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家長明明知道不能使用恐嚇教育,卻仍然要用?

崔雨鍇


可能是由於小孩做的事,實在讓他太頭痛,情緒一下來,控制不住就暴躁起來,就會出現恐嚇教育,如:你不讀書以後會沒工作的啊!以後只能去掃地什麼的。這樣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漸漸地他不會願意和你傾訴心中的苦惱,尤其到了青春期,叛逆的行為會明顯出現。

所以在孩子不愛讀書的時候,也要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方法錯了?是不是還沒和孩子成為知心好朋友?孩子為什麼會必須這樣的表現?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問題。而不是用武力來解決。

這樣的家長出現恐嚇教育完後,其實他們內心也不願意這樣,或許是因為他們還沒找到正確的育兒經驗方法,或許是他們的父母之前也同樣來教育過他們,所以呼籲現在年輕的家長,應該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願意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多學習育兒經驗方法,讓祖國的花朵在茁壯成長!


麗玲老師


圖自己方便。就像是有的家長把自己實現不了的夢想強加給孩子一樣。


侯博說地


家長明明知道恐嚇教育不太好,卻是家長經常採用的教育方法。究其原因,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惰性,恐嚇教育簡單粗暴短期有效

孩子的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經歷非常複雜的長期的教育過程。作為家長,既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身上總會有父母的影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負有法定的教育義務!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

一、關心關注孩子,及時發現問題!許多家長,對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不是非常重視,往往重視吃穿,重視知識學習,忽略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訓練!不重視,所以就不利於發現問題,也就不會解決孩子身上存在的小問題。但是正是因為小問題,不處理,他就會慢慢發展成大問題。

二、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小問題,家長往往以為孩子比較小,就不是很重視。正確做法是讓問題在萌芽狀態就要消化掉,這樣就會減少孩子以後成長中的問題!一定要防止出現小問題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處於自我經驗狀態,等到出現大問題你就會不得不恐嚇,甚至動手!

三、 家長以身作則,讓孩子學有榜樣。孩子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往往受父母的影響非常大。父母如何學習,讀書,工作,做家務等等,都將是孩子學習的典範。父母之間如何相父母如何做工作?做事做家務處?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與兄弟姊妹和諧相處,這些將會影響孩子對周圍世界的判斷。當孩子這些道德觀念建立之後,他就會按照自己形成的世界觀,價值觀,指導自己的行為!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有自己的良好品行,這樣就會減少後期問題的發生!

四、有溫情的教育,溫度的教育。孩子成長中難免會出現問題。作為家長處理孩子問題,一定要有耐心。我們在處理孩子的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處理。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改正錯誤,向我們預期的好的方向發展,不能變成家長的出氣筒。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我們要做有溫情的教育,有溫度的教育!

五、分析原因,對症下藥。孩子出現問題,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家長在處理起來,往往採用恐嚇的辦法,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找不到原因,只看到表象,這些表象違反了家長的底線,往往不問青紅皂白,簡單粗暴加以處理!這樣就會造成父子之間,父母之間的對立,不僅不利於解決孩子存在的問題,也會強化孩子對錯誤的反彈。作為家長,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並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幫助孩子解決他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只有孩子心中的問題得到解決,孩子才會親近你,信任你,你的話他才會聽!

六、教育孩子一定注意方式方法。教育孩子所有的目的就是一個讓孩子變得更好。所以我們一定講究方式方法。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定不要當著別人面去批評孩子!對孩子教育批評也是應該有梯度的。能小聲說的絕不大聲說,能批評教育的絕對不去呵斥!能通過訓斥解決的,決不能動手!一個經常被父母訓斥打罵的孩子,他的內心一定充滿對這個世界的恨,他就會有對這個世界很強的逆反情緒!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他就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展現在你的面前!

所以,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身上照出的是你父母的品行、行為、習慣以及學習能力!要想管好孩子,請首先管好自己!愛孩子,愛世界,愛父母兄弟,愛學習,求上進!他就會給你一個你希望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