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持有一隻股票時採用哪一種策略更好?

lintianliang


1、建立自己的交易模型:根據自己對公司的瞭解,清楚股票的價值和成長空間。當價格超過價值的某個倍數(即PE)臨界點時,選擇賣出一部分。當價格低於價值的某個倍數臨界點時,買入並持有

2、觀察公司的基本面:管理層是否穩定(包括主要管理者年齡及在行業的話語份量)?企業是否構建了具有狼性的企業文化?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所處的賽道及前景?近3~5年的主要財務指標是否建康……

3、瞭解公司的優勢:有完備的人才梯隊建設,有清晰的戰略目標和規劃。如果是初創公司,則必須處於好的行業,最好是壟斷型公司。每年的研發費用投入佔比適中,公司產品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不會被淘汰,對大眾具有成癮性,市場佔有率有一定的份額,品牌價值較高

4、合適的價格:再好的股票,都有股價虛高的時候,因為市場先生脾氣很壞,還經常犯錯。如果買入的價格過高,則容易銼傷自己的信心。再者,如果一支股票長時間處於虧損狀態,也會動搖持股信心

5、長期持股:基於對公司基本面瞭解的情況下,不要到處打探消息,尤其是負能量的消息。長期持有不是拿住一動不動,要靈活利用市場的情緒變化,在股票價格虛高時拋出部分,在價格適中時買進(數量要比拋出的多)

6、設定週期:一般以年為單位,保證每個週期自己的持股數量是增加的(未必是年末)。如此,則可儘早實現財富自由




菩提樹下談古論今


長期持有一隻股票,對於咱們普通小散來說,確實是一種最好的戰法。具體操作上,根據你的水平,特點,標股的特點等,有兩種策略可供選擇。

一、熊市底部,擇低買入,牛市頂部,擇高賣出。中間,不做短線,不做波段,一直持有。根據我的多年的操作經驗來看,這真的是最佳戰法。

這中間,你只要去做短線,就有可能被甩下車。你想在一個短線高點賣掉,等跌下來再買回來,結果往往是你賣了後,它還漲,你想等它跌,它就不跌,直到把你徹底甩下,人家直飛雲霄啦!即使你在某個高點附近賣了,想等你理想的低位接回,也是很難的!

個股和指數不一樣,它受主力控制度更高,所有的技術,都沒有百分百把握,它的走勢,往往是反技術的。

而如果你一直持有,不做短,則去掉了這些危險。你只需把握好買賣點即可,相對容易的多。根據我以往的經驗,這樣操作,一點兒也不少掙錢!一輪牛熊下來算,比那些折騰來折騰去的戰法,掙得更多!

除了這些,你所持有的標股的股性,也是你選擇這種策略的主要根據。股性沉穩,趨勢性強的標股,更適合如上操作。

如圖,像貴州茅臺這樣的業績持續增長,股價長期走牛的標股,更適合長期持有,不做短線。

二、長期持有一隻股票,中間波段操作,波段頂部擇高賣出,波段底部擇低買回。

這種戰法,需要你有極高的短線操作水平。一句簡單的低買高賣,你可別以為很容易!多少人玩兒了半輩子了,也沒有掌握好它!

總體上來說,首先要判斷清楚大勢,既分清趨勢是向上的還是向下的,然後要順勢而為。還需要從時間,結構,空間上來把握,結合均線,重點參照量能,綜合研判。

在波段高、低點區域賣出和買入,不要去追求最高、最低點,那是一個誤區。這個波段,要選擇大一些的波段,太小的波段,勝算更低了。

既然是長期持有一隻股票,那就要儘量增加這樣打的優勢。這樣打的優勢是你能非常的熟悉你的標股。要像熟悉你的女朋友一樣熟悉它!掌握它的股性,脾氣等一切特質。順之操作。

除了這些,你所持有的標股的股性,也是你選擇這樣操作的主要根據。股性活躍,彈性好的標股,更適合如上操作。

如圖,紫天科技,股價從七元多漲到四十五元多,後又跌回十元多,然後再上。像這樣股性活躍,彈性極佳的標股,更適合波段操作。

具體選擇哪種戰法,要根據你自己的條件來定。我是更傾向於第一種的。

長期持有一隻股票,還有如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1/起始買入區域,一定要在低位。不能在高點,也不能在半山腰。

2/最高區域賣出後,要空倉較長一段時間。等待1/的到來。

3/目標股,必須沒有系統性風險。如業績暴跌,商譽減值等。

風物長宜放眼量。長期持有一隻股票,是一個好戰法。根據自己特點,細化之,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戰果。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有緣人以幫助。謝謝。


快刀不凡


長期持有一隻股,首先要求選對股。基本上在行業龍頭選,這是因為行業龍頭擁有佔有行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市場份額,還有品牌做護城河!科技,消費,保險,銀行是現階段根據各人風險考量和追求的收益而定,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就行。例如科技中選擇大華,三安,三一重工等(主要考慮價位合適)說實話不是最強勢的。消費中優先五糧液,滬州老窖,醫藥更好(恆瑞,復星,雲南白藥等)只要遵循,黃線上六格賣,黃線下四格買,曰復一日,複利甚巨,不懼牛熊,熊掙股數和分紅,牛坐亨髙速價值投機!試試吧,林園的成功超過現階段所有頭條發文的大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