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名人—張培元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新疆,有很多有名的風雲人物,諸如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以上三位都是當時主政新疆的一方諸侯。但是還有一位和他們基本都是一個時代的人,在新疆留下一筆重彩。

這個人就是張培元。他是青海貴德人清朝貢生,有較強的文采。他比較仰慕漢朝張良,年輕時自比“留侯”。當時中國處於辛亥革命時期,社會比較亂,他有自己的想法,苦於沒有錢,無法外出。於是他靈機一動,參加了當地一次賽馬會,騙得當地官官宦子弟的馬,說試一試馬的耐力,那個公子哥居然同意了,就給他騎,結果他騎上馬,直接跑出青海,來到蘭州,然後將馬賣掉,換取盤纏,投入甘肅師範學校學習,再後來進入甘肅軍事交到團學習,開始了從軍經歷。

但是在甘肅他沒有混出名堂,於是跑路來到了新疆,投奔當時新疆督軍楊增新,楊增新見他能文能武,就把它留下,在軍務處當參謀。他不甘平庸,做生意,結果欠下大筆債務,還不上,被告到省政府,結果被全省通緝,只好討回甘肅,好多年都沒有立身之地。後來他意識到,還是在新疆有前途,1917年夏天,就懷揣楊增新舊日同僚的推薦行再次投奔楊增新,這次楊增新,多看了他幾眼,見他精明幹練、相貌堂堂,再加上張培元的能言善辯,就把他認命為吉木乃騎兵連的連長。

當時俄國處於十月革命時期,不斷有沙俄白匪軍撤退到新疆邊界,騷擾邊民,報警時時發生,張培元迅速奔赴吉木乃,和騷擾邊界的沙俄百匪軍鬥志鬥勇確保邊境的安寧。他的出彩表現得到了楊增新的賞識,將他提拔為團長。他的舞臺慢慢開始絢麗多彩起來。

張培元任團長後,主要還是在北疆,由於他頭腦清晰,文武雙全,長於韜略,光有人緣,威信高漲。1928年7月新疆軍務廳長樊耀南刺殺了楊增新,當時張培元在迪化講武堂認教官,見勢立即擁戴民政廳廳長金樹仁為新疆政府主席兼督辦。金上臺後,提拔張培元為旅長兼新疆政府軍事處處長。第二年又認命張培元為伊犁鎮守使,1930年改為屯墾使,之後張培元在北疆擴充兵力,發展羽翼,部隊很快擴編為師,他自認師長。

金樹仁統治新疆後,政治、經濟極為糟糕,發生了“哈密事件”,西北酒泉軍閥馬仲英,藉此入疆,幷包圍了哈密新舊兩城,一時間新疆振動,金樹仁幾次派兵解圍,結果被擊潰。於是金樹仁急忙調張培元任剿匪總司令,盛世才為參謀長連同馬步芳的軍隊,打擊馬仲英,結果勝利了。張培元想要乘機擴大戰果,結果被金樹仁叫停。張培元回到了伊犁對金樹仁有了猜忌。後來盛世才倒戈反擊金樹仁,金樹仁調張培元到迪化解圍,張培元按兵不動。

1933年4月迪化發生政變,金樹仁被迫下臺出走。當時張培元自認地位、聲望、資歷個方面均是最高的,理應是自己,再等待省府的來電。結果,盛世才急足先登,宣佈帶任督辦。然後盛世才又是向南京國民政府表衷心,又是較好蘇聯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南京國民政府,暗中扶持張培元,壓制盛世才,但是盛世才騙取了蘇俄的支持。起初由於張培元的軍事實力較強,處處壓制盛世才,到了最後,蘇俄見狀,派出正規軍換上盛世才軍隊的衣服,直接出兵攻擊張培元的軍隊,在伊犁邊境,重兵攻擊張培元的轄區,由於主力部隊在瑪納斯河和盛世才軍隊交戰,伊犁轄區多地被蘇軍攻破。

蘇俄方甚至派出了空軍轟炸張培元的軍隊,導致了張培元兵敗。張培元想要撤往南疆之時,出現了悲觀情緒,為了不遭受被俘的羞辱,開槍自盡。

張培元在新疆伊犁地區的有效管理和經營,使伊犁這塊寶地,沒有遭受白俄匪軍的禍害,也沒有在混亂的上世紀30年代的伊犁失去一塊土地,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