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網絡上“重拳出擊”的人

“如何看待網絡噴子”?說實話,這個問題不太容易回答。因為涉及面比較廣,涉及內容比較多,又很難去定義。定義裡面就要定性。他是完全消極、損害性的?還是在消極層面有一些積極層面的東西?這個就很難定性,不好定性就不好定義。

噴子可以有很多的分類。比如“噴”,有的是上來就噴,不管什麼都噴;有的是找到機會,有噴點了,就像“吐槽”一樣,有槽點才噴;還有的是今天開心了不噴,明天不開心就噴。這就是說對噴子很難定義。因為不好定性就不好定義,因為不好分類也不好定義。

我們嘗試做一下定義:噴子通常不是通情達理的人,而且也不客觀,平臺是在網絡上,不是面對面噴。面對面噴人家肯定要反駁,在網絡平臺上噴你,你反駁我就下網,手機關掉,電腦關掉,你找不到我,甚至是匿名,這都是噴子的一些特點。

噴子主要的一個形式就是指責。因為沒有科學的論證分析,我們就假設這些噴子有指責人格特徵。有些人就是喜歡說缺點,總看到一些負面的東西,喜歡去批評和謾罵,喜歡看到陰暗面和消極面。當噴子多了,也反映一些現象,說明很多人只能躲在暗處去說話,他沒有機會,說明弱勢群體在增加,是心理的弱勢群體,是社會層面的弱勢群體。所以噴子增多也是社會心態輿情的表達。

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說噴子就不好。還有一些噴子很高級,專噴一些現象,裡面還帶著一種正義感,這種噴也算是噴子。所以噴子定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有對噴子的人群的個性的部分。

總體來講,噴子是無目的、無組織的,以發洩個人情感和主觀帶著攻擊性的行為背後的一群人,叫噴子。他們做的行為就是“噴”。

這是一開始先講的我對噴子的理解。可能是片面的。我作為一名社會心理學工作者,個人也是一個長期的網絡用戶,而且在今日頭條及其他媒體上有一定粉絲的人。所以從我個人角度和專業角度,來試圖給大家談一談噴子。

02

噴子的特點

1噴子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受害者心理。

這個話題涉及到我,有可能要侵犯到 “我”的時候,就容易噴。比如你到一個城市,看到城市髒亂差,就寫了一個微博,你說這個城市太髒太差,發個照片到網上。結果這個城市的很多網民就出來了,噴子們就出來了,“你想從這裡過就從這裡過,不想過就趕快滾。”這種類型的人就是典型的噴。他不看你發的是什麼照片,他就看你說“我”了。這個“我”是誰呢?我是這個城市的,你竟然說我這個城市,我管你是誰,我管你說的是否客觀,只要你說到“我”,我就噴,這個就是投射。

人家就是經過這個城市,並不帶惡意的一個表達,也許是對這個城市的一種推動,就是看到這個城市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甚至人家可能就是一種自我發洩,不開心了,今天在這個城市被人打了一頓,然後就發在網上面。這個噴子一看,你說我的城市,說我家!那還得了?所以噴子往往有一些投射的心理,你侵犯到我了。

由此可見,噴子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他有受害者心理。他會感覺別人對他不好,內心有一種潛在的想法,總害怕被別人侵犯,或感覺正在被侵犯。你不能說他是妄想,也不能說他是幻想,但他是一種受害者心理狀態。這是噴子消極的最主要特點。

從這個角度看,什麼代表“我”呢?是我的獨立的人格、自尊和意志。真正代表一個人的是精神屬性,意志的屬性。心理學講究知情意,知覺、情感、意志,“我”主要是意志。我們做一個假設的分析,他可能是以前或現在正經歷著一種他沒有辦法主導的生活,這一類人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是被支配的,甚至是被不公平對待,隨時會感覺到你正在侵犯我的意志,我可能會被你愚弄。

比如我作為心理學工作者今天要給大家寫一個東西:心理健康要注意六點,第一點,第二點,到第六點,然後噴子就出來了:“就你知道的多,人人都聽你的好了,我聽你的還喝西北風呢!”這個噴子,他根本不管你的六點寫的是什麼,他首先一看,你是專家,專家就代表著權威。他就在後面說:“這個專家吃屎去吧!”他不管專家說的有沒有道理。其實我可能不是專家,只是發表我個人感覺,他一看你是專家的身份在說這個話,他就感覺可能被愚弄,為了保護就過度防禦。

你可以理解噴子噴的行為是受害者心理的一種表達。他是對長期感覺自己可能會被傷害、意志會被拿走的一種防禦。當然這是一種非正常的、習慣性的、病態性的防禦動作。噴子堅守一種自我,你不能隨便地影響我,他一看是什麼媒體、官方的、政府的,還是主流的,不論是誰說的話,不論是領導還是專家,你說我就噴,不管你說什麼,也不管你說的對不對,類似於“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都贊成,凡是敵人贊成的我們都反對”。

“敵人”是誰呢?“敵人”就是權威,“敵人”就是自己的對立面。因為他是一個“受害者”,他就把那些專家啊權威啊,都變成了一個對立面。他也覺得你是要傷害我。凡是涉及到“我”的,他都會投射、都會噴。大家請注意,網絡上一般噴子的特點,主要就是這一類。

當然噴子的形式有千種萬種,但是,它離不開最核心的這種,就是涉及到“我”。你走到他那個城市,你一說那個城市不乾淨,他本來平常也說的,而且比你說的還狠,但是你不能說,你一說就涉及到他了,涉及到他的“我”了。本來是人人都可以說的事情,他一看是專家說的。專家就是專門修理我們這些人的,你是我的對立面,那我就得噴。本來是一般的人都可以發表的評論,結果一看是政府發表的,公眾平臺發表的,權威媒體發表的,他就不依不饒了。

2噴子往往有噴點。

他不是你今天端上來一盤肉他就去噴,他要找到噴點。比如說你發一個東西在網絡上,大家一片讚揚之聲。噴子一看,在後面就寫了一句:默默走過。因為實在找不到噴點。也有這樣的人,就是他發現他根本就沒辦法去噴了,找不到地方了。因為這裡一片正能量。還有就是大勢所趨,這個地方找不到噴點,找不到下嘴的地方,他也不噴了。所以噴子也不是誰都噴的起、誰都會噴的,他有時候找不到下嘴的地方。就好比人家都在這裡談喝喜酒,你突然來到這裡說一些風涼話,說一些不對勁的話,那就要被揍一頓的。噴子也知道有時候需要注意的。

所以噴點往往涉及什麼呢?噴點往往涉及三個部分。

第一個就是說:噴點往往涉及信任。凡是出現信任危機的話題、群體、事件、人物,都是噴子們噴的對象。比如說某個明星、某個公眾人物,正在經歷信任危機。有媒體報道他出軌了,報道他沒良心了等等,這個是針對個人的,還有群體,還有機構。比如說,原來出現的中國紅十字會那個事件。一出現一個事件,結果大家都開始噴了。

噴點往往會第一個涉及到的就是信任。你只要有一點點信任危機,找到這個人是不可信的,你這件事是不可信的,你這個平臺不可信,你這個組織不可信。那麼噴子們就開始噴了。

第二個是涉及到公平的。你看,只要是有人被欺負,只要是你可能會帶來一種不公平的感覺,也就是給他帶來一種不公平的感覺。這個時候噴子就會出來噴,儼然變成了一個正義者。對不對。當然,大多數時候是噴子自己的內心裡覺得不公平。

可以說,信任也好,公平也好,其實都是一種社會心態。一個人值不值得信任,是由“他現實當中值不值得信任”,還有“我們認為他值不值得信任”這兩個方面構成。如果說現實中他是值得信任的,但是我們認為他是不值得信任的。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心態問題。如果一件事情本來是公平的,但是我們覺得它不公平。這是什麼問題?不是不公平的問題,是我們的心態認為不公平的問題。

這樣來看的話,噴子們往往更多的參考是什麼?他不可能像科學家一樣的,一旦出現一個事情,會去研究論證是非曲直。你韋志中發表一個東西,我先查查你韋志中的學歷、背景、研究方向,你曾經發表過的文章,你著過的書,然後經過長達幾個月的論證,最後知道韋志中值不值得信任,韋志中說的這個事情公不公平。噴子不可能這樣乾的。他直接就噴,噴完了就回家吃飯去了。這個時候帶著個人的情緒色彩,帶著個人的投射,帶著個人的一種心態。所以噴子往往就是一種心態的體現。

除了信任、公平、還有正義。大家請注意,只要一涉及到正義的部分,噴子就出來了,噴子傾巢出動。網上點擊量最高的往往是涉及正義的話題。法院、檢察院、政府、涉及到公信力的媒體,他們對此都是如坐針氈。他們涉及到一個公正判決的問題,這個小孩子犯罪了,該怎麼判決他。有很多這樣的案件。這個時候噴子們就傾巢出動,甚至全家出動,日夜在關注這件事情。每天在手機上刷微博、刷頭條、刷微信,看看到底又發生了什麼新聞沒有,然後好找到噴點。所以他們的噴點背後其實有一個具體的支撐,就是心態的危機。就是心態的那個部分。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注意一下噴子的噴點,然後去對社會進行一些具體的服務和幫助。

可以說:噴子對信任、公平和正義等這種在心態層面而引起的噴點,實際上說明了這個社會心態還需要提高。當然了,這個時候應該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手抓法治建設,一種抓精神文明的道德建設和心態建設。

我強調“和”,就是心態建設很重要。過去我們更多地將焦點放在道德建設上,而沒有放在心態建設上。你總是“要他怎樣”,而不是“要他想怎樣”。“要他怎樣”和“要他想怎樣”,這兩個是不一樣的。以前我“要他怎樣”太多了。我“不要他想怎樣”沒有。他一直沒有機會,他就一直憋著、壓抑著。這就導致了他的心態不好,心態不好他就噴,一有機會他就噴。所以這給我們社會的管理提出了很多思考。

03

噴子對社會的推動

一個動力的問題。首先從消極的層面看:噴子的噴容易形成社會的不良動力。本來一個事情還沒有定性,這時“呼”地就出來一群噴子,噴子一噴,就可以以假亂真。大家都往上面圍,並不知道真相。只是都聽到噴子說:這個事情不好了,某某人不行了!結果就會造成什麼?事件還沒定性呢,噴子們給定性了。噴子們一定性,相關的部門、相關的當事人就不好辦了。

比如說某一個人正在經歷感情危機——出軌了,被媒體報道了,人家可能心裡想一想,我不吭聲,我不說話。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我們彼此都去沉默、思考。結果這個噴子一噴,逼的這些人就出來給人道歉,又出來做一些動作行為。新聞媒體和主流的政府平臺、公共平臺趕快出來解釋,甚至要給大家進行說明。最後甚至因為噴子們所形成的一種社會的壓力和動力,而改變了原來事情的走向,甚至影響當事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

這就是噴子們的不良動力。因為噴子們裡邊包含了一大群什麼人呢?一大群烏合之眾。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是最有智慧的,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兩個人就差一點兒了;一群人那就是烏合之眾了。大家亂來一氣,所以最後會出現一種情況,被不良的一些主導者背後的動力給利用。然後就出來另一種群氓的現象。

群氓,一群流氓。群氓的現象是什麼呢?大家以正義的名義要挾,使事情發生改變。當然從積極的層面來說,噴子們往往噴完了回家吃飯去了,他才不管事情朝著哪裡去。噴子們也不是一無是處,噴子們噴完之後,原來沒人管的事情,沒得到重視的事情,噴完之後得到了處理。有一些被不公平對待的個人和群體,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對待。可是它的消極面大於積極面。為什麼?因為這個問題你不是完全的當事人。有些動力來了以後就像潮水一樣,擋也擋不住,當事人也不知道這個事情會發展成什麼樣。媒體控制不到了,相關部門也控制不到了。

04

噴子的層次和分類

一個社會要健康發展理性平和,這是我們十九大報告裡面講的理性平和,積極心態。我們要不要噴子?要。要什麼樣的噴子?要理性平和的噴子。理性平和的噴子就是批評家,是有智慧的吐槽者,是能夠把社會不良現象變成藝術作品推動社會的諷刺家,比如說滑稽演員、小品演員、相聲演員。

這些藝術家他們其實也是噴,他諷刺社會的不良現象,推動人們朝著積極的方向去。大家浪費菜,他就做成小品,噴那些浪費菜的人,諷刺他們。

所以噴子是低級的,再往上面應該是吐槽。吐槽的時候已經不帶攻擊性了,噴是帶著攻擊性的。吐槽的開始用技巧啦,噴子噴完算完,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吐槽者,他會考慮受眾能否接受。諷刺和文藝小品這一類,那就是更高級的昇華。我們社會進步、理性平和,需要高層次的噴子,需要批評家。

真正的噴子,人家是怎樣噴的?你講我一句,說一種不好的現象,我寫一本書來回答你,我來講一個視頻回應你,我開一個論壇討論這種問題。這是社會的進步。你不是喜歡噴嗎?咱們科學的噴、合理的噴、健康的噴,而且是開心的噴。我寫一篇批評你的文章,發表在上面,你也寫一篇批評我的文章,發表在上面。對於社會事件,大家都有權利談論。

現在我們說的噴子主要是指無目的、無目標表達情感,過度投射的現象。我們希望網民們噴子們提高噴的水平,也希望社會上多一些這樣的噴子。

據我觀察,噴子的層次在不斷提高,噴子的分類也越來越多,現在有專門以噴為目的作為娛樂的節目、媒體。當然噴子最害怕的就是被人噴。有一些大噴,噴完之後被人挖出來一些見不得人的東西,就徹底拜拜了,他就失去噴的資格了。這個就不提名字了。

總體來說,噴子實際上是社會的弱勢心理的一種體現,是我們社會健康水平還沒有那麼高的一種表現,是社會積極心態的一個晴雨表。我們要提倡、鼓勵人們表達情感和自我,又能夠積極的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噴。他不是一無是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