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扶貧”讓群眾心裡更敞亮

“法治扶貧”讓群眾心裡更敞亮

在海原縣曹窪鄉,當產業、教育、科技等如火如荼助力脫貧攻堅時,法治也在為脫貧攻堅營造穩定和諧的環境,為建檔立卡戶解決著一件件煩心事和鬧心事。

“馬叔,對方把那4萬元錢退回來了嗎?你要擔心,也可以到所裡來,對你們的調解協議申請仲裁,這樣就等同於法院判決了。”近日,海原縣曹窪鄉白崖村村民馬正海接到了這樣一個電話,讓他心裡暖暖的。

原來,今年2月9日,曹窪鄉司法所工作人員得知馬正海花7萬元錢購置了一處院落,已經付了4萬元錢,正準備搬進院落時,卻被村民馬某阻攔,因為他手裡也拿著一份此院落的買賣合同。瞭解了情況後,司法所工作人員主動開始調解。從最初的聯繫不到賣方,到最後的坐到一起;從電話調解到在司法所裡講道理,最終,賣方同意將4萬元錢如數退給馬正海,並寫下了調解協議。

馬正海的案例只是曹窪司法所近年來結合職能開展“法治扶貧”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脫貧攻堅工作已進入收官階段,如何走好“最後一公里”,真正讓群眾“真脫貧、脫真貧”,是海原縣曹窪鄉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曹窪司法所圍繞中心大局,主動作為,讓法治“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積極滲透到脫貧攻堅工作中。

該所結合“七五”普法,積極開展法律宣傳,抓住各節點,圍繞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以憲法和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為內容,通過集中設點、入戶一對一、法治講座、法律明白人培訓、發放宣傳資料物品等方式開展常態化宣傳。

同時,圍繞基層治理,積極開展矛盾化解,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耐得住性子、撲得下身子,講法律規定、講道德內涵、講行為後果,警司聯調、諮詢法律顧問、發動群眾,是曹窪司法所在矛盾糾紛化解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手段。

法治建設永遠是進行時。多宣傳一次法律、多調解一起糾紛、多提供一次援助、多培養一名法律明白人,讓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推進,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大家心裡也就都敞亮了。全媒體記者 張虎

來源:中衛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