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主宰人生!(純乾貨1)

我們的現狀都是由或好或差的習慣拼接而成的。

年齡越小的時候越容易培養,年齡越大養成一個新的習慣難度越大,需要花費的時間就越多。就是這些“習慣們”決定著孩子是否能擁有幸福人生!

不同年齡段需要注重不同的習慣培養。具體可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0-3歲,4-6歲,7-12歲,13-18歲。

先談0-3歲,這個階段是人的三大優良品質培養的最佳時期,這三大品質將伴隨人的一生!

習慣主宰人生!(純乾貨1)

第一,內歸因的品質——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歸結於外界。

具備內歸因品質的人,成年之後如果遇到挫折,他會更多的從自身去反省,從而努力去完善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並且達成目標,而不是抱怨他人抱怨客觀的外在條件。

我們慣性認為自我反省的能力是成年之後應該懂得的道理,其實在孩子2到3歲就已經在形成這個習慣。並且因為家長沒意識到,而經常破壞了孩子內歸因的品質。比如說孩子碰到桌子摔倒了,倒在地上放聲大哭,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哭,就對孩子說:“寶寶不哭,媽媽打桌子”,這樣就讓孩子形成一個什麼信念呢?我摔倒了,是桌子的原因,我是受害者,他不會去反省自己。

一旦小時候沒有形成客觀評判原因的品質和習慣,成年以後再想懂得這個道理很難,即使懂這個道理也不能夠形成習慣。

習慣主宰人生!(純乾貨1)

第二,延遲滿足的品質

延遲滿足就是願意等待,願意忍耐,願意通過達成的規則去實現最終的願望,而不是想要什麼就馬上擁有,擁有不了就完全不能接受。具備延遲滿足品質的人,成年之後,他會為了目標去付出努力,去等待,去忍耐,而不是付出了馬上就要有結果,或者不付出就想要有結果。

我們認為延遲滿足是需要成年之後強大的意志來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達到延遲滿足的效果。其實在孩子2到3歲就已經在悄悄形成這個習慣,比如說孩子想要一個東西,你可以跟他商量,我們先出去玩,回來再拿,你先認真吃飯,吃完再玩遊戲,等媽媽忙完好不好?我們等待一下好嗎?多跟孩子說這樣的話。

有的孩子在不被滿足的時候會哭鬧,滿地打滾進行要挾,並且屢試不爽。這時很多家長忍不住就滿足了他的需求,從這一刻開始,孩子就破壞了延遲滿足的優良的品質,他就會養成“及時行樂”的習慣,小時候如果不重視,沒有這樣培養意識,那麼這種負面的品質可能會伴隨他的一生。

習慣主宰人生!(純乾貨1)

第三,自控力

在培養孩子延遲滿足這個品質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另一個品質——自控力。因為沒有自控力,就無法實現延遲,具備自控力的人,成年之後對規則比較重視,一般都能夠成為正直的、守時的、自律的人。最起碼不亂穿馬路不遲到不食言。自控的意識和習慣,只要孩子能夠聽懂話,就可以開始陪培養,比如說教導孩子在公共場合不喧譁,不吵鬧,不去影響他人等等這些都是在幫助孩子鍛鍊自控力。

社會不像家庭有血緣關係,可以無償無限的包容。它每一個地方都有相應的規則,你只有能認清規則,遵守規則,並且運用規則,才能在規則裡面遊刃有餘,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才能夠擁有幸福人生。

沒有自控力,無視規則,沒有敬畏心,往往成年之後的痛苦,糾結,懊惱等等原因都是沒有規則概念沒有自控力造成的。

所以,一定要有儘早培養孩子優秀品質的意識,這樣孩子未來的人生才會更加幸福。

(下篇講述4-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