随着热带雨林的消失,地球生命体系的氧气会不够用等等,于是有人提出“人类最后来到地球,却将要最早离开地球”。面对生态灾变,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思路,那就是面对生态灾变,我们应从引发灾变的原因着手。既然人类在生态系统内的失控导因于文化,那么要使生态系统重归于平衡,只能依靠人类特有的文化。靠人类自身的文化来制约人类自身。具体的解决方案是:第一,维护现有各种文化的合理并存是医治生态灾变的根本大计,因而为了某些民族的文化运作需要,使用代偿力企图改变其他民族的文化运作的作法必须加加以制止;第二,代偿移置往往是造成局部生态危机的根源,因而代偿移置的规模和代偿移置所推行的地区,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应当保证代偿移置所涉及的民族拥有最大限度的发言权和最终的否决权;第三,对工业类型文明我们就一分为二的看,在承认它对人类有贡献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它对人类生态危机应承担的责任。

针对解决资源匮乏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不是仅是一个自然物质储备量的问题,它还是一种受文化制约的社会问题。并指出只有通过文化的相互制约才能解开资源危机这个死结。

近年来所出现的一些生态灾难、生态灾变的确使我们触目惊心,我们不得不痛定思痛,我们要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往我们的思想中更多的是强调人对自然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忽视了人类自身的文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乃至出现生态灾变的罪魁祸首。现在到了我们该反省的时候了,对此作者在书中流露出这样的一种观点:一方面,人类社会的这种存在方式与地球生命体系拉开很大的距离,既保持了它自身的独立,同时又对地球生命体系的运行造成扰动,威胁到人类社会与地球生命体系的和谐运行,酿成各式各样的灾变。

民族文化与生境:教你如何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另一方面,也正因为人类社会可以组织有意识的行为,可以能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可以组织协调一致的行动,因而也就具有能动调适于地球生命体系的各种能力。人类既能在无意中酿成灾变,同样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协调行动消减这样的灾变。因此,要改造自然更要尊重自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不仅体现出了一个学者严谨的学术探讨,还体现了一个学者深远忧虑的人文关怀。

当然由于本人的学识所限,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和精髓,写下这篇读书笔记,只能权当是完成这么多年来对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想,以作自我慰籍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