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路走對門拐錯,高一文理分科是關鍵(上)

避免路走對門拐錯,高一文理分科是關鍵(上)

本文包括三部分:一、應儘量避免選擇文理的誤區

二、怎樣選擇文理 三、建議(重磅乾貨)

★據媒體報道,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在770萬以上,加上出國留學歸國人員以及處於待業的往屆畢業生,預估屆時將有1000萬人競爭有限的工作崗位。

★近幾年每年畢業的約700萬大學生中,約有150處於失業狀態。

★找工作時流的汗和淚,是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

★俗話說:“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當代社會,競爭激烈,女同樣也怕選錯行,女的入錯行、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很有可能會“嫁錯郎”。

★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要打破畢業即失業,就要瞄準就業選專業,(大學)專業往往影響你的就業方向(職業)。用職業倒推大學專業,用專業倒推高中文理選擇,如醫生、如公務員等,而大學選專業的基礎是高中分科時選文科還是選理科!

★文理的選擇雖是一念之間,結果卻能影響人一生的命運!

理科確實比文科的選擇面更廣。理科的優勢是選擇面廣,學習的東西也比較專業,就業的時候方向比較明確,競爭也比較少。如果你學習的是生物工程,那麼在這個方向的工作職位上,那些別的專業比如經濟學或者橋樑設計、郵電通訊方面的學生根本不可能和你競爭。但如果你學習的是市場營銷,那麼招聘營銷人員的崗位,其實幾乎所有學文科專業的人都有和你競爭的潛力,雖然你會比較佔有優勢,但這種優勢不像生物工程對於橋樑設計那麼絕對。

但理科的問題也就在這裡,你的專業會限制你找工作的方向,學生物工程的在除了生物相關的其它方面幾乎毫無競爭力。雖然你可以去選擇市場營銷或者企業管理之類的工作,但這就意味這大學四年學習的專業知識幾乎完全作廢,必須重新做起,悔不該!

理科的學習還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如果你在某個科目上實在學不好,那麼這個科目基本上就算完了,會跟優秀學生拉下驚人的差距。我拿大家熟知的數學來說,優秀的學生數學高考在130分以上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有人實在學不好數學,那麼30分、40分也是很正常的。而在語文、政治這樣的科目上,就不會有如此驚人的差距。

從目前的職業分佈以及就業形式來說,文科的路確實要比理科窄一些,而且通常在人文領域做大做強的人通常是有理科工科背景的人。

不過文科專業培養出來的素養以及底蘊是很多理科男無法比擬的。

問題的關鍵不是文科或理科哪個更好,而是我更適合學習文科還是理科?在這兩個科目上,哪個更能發揮我的優勢,哪個我能學習得更好,哪個才是我真正感興趣的?只有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應儘量避免選擇文理的誤區

(一)“牆頭草”現象

班裡或者學校裡,哪科報的多,我就報哪科。

(二)固守傳統觀念

不認真瞭解現在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死板守舊。

認為學文科的笨,於是便不學文科;有不少學生認為,文科比較好學,除了數學,大多學科只要背一背,記一記,多花一些時間就容易拿到分數,這其實是一種對文科的偏見(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不要把讀文科當作投機的機會)。

(三)性別

一般認為男生偏理,女生偏文,這種認識具有片面性。一個文科班,五十幾個學生,男生只有十來名,是絕對的“弱勢群體”,如何看待文科班這種“陰盛陽衰”的現象?是因為女生更適合讀文科嗎?女生認識上更傾向於形象思維,她們感受力、洞察力比較強,有表達上的優勢,選擇文科是正常的;而男生傾向於關注自然科學,喜歡技術研究、開發創新,分析力、判斷力強,邏輯思維發達,選擇理科也在常理之中。不過,這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關鍵還是前面提到的要看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個性

能力的傾向

各地的高考狀元,女生多男生少,說明無論學文還是學理,女生都處於優勢。

很多理科班中,有一部分理科厲害的男生要等到高二、高三才會“發威”,高一時他們還沒有玩醒,這對一直勤奮學習的女生是很不利的。

(四)過早的為將來工作尋找門路,認為哪科好賺錢就選哪科。

要考慮可持續性和發展變化,要考慮本人的實力和能力傾向

(五)情感取向型

認為某某教師有魅力,某某同學和自己關係特別好(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續師恩與友情,不一定非要學習生活在一起),隨之選擇追隨他(包含早戀因素)

(六)盲從或反對家長的意見

(1)盲從

由於重理輕文的社會風氣,許多家長在指導學生文理分科時,帶有一定的傾向性社會偏見,他們沒有發展的眼光,只是根據目前高校的招生現狀和就業形勢,不切實際地要求孩子選擇理科,他們認為只要選擇了理科,孩子前途的保障係數就大大提高了,更有甚者認為只有選擇理科,未來才有出路。這些認識顯然都是錯誤的。

家長在幫助孩子選擇文理科時,只應起一個參謀的作用,可以幫助孩子對各種情況的利弊得失進行客觀的分析。但是,不要勉強孩子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志願,更不應包辦代替,把自己的願望強加於孩子。當孩子的選擇與家長不一致時,家長要改變觀念,全力支持孩子的選擇。在選擇文理科時不要過於功利,家長不要以犧牲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前途為代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都有長處短處,只有將興趣愛好和學科優勢

結合在一起時,孩子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潛力,也只有把孩子的選擇和孩子未來的發展聯繫在一起時,這樣的選擇才是明智的。

(2)賭氣

和父母賭氣,家長想讓我學理,我偏學文。或相反。

以上這些都不是選擇文、理科的正確依據,而且常常是導致選科後學習困難的主要的直接原因。

二、怎樣選擇文理

(一)興趣和特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的力量,時間越長越能凸顯其威力。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無論選文、選理,興趣是第一前提。興趣和愛好可以決定學生的學習態度。喜歡學文,感覺學文科有優勢的學生,我們建議他學文;同樣,喜歡學理,邏輯能力強的學生,我們建議學理。

但是,部分學生不管是對文還是對理學習的興趣都不濃厚,所以我們老生常談的說以興趣選擇其實也並不明顯。舉例:理改文的黃建達

另外,是否以興趣為主還需要結合家庭經濟條件。

特長是學習的推進劑。它將使你的學習得心應手,在競爭上勝人一籌,是文理科選擇的重要依據。那麼怎樣發現自己的特長(天賦)呢?如果你對某科感覺特別好,或用相同的時間得到的效果比起其它科更好,或以少量時間獲得的效果比其它科學花費更多時間獲得的效果相當或更好(效率高、效果好);如果你自身的某些特長與某科的聯繫很密切,都說明你有學習這一科的特長和能力。你就應該考慮,哪一科能更好地發揮和促進你的特長的發展。

(二)要根據個人學科優勢(學科成績)來選擇

查閱自己各科成績,以及文綜、理綜成績

的排名,並作具體分析比較,看自己哪科更具競爭力,因為成績本身就反映了很多問題,比方你的興趣,你的思維方式,智力優勢等。

一個學生文綜考了180分,理綜成績只有200分,從表面上看理綜成績優於文綜成績,但從名次上來看,理綜的成績排名還可能遠在文綜之後,因為分數是在兩類不同的學生群體中去排名的,二者的絕對分數不具可比性。所以注意相對優勢,要明白自己的實力在年級、全縣、全市、全省的排名。

注意政史地理化生中的拉分學科,它們對文理科的選擇至關重要。

語文、外語好,史地政好的學生建議學文,尤其語文、外語內容有很多與史地政是相通的,會互相促進;數學好,物理、化學好的同學,建議學理,也是因為理科之間有更多相通之處,會互相促進。

假如各科實力分佈均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議同學們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總會有更喜歡的。

在咱們學校,前幾年成績較差的一般選文,但現在家長和學生的認識更趨理性,選理的也不少。

(三)要根據高考形勢

1. 河南省高考中,理科考生較多,文理之間約為2:3的比例,招收理科考生的學校和院系(專業)也較多;文科考生少,招收的學校也少。

2. 藝術類的學生,選文選理都可以,但是選文的較多

3. 近兩年文科重點分數線及新二本線(實為老三本線)比理科高不少,但是頂尖大學的文科錄取分數線大多低於理科。

2012——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最低控制分數線

避免路走對門拐錯,高一文理分科是關鍵(上)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院校

平行投檔分數線(投檔最低分括號內的為理科)


避免路走對門拐錯,高一文理分科是關鍵(上)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一批院校平行投檔分數線

清華大學2018年對河南招生本科一批投檔線文科為670分,理科為688分;

北京大學2018年對河南招生本科一批投檔線文科為666分,理科為687分;

復旦大學2018年對河南招生本科一批投檔線文科為663分,理科為680分;

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對河南招生本科一批投檔線文科為664分,理科為681分。

4. 現在有的高中生,剛進入高一就已經提前做好了選擇文科或是理科的準備。其實很多時候,高中學生還處於懵懂之際,並沒有明顯的文理傾向。因此,教師、家長在引導學生如何選科時,並不把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依據,而是以考上大學、考上好大學為目標,相當數量學生在選擇分科時,也把上大學、上好大學放在了首位。

(四)要根據就業前景

觀察、分析社會趨勢,瞭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為此次文理科選擇不光為了考好高考,從長遠上看,還要為自己的未來作好打算,打好基礎。

隨著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中國將逐步進入文科生治國時代

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元化,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高端服務業方興未艾。

(五)性格

外向相對適宜讀文科,個性內斂相對適宜讀理科。內向不是毛病,但一般不利於個人發展進步。

性格色彩測試及解析。

(六)未來的自我規劃(個人職業規劃)

想象一下自己將來會從事什麼職業。比如喜歡文學,將來想做記者,編輯,或者對政治經濟感興趣,將來想從政或研究經濟等等,這樣的一般選擇文科。

對自然科學感興趣或者對科技感興趣的,將來想當工程師,或者技術人員等等,一般選擇理科。

如果準備出國深造,一般會選擇學理。

(七)家庭背景

這裡說的家庭背景其實很現實。父母從事的行業,人際圈,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影響,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充滿獨立堅定的想法。所以這裡的家庭背景不單單指的是父母的想法,更多的是父母可以提供幫助的資源。雖然這條比較功利,不過對於當下的社會現狀來說,也算是部分孩子成長的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