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一看就會的主題班會課設計標準,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案例

主題班會課,即有一定主題設定的班會課,由班主任帶領學生一起完成。例如,當班級開始做小組合作學習之前,班主任需要設計一節美好的主題班會課,帶領學生進行文化概念的解讀,從而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啟發;在做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針對各階段問題,班主任需要設計系列的主題如“誇誇我的小組”、“小組月目標PK展示”、“優勝小組經驗分享”、“落後小組診斷與幫扶”等,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成長。

那麼如何才能設計出一節既有意義又能讓學生有感悟的優秀的主題班會課呢?本篇為大家分享實用的《愛與奉獻》主題班會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班主任設計一堂脈絡清晰,形式新穎,有特色、有創意的主題班會課。

班主任一看就會的主題班會課設計標準,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案例

《愛與奉獻》主題班會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此次班會課,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幫助他人的重要性,學會奉獻愛心,真正做到關心身邊的人和事;

2.體驗奉獻的價值,感受愛的溫暖。

【活動準備】

1.相關PPT課件

2.眼罩

3.分組蒐集關於愛的故事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全班聆聽;

2.各組展示蒐集到的關於愛與奉獻的故事 ;

3.教師拋出問題,什麼是愛與奉獻,小組討論對愛與奉獻的理解,談談自己身邊發生的關於愛與奉獻的真實事例,說說愛與奉獻的價值。分小組展示,各組點評,教師點評。再次引導學生說一說班級或者小組內發生的愛與奉獻的具體事例。

4、教師總結

愛的定義: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所謂奉獻指的是奉獻者本人出於一種理想信念的驅動,對於他人、組織或社會,甘願作出無回報的勞動投入或者物質贈送行為。它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所謂奉獻,就是全心全意做貢獻,是為他人服務精神的最高體現。所謂奉獻就是不期望等價的回報和酬勞,而願意為他人、為社會或為真理、為正義獻出自己的力量,包括寶貴的生命。奉獻不僅有明確的信念,而且有崇高的行動。奉獻的精神主要強調的是一種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精神。當一個人專注於某種事務時,他關注的是這一事務對於他個人,對於集體的意義。他為此而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偉大的奉獻精神。

5.遊戲活動:盲人方陣

(1)活動規則

① 引路者用一隻胳膊攙扶盲人,整個過程不能讓盲人接觸到樓梯扶手牆壁;

② 保證盲人安全;

③ 前後間隔至少三步,引路者掌控距離。

(2)學生活動

① 以小組為單位分配,每兩人一組,分別扮演盲人和引路者;

② 引路者轉到盲人的一側,用胳膊攙扶起他的一隻胳膊,各小組按照順序先後出發,開始跟隨老師穿越各種障礙行進,最後返回至出發地。

③ 所有小組返回出發地後,讓引路者拉起盲人的雙手,引路者只能聽不能說,盲人把剛才整個過程的內心感受告訴引路者;然後,盲人只能聽不能說,引路者根據盲人剛才的內心感受給他一種語言或者身體上的支持,鼓勵,信任和安慰。

【活動總結】

愛與奉獻是細小的。它,可以是一個微笑 ;可以是一句簡單的問候;可以是共同進退中傳遞的一個眼神;可以是你為父母奉上的一碗熱湯;可以是朋友在迷惘時你即時的點撥;可以是你獻出的一滴血,捐出的一分錢。

愛與奉獻又是偉大的。它對一些高尚的人而言意味著一生的奉獻,甚至生命的付出。那種浩然之氣長流世間,千百年來恩澤無數的人。而每個平凡人的微小的關愛彙集在一起的力量,也是威力無窮的。它可以使洪水卻步,山火熄滅,死神逃離。

愛是付出,愛更是收穫。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克服了困難,不僅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而且,由於你的愛與奉獻引起了別人的積極回應,也會給你帶來滿足感,並增強你與人交往的自信心。

我們都不是偉大的人,但是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班主任一看就會的主題班會課設計標準,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案例

關於愛與奉獻的故事

【大地震下的母愛】

  在唐山大地震的廢墟中,一位年輕的母親臉色蒼白,嘴唇發紫,一隻手指在她那不滿週歲的孩子口中,當人們發現她們時,孩子仍奇蹟般地活著,但這位母親死了。等人們把孩子抱出,發現母親的手指已經咬破,原來她是用自己的血維持著孩子的生命。

【特蕾莎的愛】

 特蕾莎《活著就是愛》中有這麼一段話:"一顆純潔的心,會自由地給予,自由地愛,直至它受到創傷。"
在街頭,這個瘦小的修女親手握住快要橫死的窮人的手,給他們臨終前最後一絲溫暖,讓他們含著微笑離開這個殘酷的世界。在醫院,這個受著病痛折磨的修女親吻愛滋病患者的臉龐,為他們籌集醫療資金。她給柬埔寨內戰中被炸掉雙腿的難民送去輪椅,也送去生活的希望。她細心地從難民潰爛的傷口中撿出蛆蟲,親切地撫摸麻風病人的殘肢......


  她不給自己留一點積蓄,也從不使用任何奢侈品,就連教皇贈送給她的林肯牌高級轎車,她也通過義賣將所得款項用於修建一所麻風病醫院。在領取諾貝兒和平獎之後,她把獎金全部捐獻了出去,為窮人和受苦受難的人辦事。

對於心靈正在趨於麻木和冷漠的我們來說,重要的不僅是閱讀與背誦她的這些文字,而是身體力行地去尋找特蕾莎修女與我們生命的內在聯繫,並謙卑而誠實地從頭開始學習如何去愛別人--世界上沒有不值得我們愛的人。(不求回報的奉獻)

文章節選自《蘇派課改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