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電,他們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聊一聊古人的夜生活。

現代的人們熱衷於夜生活,聚餐、蹦迪、夜跑、唱K、打遊戲……花樣精彩,形式新穎。因此誕生了很多熬夜黨……這些人往往擅長時間管理,有一對黑眼圈,卻活力四射……

古代沒電,他們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聊一聊古人的夜生活。


那麼古人有夜生活嗎?

古代的中國是傳統農耕型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大多數人的作息規則。

在先秦時就已經有的十二時辰計時法中,晚上9點開始的亥時又名“人定”,意思是人得定住了,,不能亂跑了,趕緊睡覺吧。其實古人也不是天黑了就馬上睡覺,多少還是有點夜生活的。不同階層的人,夜生活的豐富程度也不盡相同。

古代沒電,他們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聊一聊古人的夜生活。


農村

對於廣大農村的百姓來說,天黑就睡是常態,畢竟那個時代照明是個大問題,無論是油燈還是蠟燭,都是官宦貴族,土豪地主才能用得起的,蠟燭等到明清時期才進入平民階層,給人們夜晚照出一片光明。所謂的“挑燈夜讀”,那都是古代有錢人家的生活方式。"囊螢映雪"倒是有可能。"鑿壁偷光"等於偷錢……

普通人家如果失眠了,睡不著,那麼月下聊天便是最好的消遣了。

一種聊天叫"講古"。什麼意思呢?就是長輩給後輩們講述歷史故事和為人處事的道理。老話說"老人不講古,後人會失譜"。這些內容往往比較正經,含有一定的道理,類似老師講課。"講古"既打發了時間,還教育了後代,一舉兩得。

古代沒電,他們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聊一聊古人的夜生活。


另一種聊天叫"講白話"。"講白話"就比較不正經了,類似於咱們現代聊八卦,講段子,“講白話”的內容中,最受歡迎的是民間志怪鬼故事,和各種笑話,獵奇與娛樂是古今人皆有的通性。嘮完嗑後大家就都上床了,如果還不睡覺,可以“為愛鼓掌”,除此之外,並無其他娛樂方式。

城市

隨著城市的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要素不斷向城市彙集,相比於農村,城市的優勢十分明顯。

在城裡住的人,晚上能聽到巡夜人員打梆子的聲音,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提醒你注意防火防盜。

古代沒電,他們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聊一聊古人的夜生活。


在唐朝之前,"宵禁"制度十分的嚴格,城裡人想晚上出去逛是不可能的。不管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如果晚上出去被抓住都會捱揍。唐朝法律就規定:諸犯夜者,笞二十。意思就是若有人晚上出來溜達,被抓住就得挨二十大板!

《三國志》裡記載,曹操當年執法嚴格,靈帝寵愛的宦官蹇碩,其叔父晚上出來溜達,犯了夜禁,曹操一聲令下,直接把他處死了,殺雞儆猴,從此都城就沒有再敢犯夜禁的了。此事足以看出古代的夜禁制度的嚴格。統治者之所以嚴格夜禁制度,是為了防止違法犯罪和民眾造反,根本上是為了維護君主專制體制。

等到了唐朝中後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政府管控開始鬆弛,夜禁制度逐漸廢弛。揚州城成為了第一個廢止了夜禁的城市。那句著名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就是寫揚州夜晚的。

到了宋朝,夜禁制度徹底取消!老百姓們終於可以放飛自我了。

北宋都城開封徹底成為不夜城。每至傍晚,夜市開始,民眾可以到酒樓茶坊聽曲兒,看戲,娛樂方式很多。

古代沒電,他們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聊一聊古人的夜生活。


《東京夢華錄》記載:“凡京師酒店門首,皆縛綵樓歡門……向晚燈燭熒煌,上下相照。濃妝伎女數百,聚於主廊槏面上……”

開封城裡,夜晚最繁華的要屬馬行街,燈火通明,人聲嘈雜,煙霧繚繞。蚊子最怕燈油,所以馬行街連蚊子都沒有。那裡娛樂場所眾多,除了曲藝之外,賣卦、喝故衣、探博、剃剪、紙畫、令曲、講史等各類娛樂遊戲應有盡有。宋朝夜市還有很多地攤大排檔,二十文便能買一份小吃,合今天十來元錢。這些夜市大排檔的營業時間很晚,有的營業到凌晨,等收攤的時候,早市營業者已經出攤了。真可謂是豐富多彩!

可惜的是古人這種幸福的夜生活只在宋朝持續了三百年,元朝重新開始夜禁,明清循之,於是古人的夜生活又復歸沉寂。

"宵禁"這一制度是不允許出門,但是在自己家玩客管不著。所以很多有錢的人家,就召集一群小夥伴,開通宵party、酒會、甚至還有泳池派對??

古代沒電,他們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聊一聊古人的夜生活。

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豪門夜宴,要屬南唐兵部尚書韓熙載的夜宴了,其場面還被記錄到名畫《韓熙載夜宴圖》裡。韓熙載的夜趴裡,有琵琶獨奏,有六么獨舞,有管樂合奏,場面非常熱鬧。參加這場夜趴的,不光有官員權貴,還有新科狀元,甚至還有韓熙載的和尚朋友。古代的和尚也愛夜生活啊!

其實無論生活在哪個時代,要想過得好,你都得有錢!


古代沒電,他們是怎麼度過這漫漫長夜的呢?聊一聊古人的夜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