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活著,再問活著的意義。
——閻真《滄浪之水》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貝多芬
在出訪日本的時候,朱鎔基曾這樣評價《含淚活著》這部紀錄片:“我看了這部紀錄片後,深受感動。”
……
1997年,這是丁尚彪在被騙到日本之後的第8年,這是他日夜不休打黑工的第8年,這也是自女兒丁晽10歲起,他8年以來第一次見女兒。
如今,艱辛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女兒要去紐約讀大學了。
丁晽選擇了在日本中轉,在日本,她的中轉簽證允許她停留24個小時,這樣,她就能去看望自己多年未見的父親了。
機場的安保太嚴格,沒有任何身份的丁尚彪不能靠近成田機場站,他只能在地鐵的前一站焦急地等待著女兒。
終於,他看見女兒了……
一、8年的黑工
命運,是丁尚彪這一生都繞不開的兩個字。
丁尚彪初中畢業的時候,國家處在一個特殊的時期,丁尚彪失去了繼續求學的機會,他隻身前往安徽農村插隊,成了一名知青。
1981年,26歲的丁尚彪結束了多年的知青生涯,返回了上海。
但是時代已經變了,沒有學歷,更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只能在食堂的伙房打工。
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了8年之後,依舊家徒四壁,身無分文,家裡買一個蘋果,要先讓女兒和老婆吃,自己把削下來的蘋果皮洗一洗,再細細咀嚼。
而他咀嚼到的並不是甜,而是苦。
1988年,正值留學潮,丁尚彪聽說有前往日本學習和工作的機會,在日本,彩色電視機都是在路邊撿的!
掙扎了8年找不到出路的丁尚彪,似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是的,去日本留學!向命運發起挑戰!我是知青出身,我不怕苦,我要給這個家搏一個光明的未來,我要讓自己的女兒念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再也不要像我一樣吃沒文化的虧!
1989年6月,丁尚彪下定決心前往日本,希望通過一邊學習一邊打工的方式,先在日本站穩腳跟,然後讀書,賺錢。
終於,歷經萬難,與妻女依依惜別之後,丁尚彪滿懷憧憬來到了所謂的北海道阿寒町飛鳥學院。
到了那裡,丁尚彪才發現,“飛鳥學院”不過是當地廢棄煤礦遺留的宿舍改建的,校舍周圍是茫茫的原始森林,根本不具備任何學習和打工的機會,在這裡,連當地人都不願意留下來。
為了來日本謀發展,丁尚彪欠下了42萬日元的鉅額債務,那是他和妻子的不吃不喝15年,才能用工資還清的。
現在,現實條件根本不允許丁尚彪在這茫茫荒山和原始森林中待下去了,他們這些來自中國的學生,策劃了當時震動日本社會的“北海道大逃亡”——他們逃到了東京,試圖在那裡找到新的學校和工作的機會。
多年以後,丁尚彪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一篇《北海道大逃亡》,刊登在了留學生新聞報上。
然而,由於他們大逃亡的背景,日本政府拒絕了他們轉學的請求,也拒絕再發給他們簽證,他們成了名副其實的“黑戶”。
求學之夢破碎了,卻又欠下了鉅額的債務,失去了合法的身份,命運的巨錘把他一錘一錘逼到了死角——他因為命運沒有文化,因為命運而家徒四壁,又因為命運揹負鉅債,迎接他的似乎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巨淵。
丁尚彪如同困獸,他決心最後一次向命運發起了挑戰——打黑工,償還債務,養活自己的家,什麼前途,夢想,都去見鬼吧!活下去!先要讓自己活下去!讓家人活下去!然後,供養女兒,讓她讀最好的大學,用我賺來的錢讓她體面地活著,絕對絕對不要像我一樣,再吃沒有文化的虧。
吹起悲壯的號角,發起最後的衝鋒,頭破血流,也一往無前。
只是,騎手菌想,丁尚彪自己也未曾料到,就是這個決定,帶走了他15年最好的光陰,讓他把所有的淚與血,灑在了這片遙遠的異國,他鄉……
……
知青的生涯是無比艱苦的,然而,吃苦與忍耐,恰恰成為了丁尚彪最大的武器,他從對於日語隻字不通,憑藉苦讀,拿到了5各個專業證書,這樣他白天就能在工廠工作了,不必再去從事低技術含量的體力工作。
往後的許多年裡,丁尚彪每一天似乎都是重複播放的幻燈片,他白天在工廠上班,到了晚上,再去東京的飯店裡上班,等客人都走了,把客人吃剩的菜裝回家,作為第二天白天上班的午餐。
等他結束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身軀回家的時候,已經是深夜12點鐘了,列車早已停運,他只能沿著鐵道,慢慢走回自己簡陋的住處。
這個小小的房間裡面,是廚房,是臥室,也是浴室——在廚房裡,用桶和塑料布就組成了一間“浴室”。
在這緊鄰鐵路的破舊房間裡,昏黃的燈光下,丁尚彪終於能從一天高強度的勞動中歇息下來了,然而,正是這種時候,孤獨卻像是一條黑色的卻不見蹤影的蛇,從腳心升起,然後蔓延全身,讓他有了強烈的不真實感,唯有抬頭看看女兒的照片,想著女兒優異的學習成績,力量才能重新回來,孤獨才能稍弱,他安慰自己,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眼之間,8年過去了。
8年裡,他不敢有一絲一刻的怠慢,他每年只給自己一天的休息時間,而這一天是丁尚彪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
這一天並不是用來休息的,他要把自己賺了一年的錢寄回家裡。
在銀行的轉賬單上,丁尚彪一筆一劃地寫下自己的姓名,然後寫下妻子陳忻星的名字,這一刻,丁尚彪屏氣凝神,這一刻,像是一個儀式一樣。
他知道自己虧欠家庭太多了,唯有將自己掙來的前全部寄回家裡,似乎才能彌補些許,即便這樣,他也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在他缺席的這些年裡面,妻子女兒也一定很辛苦。
……
的確,遠在上海的女兒丁晽在想爸爸的時候,只能看看一家三口以前的照片,聽一聽父親通過廣播臺寫給她的信,點給她的歌。
“爸爸離開你已經有8個年頭了,真是彈指一揮間,當年只是黃毛丫頭,如今已是復旦附中高三的畢業生了,丁晽,爸爸的好女兒,雖然我不能坐在你的身旁,給予直接的指導和關懷,但是,當你坐在課堂上昏昏欲睡的時候,當你聽課思想不集中的時候,當你複習功課疲倦的時候,請你在心中聽一遍爸爸在遙遠的東京點播的歌曲,
希望這首歌能給你溫暖,父愛和力量,給你戰勝困難的勇氣,努力吧,女兒,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夢著你的夢;
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
因為路過你的路,因為苦過你的苦;
所以快樂著你的快樂,追逐著你的追逐……”
(蘇芮《牽手》)
二、再相聚
皇天不負有心人,丁晽收到了美國紐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1997年夏天,她就要前往美國讀大學了。
於是就有了我們開頭所講的那一段。
只能相聚這短短的一夜,丁尚彪沒有帶女兒去什麼豪華餐廳,他把女兒帶到了自己曾經打黑工的飯店。
飯店的老闆娘非常熱情,只是她不敢相信,熟悉的老丁居然8年沒有見過自己的女兒,她唏噓不已。
丁尚彪帶著女兒參觀了自己以前工作的後廚,女兒哽咽了,說道:“好小啊……”
丁尚彪說道:“錢就是從這個洗碗池裡撈出來的,我剛來東京的時候,白天在建築工地打工,晚上來這裡做飯,把客人吃剩下的菜打包,這就是第二天的午飯……”
女兒默默聽著,低頭默默撥弄著碗中精緻的日本菜。
回到了住處,短短一夜,在這火車道旁破舊的木屋裡,往事,笑聲,淚水,父女二人,卻又無聲,8年了,無數無數的話想說,8年了,或許無言才是所有苦難和思念的註解。
丁尚彪拿出了自己的日記本,裡面記錄的不是什麼別的,是女兒每次的考試成績。
“85年11月5日,語文99,數學100;86年6月24日,95分,97分,100分……語文中,舌字中間短了一點,扣掉一分……”
珍藏了多年的日記本,是丁晽此次日本之行,父親送給她的唯一禮物
……
第二天一早,分別的時刻到了,丁尚彪抓緊時間安頓自己的女兒,要在異國他鄉注意些什麼。
列車越靠近成田機場站,相聚的時間就越少,8年別離,十幾個小時的短暫相聚,而下次見面,不知道將是何年何月了,終於,鐵一樣丁尚彪在女兒面前哭了起來。
丁尚彪不能到機場送女兒離開,只能在成田機場站的前一站下車,父女二人隔著列車薄薄的玻璃,卻像是隔著關山萬重,淚流難止……
……
成功把女兒送到了美國,丁尚彪並沒有放鬆,為了給女兒減輕負擔,他反而是加大了工作的力度,每天都打三份工。
5年後,47歲的丁尚彪早已滿嘴的假牙,屬於他自己的牙只剩下了8顆。
不過,談論起自己改變了家庭的命運,丁尚彪還是驕傲地咧嘴笑了。
他的眼睛也花掉了,稍微小一點的字,就需要藉助放大鏡了。
5年了,丁晽本科畢業後繼續留在美國攻讀博士,妻子陳忻星的美國簽證也申請成功了,她終於可以去看望女兒了。
她像5年前的女兒一樣,繞道日本,與丁尚彪短暫團聚,這是13年來夫妻二人第一次團聚。
35歲離開的時候,芳華正好,為求改變命運,丁尚彪決心放下人倫之樂,赴日打拼,而現在,13年過去了,人依舊,韶華卻已不再。
向命運說不,任誰都是代價沉重。
這次妻子能停留72個小時,為了這72個小時,丁尚彪已經研究了好幾天行程了。
去寺廟。
像年輕時候一樣,同吃一盤菜。
共賞櫻花。
遊玩過後,他們回到了丁尚彪的住處,為了迎接妻子,丁尚彪拿出了13年前夫妻二人結婚時的枕套。
在這狹小逼仄的房間裡面,在昏黃的燈光中,二人的笑容漸淡,13年裡的苦楚漫上心頭,根本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
丁尚彪滿懷歉意,一句“多虧你了”,就讓曾經與丈夫兩地相隔13年,此時與女兒丈夫三地相隔5年的陳忻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
三、回家
兩年之後,2004年6月,女兒要畢業了,她馬上要成為醫生了,丁尚彪的給自己使命終於完成了,歷經15年漂泊之後,丁尚彪終於決定回國了。
臨走之前,他想看看自己初到日本時的那所北海道阿寒町飛鳥學院。在前往阿寒町的班車上,只有丁尚彪一個人,那個地方實在太偏僻了。
這裡已經完全荒廢了,野草長到了半人多高,甚至連阿寒町這個地名,都被撤銷了,好像從來都沒有出現過一樣。
告別阿寒町,向著這曾經夢想開始的地方,也是夢想破碎的地方,丁尚彪深深鞠了一躬。
……
要離開了,丁尚彪還有最後一點擔憂,在日本,非常滯留是一件違法行為,情況嚴重,是要進監獄的。
當丁尚彪把自己的護照遞給機場的安檢員的時候,安檢員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15年的非法滯留!!他趕忙去確認丁尚彪的違法記錄,一片空白!
安檢員被深深觸動了,他沒有多作考慮,很快決定放行,並向這位堅韌的勞動者,偉大的父親敬了恭敬的一禮。
飛機起飛前,丁尚彪望向窗外,15年前,他滿懷憧憬,為了改變命運而來到這裡,但卻被命運再次捉弄,如今,他終於憑藉自己的雙手,堅定地向命運說出了一個“不”字。
終於要離開了,這片土地承載了他太多的汗水與淚水,他終於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對家庭的承諾。
回家了,終於要回家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四、後記
2007年夏天,丁琳拿到醫學博士畢業證書的日子,但對她來說,這一刻卻有比畢業典禮更重要的意義。
這一天,是這個三口之家分別18年後的第一次團聚。
命運,終究要向不停抗爭的人們展露微笑。
最後,向這部紀錄片幕後辛苦的工作人員致敬,謝謝你們將一個普通人的,但卻震撼人心的故事呈現給我們。
是你們讓我知道,在這個世界的某個地方,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像野草一樣堅韌,在他鄉,在貧瘠的土地上紮根,努力汲取一點點的養分,無論是風霜雨雪,烈火洪流,都不能阻擋他們頑強地生活下去,
而丁尚彪,是一個時代的辛酸的縮影,他們坦然接受了命運,沒有因為命運的不公而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方式與不公的命運抗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反觀自己,慚愧不已。
我們擁有了他們曾經夢想的一切,但是我們卻從未停止抱怨——
為什麼階層在固化?
為什麼沒有人理解我的痛苦?
為什麼命運如此不公?
為什麼別人一直在得到,而我卻一直在失去?
為什麼我從一出生就不如別人?
希望這位沒有文化,欠下鉅債,用雙手改變家庭命運的父親,可以給你答案。
親愛的陌生人啊,請接受命運的安排,也請一刻不停地同命運抗爭,一切答案都只在你的心中,你的手中。
接受命運,然後一刻不停地抗爭,騎手菌與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