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麼努力,卻還是焦慮


我那麼努力,卻還是焦慮

這幾天,莫名的焦慮。

很多事情要做,可是每一件都沒做好。

越這樣,越焦慮,越焦慮,越什麼都踏不下心來做,急得自己直抓頭髮。

我跟自己說,不能再這樣下去,本來是要變成更好的自己,現在反而違背了初衷,與其如此,還不如隨波逐流,反而輕鬆自在。

我可以隨波逐流、得過且過嗎?

不,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活成想要的樣子。

坐在公交車上,我閉上眼睛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了讓自己焦慮的幾件事。

終於發現,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為可以同時做好幾件事,可結果恰恰相反。

之所以選擇幾件事同時進行,也是由於自己太焦慮,急於求成。

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犯了大忌。

我決定接受現狀,與自己妥協,不再逼迫自己,讓自己變好、讓事情發展的更順利這件事,需要慢慢進行,只要努力不虛度,想要的都會到來。

我為自己制定了日常時間表,按照事情的主次做了合理的安排,在進行這件事的時候,就已經沒那麼焦慮不安了。

有時候焦慮,是因為杞人憂天


我那麼努力,卻還是焦慮

當你覺得一件事很重要,而你不知道這件事能否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時,通常會感到焦慮。

如果你能確定結果的好壞,心境肯定大不一樣。

除了類似於吃飽了不餓這種能及時得到反饋的事情,大多數我們在意的事情,都要通過一段時間才會有結果。

而導致結果怎樣的因素又是多樣的,比如努力程度,能力,環境,以及其他干擾因素等等。

這些因素中,有的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有的是無法把握的。

正是因為不確定事情怎麼發展,我們就會擔心有不好的結果,越擔心越害怕自己接受不了那個結果,於是就產生了焦慮。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結果一定會是我們期望的,前提只要我們按照要求來做,是不是我們就不會再想東想西,而是全力以赴了?

如果這件事真的難度很大,你自己心裡十分清楚實現的希望渺茫,但是在努力的過程中,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當自己強大之後,又會有更多的選擇,可能這件事的結果會有轉機,也可能那時候的你已經不在意這個結果了。

那麼,我們就不必焦慮了,因為這個過程才是最有意義的。

有時間擔憂焦慮,不如踏踏實實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誰也說不清,我們能做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要相信,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走,你的努力,終將被看見。

有時候焦慮,是因為不甘落後


我那麼努力,卻還是焦慮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以及信息的發達,各種信息每天充斥著人們的頭腦。

很多人崇尚“成功要趁早”,尤其是看到同齡人的成功,再想想自己還過著月光的生活,焦慮感油然而生。

近幾年90後脫髮成了一個普遍的現象,脫髮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可見年輕人的壓力之大。

最近的負面新聞太多。

人大女碩士由於工作壓力大,每天情緒不好,與家人發生矛盾,最後走上不歸路。

網友留言說,已經很優秀了,怎麼那麼想不開,這讓我們普通工人怎麼辦?

是啊,這就是眾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大家羨慕還來不及,可是在她的眼裡全是壓力。

周圍的人都太優秀了,自己必須要很努力才不至於差太多,有時候甚至再怎麼努力也追不上別人,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如果沒有處在那樣一個環境裡,也許她也不會對自己如此苛刻。

但是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或多或少的與身邊人進行著比較。

從小比學習成績,工作了比誰掙得多,誰先結婚生子,買車買房,旅遊,出國……

看到別人得到了自己沒有的,就會羨慕甚至不安。

演員高以翔在錄製《追我吧》的過程中,由於過度疲勞不幸離世。

作為一名演員,他的敬業讓我們敬佩。

可演員也是人,在承受不了的時候,他難道不知道累嗎?

可是他想要做的更好,為了自己的家人,也為了對得起大家的喜愛。

然而這個結果,真的讓大家哀痛。

有時候,我們真的不必那麼拼。

對自己高要求沒錯,但是請給自己一些時間,允許我們慢慢成長,人生那麼長,有很多有意義的事等著我們去體驗。

當你感到焦慮,想想自己的初心


我那麼努力,卻還是焦慮

我們都想要更好的生活,可焦慮充斥著我們的頭腦,讓我們感覺不到美好。

這個時候,就需要你按下暫停鍵,想想自己的來路,有沒有哪一步是走錯了。

應對焦慮,不妨試著這樣做。

第一,目標細分。

如果目標定的太高,我們目前的能力還達不到,這時就不能心急,我們可以把目標細分。

把總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完成每個小目標需要做什麼,多長時間,都詳細寫下來,按部就班地進行。

比如你要收拾房間,當你看到有很多地方要打掃,就會覺得好麻煩。

如果在工作之餘,每天干一點,就當鍛鍊身體一樣,還能勞逸結合,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弄清最想做的事。

如果事情太多,要弄清哪件事是最重要的。

在一段時間內,主攻一件事,完成了這件事,再兼顧其他。

比如,你有一篇文章要寫,還要參加一個讀書活動,那就要想清楚目前哪件事是你最想做的,想清楚了就可以果斷的選擇。

第三,制定時間表。

這個真的可以有效地解決焦慮,我深有體會。

把要做的事情都列出來,每個時間適合做哪件事,制定一個合理的時間表,每天按照時間表一件一件地去做。

如果怕忘記了,可以設置鬧鈴提醒自己。

當這一天結束的時候,你會發現特別充實,而且有成就感,焦慮自然就消失了。

適當的壓力,會讓我們警醒自己的目標,朝著目標努力。

過於焦慮,卻容易適得其反,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設置沒必要的障礙,讓自己行走的更加沉重。

努力的人出現焦慮現象很正常,我們不必苛責自己,接受焦慮,認清現狀,客觀地認識自己的能力,去學習提高認知,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是向著目標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