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1

2020,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孩子們停課在家,過了一個史上最長寒假。孩子們異常興奮,但家長可開心不起來,因為家裡的小魔王每天都把自己氣的半死,吼叫打罵自是不可少的。

漫長假期讓中國很多平日裡本就缺乏溝通的父母與孩子之間出現重大危機,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一位朋友說:我其實也不想吼孩子的,但是看到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真的是忍不住。

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確實不是有意對孩子發火,因為現代人本身就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回家之後看到孩子做錯事,分分鐘忍不住自己的暴脾氣。

但是,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你的每一次吼叫打罵,都會在他的心裡留下痕跡。

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有人說: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我們細膩的呵護。

孩子就像蝸牛一樣敏感,一旦感知到外界的一點點不適,並會縮進自己的殼裡。

為什麼很多家長困惑孩子漸漸大了之後不太願意和自己說話了?因為你在孩子的心裡失去了信任。

我們也曾是孩子,不想學習、不想聽大人嘮叨,討厭大人一副權威的樣子。但,是哪一天開始我們也漸漸變成了那個樣子?


2

下一次,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試一試不要把自己當成家長,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一邊,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平等地與孩子溝通。

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其實,大多數時候家長衝孩子發火只是因為孩子沒有達成自己的意願,比如考試成績達到自己的要求,作業按自己規定的時間完成,沒按自己的要求增減衣物……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有一句話適合所有的爸爸媽媽:

你到底是想贏了孩子,還是想贏得孩子?

一字之差,意義卻截然相反。

網友說:我最受不了我媽的一點是,她永遠要在我生病的時候說我。就比如我感冒了,她就要在我發燒的時候一遍遍地說,你看,我說什麼來著的,讓你xxx的,不聽啊。

這條動態收穫了很多贊,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這是典型的“想要贏了孩子”的心理,希望孩子認同自己的觀點,證明自己是對的。

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很多家長強硬地安排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一定要讓孩子在某個時間段完成自己想讓他完成的內容,小到什麼時候寫作業,大到什麼時候結婚,跟誰結婚。

從小到大,無論什麼事情都想要“贏了孩子”。

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家長要贏,孩子就一定會輸。家長想要做一個贏家,孩子就習慣於做一個輸家。

畢竟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老師的責罵是阻擋自己下一次進步的障礙;對父母而言,對孩子發火而不解決問題就是你們親子溝通最大的阻力。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時區,不要用刻板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家長要做的不是衝孩子發火,而是幫孩子解決問題。


3

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請試試這樣做:

1、意識到自己要發火時,暫時走開一下

當孩子和你頂嘴,不聽你的話,還特別兇的時候。這個時候家長要怎麼做呢?

家長要暫時走開一下。慢慢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情緒激動時是沒有辦法好好溝通解決問題的。

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之後調整好情緒後,再和孩子溝通。並告訴孩子暫時走開不是不解決問題,而是因為兩個人剛剛的情緒都不適合解決問題。跟孩子確定了一個規矩,“我暫時離開,並不是我不生氣,只是我不能接受你這種做法”。

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再然後,告訴孩子“我很愛你,我希望能一直和你在一起,等你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怒氣並決定尊重我的時候,你就來告訴我,我們可以重新討論處理怒氣的辦法,然後我們可以把精力都集中在你我都尊重的解決辦法上”。

接下來只要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就好了。

2、多用描述性語言,少用評論性語言

可能家長不是很明白描述性語言和評論性語言的區別,我們舉例說明:

當一位媽媽看到正在打遊戲的兒子,想要兒子寫作業或做家務時,“孩子,媽媽上了一天班很累,看起來你已經玩了一會遊戲了,現在你可以幫忙把鞋架整理一下嗎”是描述性語言。

“天天就知道打遊戲,回來鞋也不擺、鍋也不洗,一個一個都等著我伺候嗎”是評論性語言。

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孩子很難從評論性語言中獲知父母要自己幹什麼,甚至從中感受到的是爸媽又衝我發飆了。

簡而言之,一家人之間,好好說話,不要老是抱著批評的態度,什麼矛盾就都沒有了。

3、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大家共同遵守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定期家庭會議,家庭會議上大家可以說出自己的意見建議,全部家庭成投票決定是否執行。

比如,孩子想要一個玩具。那麼,他可以在家庭會議上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全家人根據每個月的花銷決定是不是要買這個玩具。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會十分懂得照顧他人的情緒,也不吝於表達自己的要求。

當你忍不住要對孩子發火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

其實不僅僅是買東西這樣的事情,包括玩手機,都可以和孩子做好約定,那個時間可以玩多久的手機,都可以和孩子制定規則。

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和孩子共同制定規則。相信絕對比家長單方面命令好得多。


九把刀說:我一直覺得小孩子可以不瞭解大人,因為他們沒有當過大人。但是我一直很納悶,我覺得大人不可以不瞭解小孩,因為你們當過小孩。

深以為然,作為家長,即使很多時候我們感覺自己要被氣瘋了,但是想想這是你在陪一個生命慢慢綻放,這是多美好的一段時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