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Joran18的故事(送給熱愛飛人標誌的我們,連載1~18)

Michael Jordan 是NBA歷史上第一位擁有“世紀運動員”稱號的巨星,在賽場上他創造了數不勝數的記錄,被球迷們稱之為“籃球之神”。他腳下的Air Jordan戰靴也深受鞋迷和球迷們的喜愛和追捧,每一代都堪稱經典,每當發售都會在市場上掀起新一輪的搶購熱潮。時至今日,這個系列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簽名鞋系列,也是Sneaker界所有簽名鞋系列夢想複製的經典。

Air  Joran18的故事(送給熱愛飛人標誌的我們,連載1~18)

Air Jordan 18

正代中外觀設計得最為簡潔的一代,小山羊皮的鞋面,隱藏式的鞋帶系統,令AJ 18擁有著極佳的整體感。千萬不要被他那低調的外觀所迷惑,其實18代是典型的“悶騷”型鞋款,殊不知他擁有著Air Jordan 系列中最為豪華的配置。

2003年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的喬丹在NBA球場上可以稱得上是老男人了,多年的征戰,身體已經是傷痕累累,為了提供更好的運動保護,設計師在AJ 18的中底採用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豪華配置。先是全掌Zoom Air,然後在這個全掌氣墊下,後跟部位又額外放置了一塊Zoom Air,這樣就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雙層緩震系統,足後跟部位擁有著極佳的緩震性能。這樣的搭配在腳感方面的表現絕對稱得上是“踩屎”級別的,但這就導致中底的緩震綽綽有餘,在啟動方面就略顯不足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18代破天荒的將大面積碳板粘合在了鞋墊底部,這樣就有效的分散了腳後跟部位的衝擊力,而且略微硬實的碳板也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鞋底原本過強的“踩屎”感,啟動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掌部位運用的是大面積的Y型碳板,與鞋墊上的碳板形成雙層保險,穩定效果毋庸置疑。18的碳板面積相當可觀,毫不誇張的說,一隻鞋上運用得碳板就可以武裝現在的精英Elite 一雙。 18的推出,在市場上掀起了一陣雙ZOOM緩震的熱潮,隨後的19以及有著“GP5” 之稱的Ultra Flight 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這種搭配有著致命的缺陷,過軟踩屎感過強,導致足弓部位容易痠痛,不太適合長時間穿著。如果想改善就得像18那樣在某些部位做出些改變,這一改可能會導致製作成本的增長,所以這類搭配只是風靡一時,隨後便漸漸退出了主流陣營。

Air  Joran18的故事(送給熱愛飛人標誌的我們,連載1~18)

Air  Joran18的故事(送給熱愛飛人標誌的我們,連載1~18)

Air  Joran18的故事(送給熱愛飛人標誌的我們,連載1~18)

Air  Joran18的故事(送給熱愛飛人標誌的我們,連載1~18)

1, Air Jordan 18 Low OG

相較於原版,Low版將“蓋子”摘掉了,鞋面上那唯一Jumpman Logo也移到了鞋身側邊,並採用金屬材質重新打造,這個Logo設計得與奔馳的標誌極為相似。中底方面繼承了原版豪華的配置,穩定以及緩震效果依舊無可挑剔。 18低幫版是最後一雙不縮水的Air Jordan Low,之前的各代Low版在中底配置上也非常忠實於原版,而之後的多多少少會縮點水。

Air  Joran18的故事(送給熱愛飛人標誌的我們,連載1~18)

2,Air Jordan 18.5

“.5”系列的開山之作,由卡梅隆.安東尼主力代言。全紋皮鞋面,質感十足;注模式內靴不但增加舒適度還有效解決了鞋舌的跑偏問題,TPU 鞋眼扣使鞋子顯得更加精緻,配置方面依舊忠於原版。 其實這個時期“.5”的意義更偏向於某一代的加強改良版,類似於“+”“SE”,而後期的“.5”改為了臨近兩款AJ 正代的Hybrid版,將兩者的經典印記融合在一起,就像一款承上啟下的過渡性鞋款。比如Melo 的1.5和5.5。

Air  Joran18的故事(送給熱愛飛人標誌的我們,連載1~18)

Air  Joran18的故事(送給熱愛飛人標誌的我們,連載1~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