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蜀國真正的掌權者是不是諸葛亮?

平野宿YHW


諸葛亮權力當然不如劉禪,但他卻是蜀漢最有實權的人物,他事無鉅細、政軍外交經濟都管,是總理級別。

諸葛亮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

三國演義是小說 ,裡面的情節是摻雜了作者個人情感在裡面的,而其中的諸葛亮 自然似乎是很神機妙算

而三國志是正史,就像《史記》、《漢書》、《資治通鑑》那樣的史書,自然比三國演義正規了許多,它反映的是一段歷史,對人物的描寫肯定較之更加客觀,諸葛亮也更符合 原型。

至於諸葛亮是不是神的問題,個人認為不 答是,不過是個天賦較之常人稍高的人罷了。

諸葛亮在歷史上真是一位忠臣嗎?

1.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軍械、裝具。研製了一發十矢連弩和適應山區運輸的木牛流馬等作戰工具。並改進鋼刀,增強了蜀軍戰鬥力。好兵法,推演陣法作“八陣圖”,為後世傳揚。

2.在治軍方面,諸葛亮重視部隊的節制和訓練,主張以法治軍,講究為將之道。

3.作戰時,諸葛亮用兵力主審時度勢,謹慎從事;每戰力求速決;重視後勤,常年派官兵千餘整修都江堰,確保軍糧生產;每次退卻時都十分慎重,採取在山地設伏等手段,以掌握主動,保證安全。

4.戰略上,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 隆中對》對當時形式的分析可謂高瞻遠矚;而且善觀大勢,始終堅持聯吳抗曹,致蜀漢得與魏、吳鼎立。

不足之處

1.用人上的失誤。首先是讓關羽鎮守荊州,關羽性格高傲,剛而自矜,有勇無謀。關羽失荊州,使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兩路出兵北伐的設想變空,並使蜀國在今後的戰爭中始終處於背動地位。其次是用馬謖守街亭,馬謖自幼熟讀兵法,好論軍計,甚為諸葛亮所器重。但劉備覺得馬謖言過其實,臨終時曾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諸葛亮卻不以為然,還經常同他談論兵法,有時通宵達旦。喪失街亭,使諸葛亮的主力側翼受威脅,整個作戰計劃遭到破壞,被迫撤軍。

2.對於人才的限制。諸葛亮輔政後,事無鉅細,都要親自過問,這看上去很令人欽佩,但無意中卻限制了人才的發展。經如任免一個縣官的小事,諸葛亮也要親自處理;軍中“二十罰已上皆自省覽”。結果諸葛亮死後,蜀國人才青黃不接,造成“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局面。

3.用兵上的失誤。“諸葛一生唯謹慎”,用兵謹慎,這是諸葛亮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用兵應以慎為主,以奇為輔。奇正並用,並能建大功。時魏延曾提出自率萬人,偷襲潼關,諸葛亮認為此舉草率,未同意。後鄧艾滅蜀,正是用偷襲之策。司馬懿在給其弟司馬孚來的信中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晉書·宣帝紀》)。此話雖有誇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實。

後人特別推崇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將其視為智慧化身。小說《三國演義》更是將其神化,其情節更是廣佈人口。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對其評價如下: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諸葛亮的權是大不過劉禪, 但是在蜀國也是數一數二的了。由此可見諸葛亮確有才華,但不足之處也有不少。


風雲雷火電


劉備死後,蜀國真正掌權的是諸葛亮無疑。

劉備登基稱帝之時,就已經冊封諸葛亮為丞相。要知道,劉備是以興復漢室為目標,所以他的國號實質是“漢”,後來因為正統的問題,所以被曹魏,司馬晉氏稱為“蜀”,而劉備的小朝廷基本都是按照漢制來的,關鍵是東漢就已經廢除丞相一職,由大將軍,三公等人分割了丞相的權利,原因就是丞相權柄太重。

劉備之所以立諸葛亮為丞相,其原因就在於基業初創,需要把握緊一個拳頭,使得權利集中,更方便發展壯大,如西漢開國時候丞相之權利都是非常大的,所以也為西漢的盛世打下堅實的基礎。劉備此時偏安一隅,三國之最弱,要想壯大,內部必須要安穩,只有中央集權才能避免內耗,安穩壯大,所以才有諸葛亮丞相一職的由來。

劉備死前,明確表明,以丞相諸葛亮為主,尚書李嚴為副,並任命李嚴為中都護,留守於永安。何為中都護?大致相當於吳國的大都督,也就是一地軍政最高長官,相當於外放的封疆大吏,其實與諸葛亮的職權是不衝突的,一個掌握全局,一個負責一方,只是因為蜀漢地域比較狹小,統共只有那麼一個益州,再加上此時是“白帝城託孤”,也就是被改名的“永安”,本身是征伐在外,李嚴此時才是才有僅次於諸葛亮的地位。他們兩個本身身份是相差比較大的,所以才有後來諸葛亮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諸葛亮是不是為了攬權而惡意罷黜李嚴不得而知,但他們的影響力當真是不在一個檔次,所以才有諸葛亮死後,李嚴也悲憤而亡,就是因為,他還希望諸葛亮再次重用他,而諸葛亮一死,後人不會違背諸葛亮的意志而給其復出的機會。

十二年,平聞亮卒,發病死。平常冀亮當自補復,策後人不能,故以激憤也。--《三國志·蜀志·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而自劉備死後,多地叛亂不斷,這也是諸葛亮攬權的一個重要原因,本來國家就弱,內部叛亂,外有大敵,如果不能使得朝堂安穩,蜀漢更沒有機會,所以才會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事必躬親,不這樣,蜀漢估計早就衰弱不堪,甚至內外勾結,投敵早亡。這也是後主劉禪能容忍諸葛亮的原因,劉禪有自知之明,並非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也是有一定政治智慧的,他深知諸葛亮掌權的重要性,所以從未有意削弱諸葛亮的職權,這樣才能以“益州”一州之地而獨立數十年。換個方向,以諸葛亮之聰慧,焉能不知權臣的不得善終?他可不是自大才疏的霍光,連家人都約束不了,還敢行廢立之事,更不是理想主義的穿越者王莽同學。實在是形勢如此,不掌大權,不足以興政強兵,不足以安邦定國!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正道者言


是。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讓他輔佐劉禪,諸葛亮品性高潔,謹慎謙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生前掌控朝政,竭誠輔佐幼主,同時培養大量人才,在自己死後,這些人都基本按照他的的政策方針輔佐劉禪,讓蜀漢繼續存續了將近三十年。

一、諸葛亮臨危受命輔佐劉禪

諸葛亮輔佐劉備按照《隆中對》國策一步一步實施自己的抱負,劉備也從身無立錐之地到坐擁荊州和益州,稱王、稱帝,三分天下建立蜀國,事業實力達到最鼎盛時期。

隆中定策


正當可以積聚實力,實現《隆中對》第二步戰略目標的時候,關羽在荊州盲動北伐,遭到魏吳的聯合攻擊,關羽戰敗敗走麥城被俘身死,荊州失陷,蜀國硬生生被砍掉了一隻臂膀,也失去了經濟、軍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重鎮荊州。

劉備為給二弟關羽報仇和奪回荊州,不顧大臣的極力勸阻,舉兵伐吳,在夷陵被東吳火燒連營,精銳幾乎損失殆盡,魏國還要趁火打劫,從漢中方向討伐蜀國,蜀國陷入面臨生死存亡威脅的巨大危機之中。

劉備退守白帝城,病危,託孤諸葛亮,拉著諸葛亮的手劉備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代吧。”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君臣肝膽相照,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感人肺腑!

劉備託孤


《三國志》“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二、諸葛亮精心輔佐幼主

突然面臨的鉅變,一下子打亂了諸葛亮的分兵兩路進攻中原的隆中戰略思想。諸葛亮只好輔佐劉禪繼位,諸葛亮以丞相兼益州牧,全面負責治理蜀國。


《三國志·諸葛亮傳》“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蜀國劉禪年幼,劉備臨危託孤的兩位大臣,諸葛亮為主,李嚴為副,諸葛亮實際上是蜀漢的最高執政者。

《三國志·蜀·先主傳》:先主病篤,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劉禪對諸葛亮百倍信任和依賴,按照父親劉備臨終遺命行事,凡事都與諸葛亮商議和決定。諸葛亮也盡展才華和抱負,治理髮展蜀國。


《三國志·後主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劉禪繼位後曾明確表示:“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諸葛亮面對內憂外患,千瘡百孔的局面,對內穩定蜀漢政權,亂世用重典,堅持獎善懲惡,大力整頓史治,理順內部各種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解決少數民族關係問題,平定南中,大力發展生產。對外按照國策,堅持既定外交戰略,迅速派人出使東吳修復孫劉聯盟。

《三國志·鄧芝傳》記載:“丞相諸葛亮深慮權聞先主殂隕,恐有異計,未知所如……乃遣芝修好於權。”

諸葛亮兢兢業業,事必躬親,一心一意治理蜀國,大力發展農業,振興經濟,發展軍事,練兵修武,注重教育,賞罰分明,蜀漢也從危機中慢慢爬起,國力日益壯大。

籌備北伐


三、諸葛亮傾心繼志北伐

為了實現自己《隆中對》戰略決策確定的夢想,為了完成先主劉備的遺願,在公元228年到234年間,諸葛亮率領數萬蜀軍五次北伐曹魏。但屢敗屢戰,最後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留下“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的哀嘆

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濟世安民、定國安邦,輔佐劉備十七年,輔佐劉禪十年,前後共27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培養的大量人才,切實維護、支撐劉禪蜀國繼續存續了三十多年。他的謀略與忠誠,留名千古,令人折服敬仰!

諸葛亮這個歷史人物給我們的啟示:創業艱難這樣,做事業具備“不忘初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就一定能“方得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