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女俠最多的時代 武俠小說卻不喜歡唐朝 這是為什麼?

從唐代流傳的文學作品和歷史文獻來看,唐代的遊戲之風最盛,可是為什麼以唐代為背景的武俠小說卻很少呢?

前面有一篇小文介紹了唐代女性的地位,其中關於女俠客的記載很多。記載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一部分是文學。

唐代是女俠最多的時代 武俠小說卻不喜歡唐朝 這是為什麼?

一首《俠客行》,成為俠客的理想狀態

先說說歷史吧。《古今圖書集成·刺客部》記載了先秦到五代的歷史,列入刺客名流的一共只有21人,唐代就佔了11個名額,更NB的是女俠佔了5席。在唐之前,記錄女性的文獻就不多,更別提記錄女俠了,著名的《刺客列傳》、《遊俠列傳》中記錄的均為男性。除了唐代之外,再沒有別的朝代為女性著書立傳,更別提其他朝代還有女俠了。

文學方面就更好找了,唐代除了詩歌之外,還留下了很多傳奇,其中很有一些名篇是以女性為主角寫的,比如《謝小娥傳》、《聶隱娘》、《紅線傳》、《無雙傳》、《賈人妻》等,其中很多女俠的事蹟被後世寫了又寫,一直傳承至今。

唐代是女俠最多的時代 武俠小說卻不喜歡唐朝 這是為什麼?

聶隱娘是最著名的女俠,各種版本的文藝創作流傳至今

不光女俠,唐代詩歌中關於俠客的描寫更是不勝枚舉,最著名的就是《俠客行》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成為後世俠客們的寫照,更是理想狀態。

就是這樣一個朝代,文化繁榮,經濟昌盛,俠義之風盛行,理應被後世武俠作家們推崇,但事實恰恰相反,以唐代為背景的武俠小說了了,著名的更是少之又少。梁羽生有一個唐代三部曲影響力很廣,黃易留下一本《大唐雙龍傳》,再很難想起其他作品了。

按說這不應該,但其實還是有些原因的。

有人統計過,金古梁三大家的作品,以歷史背景來說,明清佔據絕大多數。其中梁以唐代為背景的有四部,金庸沒有,這二位在歷史背景的處理上有些相像,都是半真半假的模式,梁的唐代背景作品中更是真實人物輪番登場。古龍刻意模糊了歷史背景,採用架空模式,不過有心人根據蛛絲馬跡推測還是以明清居多。

唐代是女俠最多的時代 武俠小說卻不喜歡唐朝 這是為什麼?

梁羽生的代表作,名字上還能看出受民國武俠小說影響很大

為什麼武俠小說不喜歡唐代呢?

這也得分兩部分來說,第一部分是民國期間的武俠作家,“南向北趙”“北派五大家”為代表,其中我瞭解的幾位,像平江不肖生、鄭正因等,本身就會武術,趙煥亭祖上也是行伍出身,加上民國時期尚武之風,出了很多武林名家,耳濡目染之下,多以清代為背景進行武俠小說的創作不足為奇。哪怕是《蜀山劍俠傳》,開篇介紹背景也是在康熙年間的事情,當然後來天馬行空起來,年代背景就被人忽略不計了。

到了金古梁為代表的武俠小說鼎盛時期,這三位受前輩影響極大,同樣生於民國時期,對清代及民國時期的武林逸事想必非常熟悉,自然信手拈來。

唐代是女俠最多的時代 武俠小說卻不喜歡唐朝 這是為什麼?

唐代為背景的武俠小說很少,著名的更少

再有武俠小說發展到這一時期,主線故事雖依然是江湖仇殺、門派之爭之類的,但立意上已上升到家國情懷,抗金、抗遼、抗元、抗清,保家衛國的民族信仰根植於內,促成了以明清為背景的作品大量出現。

縱觀中國歷史,從唐代以後的四個朝代,可以說時局並不平穩,與北方少數民族的爭鬥貫穿期間,宋代與金、遼,元代和清代乾脆就是少數民族政權,明夾在中間上啟元下承清,明的巔峰和衰敗都與北方少數民族有密切的關聯。

唐代則不然,儘管唐代與北方少數民族也有戰爭出現,但唐代的民族融合程度是最高的,也是最近的5個朝代中最文明、最開放、最包容的,與其他國家、其他民族比較和諧,“胡化”就是最好的證明。

漢唐漢唐,中國人非常向往,我想嚮往的就是自由的風氣和富足的生活吧。

這樣一看,武俠小說背景不選擇在唐代,似乎也就明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