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心到放心 農產品質量安全何以才能實現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已危害到國民健康和生命,到了非抓不可、不能不抓的地步。雖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也在行動,但聲勢不浩大,力度不震懾,效果不明顯,食品安全仍是百姓憂心忡忡、無法放心的心病。


一是嚴控源頭。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號稱8億農民從事著農業生產,是中國食品供應的主戰場。而中國的農業生產是千家萬戶,各自為陣,加之農村勞動力的嚴重缺乏,只有統一的季節和差不多的技術,沒有統一的農產品品質量安全生產標準。老百姓的綠色食品生產意識又較差,利益觀念燻心,尤其那些生產專業戶和大戶,顯得特別突出。加之我國在生產環節上的無控,加之千家萬戶的產品進入浩瀚的大市場,如果一旦出現產品質量問題要去查處,那也是大海撈針,無處著手,希望渺茫。因此必須控制好源頭。從基層抓起,賦予縣、鄉黨委政府和農技部門食品監管職責,讓它們的職責從宣傳指導農業技術轉到重抓生產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的宣傳指導監管上來。大力宣傳安全食品的生產標準和要求,負責抓好綠色無公害食品生產的指導和監管。 對專業戶的產品要實行打記或標籤上市,力爭生產安全食品。嚴厲打擊“黑心”種植戶,嚴格農產品入市前的質量監管。

憂心到放心  農產品質量安全何以才能實現


二是死守加工。農產品加工也是農產品增值的環節,更是農產品安全出問題的環節。如果不加大加工環節的監控,就會使大量的偽劣商品和不合格商品流入市場。工商部門、農技部門要嚴格農產品加工廠房的審批制度,堅決杜絕無證、無牌加工廠房的出現。所有的加工門市廠房實行一盯一的辦法監督。實行質量承諾制,每一個工商監管人員要對其監管的加工產品承諾合格無問題後加工商品才能入市。

憂心到放心  農產品質量安全何以才能實現


三是盯緊入市。產品一旦上市就意味著要走進我們的廚房,擺上我們的餐桌,如果不把好這最後一關後果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必須嚴防死守好這一關至關重要。堅決做到所有農產品進入農貿市場交易,在農貿市場設立專門的檢測站,做到所有的產品必須檢測合格後才能上市,不合格產品堅決不能入市。檢測人員要在合格的產品上標明合格標記和檢測人員姓名及時間。當然,如果能發明一個象車站安檢那樣的機器來對入市的食品進行檢測那就好了。

憂心到放心  農產品質量安全何以才能實現


四是加強巡查。入市了就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了,還得加大市場的巡查力度,絕不允許有“漏網之魚”。要組織市管人員加強市場巡查,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處理,確保安全食品走進千家萬戶。

憂心到放心  農產品質量安全何以才能實現

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