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抢不到玩具时就喜欢打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一个温文尔雅又懂事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因为大人都喜欢懂事谦让的孩子;相反,一个不懂得谦让又喜欢“搞事”的孩子,总不会多招人喜欢,因为这些孩子总会给大人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家里有一个动不动就喜欢的孩子,做头疼的应该都是做父母的人了,既害怕孩子这种爱打人的性格会让他成长为一个喜欢暴力的人,又害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为喜欢打人而造成一些不能挽回的伤害。

孩子抢不到玩具时就喜欢打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朋友家有一个女儿,小的时候长的是玉雪可爱,因为是独生女,所以爷爷奶奶拿她当做眼珠子一样疼爱,孩子想要的东西都会想办法第一时间送到她的手上。

尽管我的朋友对她公公婆婆溺爱孩子的这种行为非常看不过去,可说了老两口又不听,所以只能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自己亲自管教孩子。

但是尽管这样,几年下来,孩子依然养成了一个非常霸道的性子,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如果没有抢到自己想玩的玩具,或者突然发现别的小朋友手上正在玩的玩具更有趣时,也会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抢,对方不愿意或者抢不过就打人。

现在那个孩子已经是她们幼儿园一霸了,老师和别的小朋友都怕她。

我朋友也并不是说没有管孩子,经常对孩子说要和别人好好说话,不要动不动就打人,可孩子还是我行我素,有时气得急了甚至会对孩子体罚,让她体会被别人打的感觉,可是还是丝毫不管用,一不注意孩子就把别人家的小朋友揍了。

朋友问她为什么要打别的小朋友她也不说话。

孩子抢不到玩具时就喜欢打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其实我当时很想问她:

难道她说出自己是因为想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才动手打人的原因以后就不会再去打人了吗?

难道说,你对孩子体罚,让孩子体会被别人打的感受就能改掉孩子爱打人的习惯了吗?

不会的,以暴制暴只会让孩子更加反弹。

那么,改掉孩子爱打人的习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上面的案例中是说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会因为玩具的问题打同学,那么可以猜想,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因为抢玩具而打对方的事情一定也时有发生,所以父母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改掉孩子爱乱打人的坏习惯。

孩子抢不到玩具时就喜欢打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1、家长自己不能动不动就打孩子,以暴制暴的行为对孩子只有害处没有利处。

有些家长天生脾气暴躁,对孩子缺乏耐心,所以发现孩子就因为玩玩具这件小事情就把别的小朋友打了一顿,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熊孩子,尽给我惹事,看我怎么收拾她!不能让她养成这种坏习惯。

于是等孩子一回家,就“家法伺候”,直到孩子边哭边说下次不再胡乱打人的时候才放弃惩罚。

其实不知道这些家长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作为孩子父母的人,在他们面前总是用暴力解决问题,所以,孩子在处理自己身边的问题时,也因为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也只会用暴力来解决。

“你不是不听话吗,打你一顿你就听话了。”

现在的孩子一般在家里都是千娇万宠长大的,都会有一点自己的小脾气,所以,以暴制暴只会让孩子更加不服气,不仅不会让孩子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处,还有可能会让孩子养成和家长一样遇到问题只会用暴力解决的坏习惯。

孩子抢不到玩具时就喜欢打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2、要不断地教孩子用恰当的语言和小朋友交流

当孩子因为和小朋友争抢文具而打了对方之后,首先要让孩子对小朋友说“对不起”。

其实那么大的孩子他并不是一点道理都不讲的,或者说平常她的爷爷奶奶确实把她娇惯地很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并不是说她就不能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父母如果发下孩子因为争抢玩具而打了别的孩子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火冒三丈,当着别人的面惩罚孩子,孩子也要面子,被刺激到了,即便她意识到自己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也会因为不舒服而梗着脖子不承认错误。

所以让孩子道歉的时候,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平和,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打人的行为是不对的,除此之外还要付出一些代价,那就是向被打的孩子道歉。

孩子抢不到玩具时就喜欢打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其次,当孩子怎么都不愿意道歉的时候,也先不要逼迫他,可以将她带到远离孩子们玩耍的地方,用坚定的态度告诉孩子,打小朋友是不对的。

让孩子道歉的前提是孩子真的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这样教育的效果才比较好,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没有错,家长却逼着她去道歉,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教孩子撒谎。

所以不妨试试将孩子一个人带到别的地方,坚定地告诉他:

“你刚才抢别的小朋友玩具的行为是不对的,打别的小朋友的行为就更是错误了。”

“下次如果还想玩玩具你要记得说‘能不能把你的玩具借我玩一下。”

等到孩子平静下来之后,再让孩子回到她刚刚玩耍的地方,如果孩子回去之后没过多久老毛病又犯了,那么就继续带她远离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把上次说的话再重复一遍。

孩子抢不到玩具时就喜欢打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最后,当我们发现,往返了一两次之后,孩子还是不能改掉爱打人的毛病,并且对着妈妈大哭大闹的时候,妈妈也还是要坚决地对孩子说:

“正是因为你今天打了别的小朋友,所以现在妈妈不让你在这里玩了”

然后直接把孩子带回家,“剥夺”孩子当天和小朋友们玩耍的权利。

即便孩子当时对妈妈道歉,也还是要坚定立场,因为孩子只是因为不想回家,所以才暂时对妈妈低头,毕竟孩子有的时候是可以把“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点做得很好的。

发现孩子爱打人的时候,以暴制暴的行为是行不通的。

要用上面那种坚决的态度,才能让孩子逐渐明白,“动手打人”和“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之间是有一个等于号的。当下一次孩子还想玩玩具的时候,就有可能不再动手打别人,而是和小朋友说“能不能让我和你一起玩?”

孩子抢不到玩具时就喜欢打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这个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别的情况。

我家门口附近也有一个小女孩,具体也不知道她家长是怎么教育她的。

有一次看到她和她小姑姑玩,两个人不知道怎么的就闹矛盾了,小女孩用力地打了她小姑姑几下,小姑姑也很生气,说:“你再打我的话,我马上就会打回来!”

谁知小姑娘更嚣张了,说:“你敢打我!”于是被打之后立马就嚎开了,像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

我怀疑那个小姑娘之所以那么有底气,认为所有人都不敢打她,还是因为父母太过于迁就她了吧!

所以说,太过于迁就孩子有什么好处呢?并没有,因为以后与孩子相处的人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和父母一样迁就她。

所以,要让孩子知道,“我打你”和“你不敢打我”是不能划上等号的。当发现孩子有打人的行为时就应该要让孩子知道,打人就一定要付出代价。

比如抢不到玩具时就打别的小朋友,代价是被剥夺当日或者更长时间外出与小朋友们玩耍的机会;敢无缘无故胡乱打人,就要承担被别人打回来的后果。

孩子抢不到玩具时就喜欢打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打人的后果

孩子抢不到玩具的时候就会打人,要让孩子明白她只要打人就一定会失去自己的一些利益,并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