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倆鬧矛盾,父母的無知行為,抹殺孩子的一生

大家都知道,吃飯看手機是一個壞習慣,但,很多人就是明知壞習慣也要給孩子養成。沒有憂患意識,是截止目前,中國父母最大的缺陷。來看看下面的真實故事吧!

姐弟倆鬧矛盾,父母的無知行為,抹殺孩子的一生

姐姐:“媽咪,拿臺手機來,我要看動畫片”。

弟弟:“媽咪,我又要看”。

姐姐:“是我先問媽咪的,應該給我。”

正當媽媽準備將手機遞給弟弟時,姐姐一把將手機搶了過來,很熟練地打開,看了起來。弟弟立即抱著媽媽又哭又鬧,由於現場太多人,只看媽媽壓低聲音,對大女兒說:“將手機讓給弟弟看!”姐姐仍然無動於衷,完全不理會媽媽說的話以及弟弟的哭鬧,於是弟弟想強搶姐姐的手機,姐姐一手推開,強搶不成功,弟弟哭鬧升級,媽媽沒辦法,抱著小兒子到旁邊那張桌子找老公幫忙,孩子爸爸立即遞了自己手中的手機安撫給弟弟。

最後鬧劇結束,人齊準備上菜吃飯,兩小孩仍然拿著手機不放,大女兒頭也不抬,菜也不夾,一直低頭看手機,空扒白飯。再看看弟弟這邊,弟弟同樣也只顧拿著手機看,媽媽在旁邊餵飯,兒子負責張嘴。

姐弟倆鬧矛盾,父母的無知行為,抹殺孩子的一生

這樣的情景,發生在我堂弟的婚宴上,我與孩子的媽媽及她的兩個孩子同一桌,由於我們這桌沒位置,孩子的爸爸到了另外一桌就坐,她是我表弟的孩子及老婆。在閒聊中得知,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晚飯的時間都會在家裡上演,而其結局卻總是相同——孩子的媽媽又無法忍受兩個孩子的爭執,以及小兒子的哭鬧,也擔心他們不吃飯,不得不妥協地遞上手機。兩臺手機兩個孩子,邊看邊吃。雖然用手機解決了矛盾,但孩子的媽媽對我說,她非常擔心,怕孩子們會對手機越來越依賴,這麼小年紀就手機成癮,以後該咋辦?

相信這樣的情景,在個別家庭裡都會發生,可能也是用相同的方法處理。但我們作為家長有沒想過,孩子這年紀就如一張白紙,父母如果只是為了省力,在孩子索愛的時候,用一個手機就打發了他們。

那麼,未來,他的人生髮展受限,他渾身壞毛病,他三心二意,沒有意志力,他與你關係疏離等等,都請你別怪他因為,這是你一手作成的。

曾經,我們在我們的家也有同樣的情景出現過,我兒子是外婆帶大的,老人家對孩子的那種瀝愛,是超出我們想像的,最誇張的說法是孩子想要天上的月亮,可能外公外婆都會滿足他。別說是吃飯看手機、看電視了,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我也常試製止他的行為,但換來父母的不理解。後來,我體會到事情的嚴重性是在幼兒園的體檢中,結果顯示兒子有輕微近視,並且那斷時間經常會揉眼睛。而且老師常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經常走神。

後來,我意識到問題所在,就慢慢減少他看電視、手機的頻率,當然也對老人家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最後與父母達成共識,為了孩子好,決定糾正他的壞習慣。這過程我沒有強制他,我是平心靜氣地告訴他:“吃飯不能看手機,媽媽不是為了限制你,而是為了幫助你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吃飯看手機不僅會影響眼睛,也會影響消化,除此之外也會讓你三心二意,無法專心做一件事,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和發展,以後吃飯我們不看手機,好嗎?”可能我們所有父母,道理都是懂得,唯獨就是做不到對吧,我兒子剛開始的時候,也很難做到。

姐弟倆鬧矛盾,父母的無知行為,抹殺孩子的一生

總結做不到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惡果還沒有吃到,因為沒有吃到惡果,所以,對未來所要付出的代價不清晰,所以,沒有痛感,就沒有覺悟。而眼前,孩子的吵鬧則實實在在,還是解決眼前的問題再說。

第二:不愛孩子。關於第二點,我想,很多媽媽一定會想把我滅了,但是,我還是這麼說。

你們,其實不愛孩子。 如果愛,你們給她們的東西,包括生活習慣,行為習慣,都會站在更深遠的角度去思考,一定會縱觀他們的人生全局,而不是,只要他們當下不吵鬧。

現在回過頭來講第一點,那麼,吃飯看手機,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惡果呢? 正如上面我跟兒子說的道理一樣,對眼睛不好,對消化不好,對性格培養不好,做事學生都很難專心。

當然,這也只是其中部分,另外,對親子鏈接也不好,很明顯就上述例子來說,影響了兄妹之間的感情,造就姐姐性格任性,不懂得禮讓,並且由於姐姐的行為,直接影響到小兒子,有樣學樣手機送飯。這種種行為都是因手機而起。當然還有的是孩子對世界的探索欲,求知慾,學習欲等等,都讓家長用一部手機個統統抹殺了。

雖然我兒子有時不配合,還會鬧,但人是會進步的,每天進步一點點就可以了。 其實,不管是吃飯看手機,坐車看手機,還是在家看手機,對於孩子而言,手機看多了,它就是一個錯誤。手機,對於孩子,它就是害死人不償命的東西。

姐弟倆鬧矛盾,父母的無知行為,抹殺孩子的一生

但是,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我們如果讓孩子不看手機,遠離手機呢?

 1、吃飯時把電子產品沒收、電視關掉。大人應該認識到,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到分配注意力,但兒童卻做不到。既然孩子們不會分配注意力,就只有在進餐的時候把電視機關掉,把手機收起來。

  2、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大人必須為孩子們做一個榜樣,不要邊進餐邊看電視還邊刷微博。

  3、設置良好的吃飯情景。吃飯前要讓寶寶情緒平靜,並讓寶寶洗手,親自拿碗拿筷。讓寶寶端坐在椅子上,吃飯時,大人也儘量少說話,以免引起寶寶興奮和注意。

  4、吃飯時不要將手機等物品放置在寶寶飯桌的周圍。否則,寶寶易隨手拿到手機。

   5、發現寶寶吃飯節奏太慢,要及時提醒。大人可將吃飯的方式、速度示範給寶寶看,讓寶寶在比較中發現自己的不當,從而加快速度。

  6、在糾正寶寶這種習慣初期,可加一些寶寶喜愛的食物或通過創意美食來吸引寶寶。但隨著時間的遷移,要在常態飲食環境中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7、糾正寶寶吃飯慢的時候,切忌僅僅用比賽的方法單純加快寶寶的飲食速度。那只是短暫的,不能從根本上糾正不良習慣。

姐弟倆鬧矛盾,父母的無知行為,抹殺孩子的一生

最後應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手機呢?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陳志林說,手機不僅讓成年人越來越離不開,對於好奇心十足的孩子們來說,更是吸引力十足,實際上,手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讓孩子正確使用手機而又不沉迷其中,才是對孩子最佳的引導方式。這裡有4個建議可供家長參考:

  1、父母作榜樣。有些父母一邊給孩子說“再玩手機就打你”,一邊自己玩得不亦樂乎,這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儘量少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尤其是開啟各種娛樂模式。

  2、規定使用時間。小孩子一玩起手機就容易忘記時間,父母可以給孩子設定一個玩手機時間,到點就準時收回,甚至可以藉助一些APP來設定“兒童模式”預控時間。

  3、用一些獎勵制度。比如孩子按時歸還手機,或者是主動放下手機,適當給一些獎勵作為鼓勵。

  4、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耍,或是讓孩子從琴棋書畫等找到自己的愛好,用興趣愛好轉移對手機的依賴。

姐弟倆鬧矛盾,父母的無知行為,抹殺孩子的一生

好了說到最後, 最重要的是,用你的愛,你的時間,你的耐心,戰勝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