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文化”正向國內蔓延 留學生為何毒癮難戒

根據中國經濟網報道

海歸青年項林(化名)在留學期間出於獵奇心理,吸食大麻上癮。回國後,毒癮難忍的他從網上購買了大麻。海關在含有糖果、爆米花等多種食物的郵包裡檢測出毒品。2017年8月20日,前來取快遞的項林被民警抓獲。

6月26日,南京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這起案件(以下簡稱“通報”)。通報指出,大麻主要流行於部分西方國家。近年來,我國的出國人員日趨增多,也增加了在境外接觸大麻的風險,特別是在外求學的年輕群體,更易受到西方亞文化的侵蝕。

根據國家禁毒辦6月17日發佈的信息,中國2018年共破獲通過國際郵包入境的大麻案件125起,繳獲大麻及各類大麻製品55公斤。嫌疑人多為在華外籍留學生、留學歸國人員或有境外工作經歷的人員。

近年來,到歐美國家留學的學生日益增多,許多留學生剛剛出國後,或出於好奇,或迫切希望融入當地群體,逐漸走入大麻圈。回國後,毒癮難解,自然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留學生對於大麻文化不夠重視

一個很無奈的現實就是,留學生乃至留學生父母對於毒品文化的認識不深刻,甚至可以說是不夠重視。留學生出國留學需要將更多的焦點放在個人安全上面。

大麻在國外很多州都是合法的,留學生出國後是非常容易接觸到大麻文化的。我們曾經接觸過不少的回國留學生,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們意識到,大麻文化的接觸真的是非常容易。

@三文魚 大麻雞湯

提到大麻,你會發現每個國家它會以不同的形式把大麻做成不同的物品。像是歐洲你會經常發現大麻就會以大麻蛋糕或者是那種菸葉的方式出現,然而你去了東南亞,像菲律賓這種地方,你會發現食物裡邊經常也會含大麻。

因為大麻這種東西在美國很多州是合法的,我心裡想弄到大麻其實非常容易,像是很多路邊都有一些黑人可以跟你交易,或者是在醫院,你甚至可以通過一些證明向醫生購買大麻。

大學四年,我總共搬了三次家,但是每次搬完之後發現我身邊還會有人抽麻,不是我身邊的室友就是附近住的鄰居,可想而知大麻在美國是有非常大的廣泛性。

@blake 大麻和夜店

聚會時,如何學會拒絕大麻和夜店?

相比之下,大麻跟煙的拒絕就相對簡單很多,直接說自己過敏就可以了。也是要一開始就態度強硬,這個非常重要。而拒絕去夜店,你可以說不感興趣或者說有女朋友了,我想他也不願意第二天一起來就被別人的女朋友追著跑,哈哈。也就是這幾招,雖然我也參加過很多party,也被人誘惑過,但是從來沒有進入過歧途。

留學生們大多是16-22歲的年輕人,對未知事物的嘗試的慾望往往大於理性和判斷,就像我們在國內吸菸一樣,學校歷來反對抽菸,哪怕在80年代那樣管理嚴格的時代,現在的家長們,當時的年輕人,吸菸都是從學生時代開始的吧。

“大麻文化”正向國內蔓延 留學生為何毒癮難戒

你是怎麼樣在年輕的時候開始吸菸,國外的年輕人就是怎麼樣開始吸食大麻。當年你抽菸是為了交朋友或搞好人際關係,而國外年輕人的社交文化在很多時候就是毒品文化,你當年怎樣開始吸菸的,同學們在國外就可能怎樣開始吸食大麻,怎麼吃毒蘑菇,怎樣玩氮氣。

不是吸食大麻、氮氣和品嚐毒蘑菇甚至吸食毒品的年輕人都是壞孩子。同學們會看到很多信息:奧巴馬、克林頓、施瓦辛格都有吸大麻或毒品的經歷,並未影響他們後來的成功。

但同學們不會看到這些只是大批吸毒者中少數的成功比例,並且他們和留學生有一個最大的差別,他們身邊有家長、有監護人可以給予他們更多幫助和愛,可以讓他們很快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而我們的留學生基本都是獨自在陌生的國外留學,伴隨的更多是孤獨、寂寞和學習壓力,更容易上癮,擺脫的難度更大。還有一種不好的言論,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和考試放鬆而吸食大麻,而事實上,國外本地的學生、我們的留學生,就有一些是這樣釋放壓力和情緒的。

有家長告訴我,我會嚴肅告誡孩子遠離毒品,遠離大麻,不參與違法行為,告訴孩子大麻只是在部分國家合法,在美國大部分州是違法的,這些其實同學們自己比家長更清楚。還有家長說,我家的是女生,年齡還小,不可能碰這些東西。選擇了留學,就需要選擇獨立,無論男生還是女生。不談孩子,如果是家長身臨其境面臨以下情形,你怎麼樣處理?

1)老師或社團組織的生活聚會,大家各自帶點心共享,會有同學帶入大麻巧克力、大麻餅乾、大麻蛋糕,外觀與正常食品沒有任何差異,並且大家只是好玩;

2)週一至週五學業壓力很大,週末放鬆有各種聚會和社團活動,當地年輕人活動社交的方式就是抽大麻煙或吸氮氣等等,一起玩的夥伴或認識的新朋友都在進行,你怎麼處理呢?想想我們18歲的時候,面對其他同學遞過來的煙說不會了麼?如果當年你偷偷去歌舞廳去蹦迪,你會始終座在旁邊的尷尬的看麼?

3)一些成人禮、大型演出活動,場面極其熱烈夥伴,全場嗨翻天,雖然入場有檢查,其實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帶進去的。有同學告訴我,他在第一排,等活動結束,一回頭,現場正常站立的人不到30%-------,因為大家都吸嗨了。


“大麻文化”正向國內蔓延 留學生為何毒癮難戒

我們可以讓孩子不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少交當地朋友,多和中國孩子一起,不參與那些週末可能瘋狂的活動或聚會,專心學習。做得到麼?當年我們那時候都偷偷抽菸喝酒和去大人歌舞廳蹦迪,憑什麼獨自在外的同學們就可以控制好自己?更何況,如果什麼社交都不參與、不和當地年輕人交往,那就不用留學了,在國內完成學業就好了。

這是一個災難麼?國外就這麼不堪麼?明顯不是的,我們要承認我們的大學在學術、科研等專業領域的很多方面是比不上發達國家的大學的,不然,我們去幹嗎?國外的大學也並不是全是癮君子成堆,很多國外的孩子比我們的留學生更優秀、更學霸。我認為,我們的留學生比當地的年輕人在毒品方面更容易出問題,有以下的原因:

1)當地年輕人,是有家人在身邊或國內的,有完全瞭解當地情況的家長和監護人在陪伴的情況下,犯錯糾正率和控制力會高很多。

2)陌生的環境和文化,缺少家人和朋友的陪伴,留學生們得到愛和呵護比當地年輕人少很多,比當初在國內少更多,孤獨和寂寞是嘗試刺激的溫床。

3)學習方法、學習壓力、學校結構等差異導致第一學期或學年學習壓力特別大,情緒和壓力需要釋放。

4)中國留學生們比同齡當地孩子經濟條件更好,不擔心經濟來源,國外孩子獨立的更早更窮,中國留學生的購買力往往更強並不在意錢。

所以極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同樣數量的同齡學生,外國學生碰毒品的比例高,而影響學業或上癮的比例少。可我們出去的很多都是同齡人中的精英,很多是獨生子女,我們的家庭傷不起,國家未來的損失更大。

留學生的控制力、自制力是關鍵,這裡能力哪裡來?我們中國的年輕人從來不差,他們需要儘快適應和調整自己的模式,這需要我們家長和更多人一起努力,我們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不要對自己的孩子盲目自信,也要對孩子有信心,我們需要做的是認真面對問題,我們一起來給出更多好的建議。

關注“防禦島海外之音”公眾號一起加入留學安全家長圈,參與討論吧吧~

上期我們的主題是“那些不得不知的聚會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