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四大名著之《溫病條辨》

中醫四大名著包括:《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今天要說的是中醫四大名著之《溫病條辨》。

《溫病條辨》是溫病學的一部標誌性著作,不僅系統討論了溫病學的理論,而且對各種常見溫病提出了具體的診斷和治療方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用價值,是學習和掌握中醫學的必讀之書。

中醫四大名著之《溫病條辨》


《溫病條辨》的作者叫吳瑭,號吳鞠通。生於1758年,卒於1836年。吳鞠通19歲那年,父親染病年餘而逝世。吳鞠通非常愧恨,認為父病而自己不知醫,無顏立於天地間。於是廣購醫書,發憤學醫。

26歲那年吳鞠通被選副貢入京,參與《四庫全書》醫書部分的抄寫檢校,讀了吳又可《溫疫論》,深感其論述宏闊有力,發前人之所未發,極有創見,又合於實情,便仔細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於是潛心研究溫病診治,10年後吳鞠通已有很多心得,但從未敢輕易治療一人。

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療不當而死亡,吳鞠通利用葉天士之法奮力搶救,搶救了數十病人,名聲大振。

吳鞠通認為前賢之中,元代王履(安道)雖能辨證溫病,但論之未詳;明末吳又可區分傷寒、溫病,但立法欠精純;清代葉天士立論精細,但立法甚簡,其有關溫病的醫案散見於雜症之中,後代醫家大多忽視而不深究。吳又可和葉天士皆未能透達圓滿。於是吳鞠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吸取諸賢精華,繼承葉天士為代表的溫病學家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參考《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撰寫了《溫病條辨》六卷。包括: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雜說篇、解產難篇和解兒難篇。

《溫病條辨》是完全獨立於傷寒的溫病學說體系,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豐富了溫病的扶正祛邪治法 ,提出了溫病各種病症的理法方藥,明確了溫病的各種治療禁忌。在溫邪易耗傷陰液思想的指導下,吳鞠通提倡養陰保液之法,並擬訂了層次分明的溫病治法方藥體系。

《溫病條辨》為後世醫家留下了大量治療溫病的經典名方:銀翹散、桑菊飲、藿香正氣散、清營湯、清宮湯、犀角地黃湯、三仁湯、加錢復脈湯等等。都是後世醫家極為常用的方劑。現在臨床上治療溫病使用的方子,《溫病條辨》方佔十之八九。

無論是中醫愛好者,還是中醫執業醫生,《溫病條辨》都是必讀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