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何時該疏肝和胃止痛?何時該化痰散結、平調寒熱?

胃痛,何時該疏肝和胃止痛?何時該化痰散結、平調寒熱?通過3個例子來說明吧:

例子一:

鄭某某,男,60歲。初診:2016年11月28日。

主訴:反夏胃痛2個月餘。病史:患者自訴2個月餘來胃脘部痛隱隱作痛,遇煩惱則痛甚,伴噯氣吞酸,胃鏡提示“十二指腸潰瘍”。平素情志抑鬱。症見胃痛,噯氣吞酸,舌苔薄,脈細弦。

診斷:胃痛。辨證:肝氣犯胃證。治法:疏肝和胃止痛。

胃痛,何時該疏肝和胃止痛?何時該化痰散結、平調寒熱?

為什麼選用疏肝和胃止痛的思路?

肝喜調達而惡抑鬱,患者平素情志抑鬱,氣鬱傷肝,肝氣橫逆,勢必克脾犯胃,致氣機阻滯,胃失和降而為痛。結合患者症狀、體徵,辨證屬肝氣犯胃證,治宜疏肝和胃止痛,選用柴芍六君子湯。全方共奏抑木扶土,疏肝行氣,和胃止痛之功。

另外潰瘍病的形成,多與情志和飲食有關,故除了臨床治療外,患者平素宜飲食有節,心情保持愉悅舒暢。

例子二:

李某某,男,41歲。初診:2017年4月12日。

主訴:反覆胃脘脹痛1年餘。病史:患者訴胃脘脹痛反覆發作1年餘,曾行胃鏡檢查提示慢性淺表非萎縮性胃炎。症見胃脘滿悶脹痛,脹甚於痛,伴口淡黏膩,納寐欠佳,喜噯氣,舌淡胖大,苔膩,脈細。

診斷:胃痛。辨證:脾胃氣虛,氣滯痰阻。治法:健脾益胃,行氣化痰。

胃痛,何時該疏肝和胃止痛?何時該化痰散結、平調寒熱?

為什麼要選用健脾益胃,行氣化痰的思路?

《內經》雲“六腑以通為用”,《醫學正傳·胃脘痛》曰“胃脘當心而痛……未有不由痰涎食積鬱於中,七情九氣觸鬱內之所致焉”。患者因痰溼阻胃,引起胃氣阻滯不通,不通而痛;然“實由虛所致”,患者發病根源在於中虛。

故投之香砂六君子湯益氣和胃,行氣化痰。香砂六君子湯以四君子湯坐鎮中州,補中培本,正所謂“四季脾旺不受邪”;添木香、砂仁醒脾助運,陳皮、法半夏燥溼化痰,健脾和中;全方通補兼施,補而不滯,通而不傷正,故奏效。

例子三:

王某,男,51歲。初診:2014年11月17日。

主訴:胃部隱痛2年餘。病史:患者2年餘前出現胃痛,以隱痛為主,伴有燒心感,空腹、夜間均有痞脹,按之痛劇,時欲嘔吐,大便時干時稀,腸鳴。素體疲乏,舌紅苔黃膩脈緩。體格檢查:胃炎伴膽汁反流,HP(+)

診斷:胃痛。辨證:痰熱互結,寒熱錯雜。治法:化痰散結,平調寒熱。

胃痛,何時該疏肝和胃止痛?何時該化痰散結、平調寒熱?

為什麼要選用化痰散結,平調寒熱的思路?

患者初診訴胃痛、胃脹,伴見嘔吐、腸鳴。究其因,乃“邪氣乘虛,陷入心下,中氣則痞。中氣既痞,升降失常,於是陽獨上逆而嘔,陰獨下走而腸鳴”,大便時干時稀,亦是脾氣不升失運所致。“

是雖三焦倶病,而中氣為上下之樞,故不必只其上下,但治其中”,主以半夏瀉心湯平調寒熱,辛開苦降,扶正祛邪。

《傷寒論》雲:“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針對痞脹不舒,按之劇痛一症,輔以小陷胸湯寬胸理氣,滌痰散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