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現在的網絡小說題材和框架總是千篇一律?文字表現力很差?

AA野獸


網絡小說也是小說中的一種,網絡是一種寫小說的載體,不能全盤否定認定所有的網絡小說都是這樣的,也會很多值得去看的小說。

之所以出現題目中的這些問題,是因為網絡時代,受眾群體更多,寫作的門檻降低,幾乎所有人都會寫,寫的人多了,看的人也就多了,模仿的也就多了,就會出現框架相似,題材差不多的小說,模仿不算錯,但一味的模仿,甚至抄襲就沒有多大意義,剛開始寫作,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要想寫好文章,還是要從前期模仿中走出來,這樣才會寫出好文章。


小言可愛


因為現在網文是買方市場,讀者說了算。

網文讀者2018年就已破四億,作者一千七百多萬,簽約的就有八十多萬。

按照讀者的選擇,不能簽約的只能照著簽約的去寫,撲街的只能學著大神去寫,逐漸形成套路。

例如,曾經,裝逼打臉才能讓讀者爽,讓讀者代入,興奮、滿足一番,於是大家都那樣寫。

讀者一邊痛罵套路,一邊又看得不能自拔。

後來裝逼打臉也在發展變化,正如頭條一個作者所言: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生活中的快樂反而越來越難得了,只能從網絡小說中得到一些慰藉。

讀者一邊痛罵套路,一邊又看得不能自拔。

因為生活太壓抑了,讀者需要一個渠道去宣洩。

以前的讀者,還能接受書中有一些虐主的情節,但是現在基本成了毒點。

生活已經這麼慘了,誰還願意在書中繼續受虐?

女頻言情小說有一段時間流行過虐文,男女主虐戀愛得死去活來,就像韓劇《藍色生死戀》一樣。

但是現在的讀者又開始喜歡甜文了,寧願在狗糧裡沉醉,也不要看虐文。

因為現實中的愛情已經夠殘酷了,單身的人越來越多,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都不願意再來書中受虐。

隨著爽文、虐文、甜文依次受到歡迎,隨著玄幻受歡迎,都市受歡迎,穿越受歡迎,重生受歡迎,總裁文受歡迎,女婿文受歡迎……,也就造成千篇一律的追逐。

加以現在對網文提高要求,限制一些東西,作者在允許範圍更大可能相遇。

說到底讀網文就是得到娛樂刺激與發洩,沒有多少作者和讀者打算通過讀寫網文思考人生社會與人性,當然也不會在乎作品的文采、表現力。

比文學比小說豐富複雜的是生活,而網文常常脫離生活,異想天開,極力適應野心勃勃又鴨梨山大的讀者的處境和心理。

就像美女宣言,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後面笑,網文就是作者為讀者們虛構的寶馬。

究其實,小說原本是供讀者打發時光,排遣寂寞,開心一笑或盡情一哭的娛樂設施,就是《紅樓夢》那麼高雅那麼富於文化、思想,也是體驗故事宣洩情感之後才談得上思考與批判。

網文怎樣向純文學看齊和融合,這是一個時代的人類文學命題,好在後現代文學正在由現代派的荒誕超現實意識流回歸寫實,並與通俗娛樂文學合流。


大悔憶智周


網絡小說題材範圍越來越狹窄,框架千篇一律和文字粗糙,都是市場篩選的結果。簡單來說,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網絡寫作興起之後,小說創作的門檻大幅度降低。大量低水平寫手湧入。他們中絕大部分並非真正的文學愛好者,僅僅只是想通過寫小說發財。於是靠“手速”取勝,以超強的更新頻次,徹底擠走了有創新能力的低手速創作者。


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許多新晉寫手發現:成熟的套路可以節省時間,更加高效地獲取利益。於是大家放棄了創新。而小說平臺為了賺錢,也鼓勵寫手進行套路化創作。

在“爆發更新”的狀態下,不要說普通寫手做不到文字精細化,就算是世界級別的大文豪也只能寫“粗糙的文字”。而網文賺的就是快錢,作者根本沒有精修的時間。

創意很難,於是很多人越寫越長。要寫長篇就得灌水,越灌越水。

一、網文寫手整體“太年輕”



寫小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要寫好小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難點在於作者的思維能力。

羅伯特·麥基在《故事》裡說:故事是生活的比喻。網絡小說的內核就是故事,所以網絡小說需要有生活的原型。

然而現在的網絡寫手,創作靈感大多直接來源於別人的小說。他們平時只看網文,不看名著,更不會抬眼看周圍的世界。久而久之,思維受到了經驗的侷限,創作只能照搬現成的框架模型。

而另一部分寫手,他們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能掌握把生活原型轉化為藝術原型的能力,自然無法打破框架,進行創新。


二、網文創新沒有適合的土壤

目前網絡的文學現狀決定了,很難創新。創新意味著要走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是要擔風險的。

網絡小說創新需要時間成本。許多寫手寫網絡小說是因為缺錢,想賺快錢,他們耗不起那個時間。一旦發現沒有收益,他們就會“砍文”。然後另開新稿。

大部分的網絡小說平臺,主要是以讀者的反應來決定作品曝光頻率和次數,或者是以排行榜的形式,引導讀者閱讀。

套路小說數量巨大,更新迅猛,造成了贏家通吃的局面。一部創新小說,很可能還沒有火起來,就被套路的泥石流淹沒了。


創新小說有一個讀者接受的過程。二十多年前,臺灣愛情文學天后席絹寫古裝穿越小說《交錯時光的愛戀》,被臺灣多家出版社退稿,最後萬盛(飛田)的編輯看幫她出版,頓時帶火了古裝穿越小說題材。

而劉慈欣的三體,一開始在國內也是罵聲一片。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得到廣泛的認可。席絹最初寫言情是出於愛好,劉慈欣本身是有正式工作的,他們最初都不打算靠這個吃飯。但網絡寫手不同。

今天中國的網絡小說寫手,純“為愛發電”的也有,但是成功的很少。


三、創作質量與速度很難兼得

古今中外幾乎所有的大家都告誡後輩: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海明威《老人與海》,醞釀寫作二十年,《紅樓夢》修了十年,金庸全集反覆修改二十多年。雖然有的時候,寫得快未必一定不好。但是

像中國今天的網文一樣,日更萬言的,事實證明基本不太好。

錯字、病句一大籮筐。前言不搭後語,有一些根本沒有邏輯。但是平臺卻用日更新量來激勵作者,批量生產文字垃圾。


你每天只要日更三千、四千、八千,你一個月就可能得到一千塊。底層網絡寫手很窮,一千塊對她們來說也不是一個小數目。為了這一千塊,只有寫粗糙的文章。

創新很困難。對於網絡小說作者而言,能夠寫出一本閱讀、收藏都不錯的小說是很不容易。為了加速吃老本,大多數人選擇在舊書裡面灌水。只能借舊有的框架,寫粗糙的文章。

因為從前得到的利益告訴他:即使寫得稀巴爛,一樣有人花錢看。不管是平臺還是讀者,只要有人肯花錢,何樂不為?


結語:現在網文平臺,是根據一本書的火爆程度來決定曝光度的。即使你有創新,除非一開始你就聚集了大量的人氣,否則你的創新小說都談不上“舉步維艱”,就會直接石沉大海。根本不會有人看到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除了極少數“真心熱愛網文創作的人”,99%的網絡寫手選擇來寫書,都是因為沒有別的生財之道,所以多數人只追逐眼前利益。

觀者也不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中國網絡小說還沒有死,就說明暫時它還有市場。

看得出網絡小說幼稚、老套的人,說明你已經過了吃快餐的年紀。不用浪費時間讀網絡小說了,也不用太鬱悶。

假如有一天,真的有太多人覺得它不好,它自然就會消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