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詹吳戰”硝煙再起

摘要: 比特大陸立足公司章程欲“死磕”行政複議。 比特大陸“詹吳戰”硝煙再起

文|凱爾

編輯|文刀

比特大陸的權力之爭尚未劇終,去年被驅逐出高管層的前董事詹克團接連出招試圖重掌公司,奪回公司法定代表人職務是他計劃裡的關鍵一步。

據比特大陸4月29日的官方聲明披露,詹克團此前向北京市海淀區司法局申請的行政複議有了結果——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於今年1月2日作出的准予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的決定被撤銷。

比特大陸對這一行政複議結果表達了質疑,認為上述複議決議是行政手段干涉公司內部自治,有違《公司法》相關規定,他們將為此提起行政訴訟。

熟悉相關法律的律師向蜂巢財經表示,公司章程在法定代表人的人選確定中的確具有優先地位。不過,要判斷海淀區司法局作出的相關複議決定是否違法,需要明確詹克團申請複議的理由。目前,這個信息尚不明確。

儘管詹克團奪權利用了行政複議程序,但實際結果仍充滿不確定性。比特大陸強調,上述行政複議結果並未決定恢復詹克團為法定代表人。工商信息顯示,目前,北京比特的法定代表人依然為劉路遙。

除此之外,全資控股北京比特的香港主體Bitmain Technologies Limited仍有權將詹克團排除在外。比特大陸表示,香港比特的執行董事和授權代表人均為吳忌寒一人;香港比特的股東是開曼公司,而開曼公司已不再有超級投票權的設置,“所有股東一股一票、公平投票,且詹克團已被罷免出開曼公司董事會。”

看樣子,吳忌寒領導的比特大陸早已從公司章程上圍堵了詹克團的奪權。而此前從比特大陸內部傳出的數據稱,該公司前四個月營收超3億美金,且AI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吳忌寒重掌“大陸”後帶來的改變正在為他贏得各方支持。

比特大陸還擊行政複議

4月29日,芯片巨頭比特大陸的一紙公開聲明引發了外界關注。該公司前董事長詹克團去年被罷免一切職務後,這場由內鬥引發的權力之爭,又有了下文。

比特大陸披露,4月28日,北京市海淀區司法局作出了“撤銷海淀區市場監管局此前准予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的複議決定。

去年10月,詹克團被驅逐出比特大陸的管理層後,北京比特的法定代表人也從詹克團變更為吳忌寒。今年1月2日,北京比特再次進行法定代表人變更,由執行董事吳忌寒變更為總經理劉路遙。比特大陸稱,變更原因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內部管理效率。

此後,詹克團一直試圖用法律手段重奪大權,官司曾一路從北京、福建打到了開曼群島。

比特大陸的4月29日的聲明透露,今年2月12日,詹克團向海澱區司法局提起行政複議,申請撤銷法定代表人變更,並恢復自己為法定代表人。4月28日,變更被撤銷,但比特大陸強調,詹克團沒有被恢復為法定代表人。

5月2日,蜂巢財經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劉路遙仍為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

比特大陸“詹吳戰”硝煙再起

截至5月2日,北京比特的法定代表人仍為劉路遙

儘管詹克團沒有如願重獲北京比特的法定代表人職務,但有媒體認為,海淀區司法局的相關決定,是詹重掌比特大陸取得的重大勝利,“這一勝利使詹迴歸比特大陸,成為一種不能被忽視的可能性。”

而在比特大陸看來,公司法人的人選對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十分重要。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公司股東有權對公司法人進行更換。“需要強調的是,比特大陸法人最終任免的權利屬於股東,而非任何的行政機關或個人。”

因此,比特大陸對該行政複議結果提出質疑,認為海淀區司法局以行政權力“粗暴干涉企業自治”,公司將對此提起行政訴訟。

熟悉相關法律的律師告訴蜂巢財經,根據我國《公司法》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章程在法定代表人的人選確定中具有優先地位。”

對於海淀區司法局是否有違法律,上述律師表示,根據我國《行政複議法》第二十八條,對此判定需要看有沒有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依據錯誤、違反法定程序等情況,“因詹克團申請複議的理由不甚明確,申請是否符合受理條件等不能確定,進而尚不能確定海淀區司法局作出的相關複議決定是否違法。”

北京比特之爭還看投票權

這已不是詹克團第一次試圖用法律手段奪權。去年10月,吳忌寒取代詹克團成為北京比特的法定代表人,並解除了對方在公司的一切職務。之後,詹克團曾因不服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的工商變更登記決策,向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過行政訴訟。根據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的公示,詹克團於去年11月14日提出撤訴。撤訴之前詹又申請了行政複議。

從目前工商信息看,北京比特的法定代表人尚未變更。從《公司法》賦予企業自設公司章程的權利看,詹想要重回權力巔峰,還需股權優勢。

企查查信息顯示,北京比特是比特大陸香港主體Bitmain Technologies Limited(以下簡稱“香港比特”)的全資控股公司。也就是說,北京比特的唯一股東是香港比特。

比特大陸“詹吳戰”硝煙再起

企查查顯示,香港比特全資控股北京比特

比特大陸在聲明中強調,香港比特的執行董事和授權代表人均為吳忌寒一人,且香港比特的股東是開曼公司,而開曼公司已不再有10倍的超級投票權的設置,“所有股東一股一票、公平投票,且詹克團已被罷免出開曼公司董事會。”

此前比特大陸擬在香港上市時曾披露,詹克團擁有59.6%的投票權。但去年“詹吳鬥”開幕後的11月,比特大陸曾舉行股東大會,取消了詹克團的投票權。這也導致詹在開曼發起訴訟,想要拿回投票權。

據接近比特大陸的人士透露,詹僅間接持有比特大陸36%的股份,包括吳忌寒在內5名股東形成統一陣營,擁有了超過50%的股份。

無論是在股份佔比還是投票權上,詹克團顯然都不具備優勢。這或許也是比特大陸敢在聲明中表示“即使詹克團被錯誤登記為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香港比特也能依法將其再次罷免”的原因。可見,吳忌寒重新掌舵的比特大陸早已在公司章程層面降低了詹克團迴歸的可能性。

詹克團出局後AI業務落地

北京比特僅為比特大陸境內外數十家子公司之一。比特大陸表示,即使詹克團被錯誤登記為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亦不會對比特大陸的境內外正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不久前,比特大陸從內部傳出,其2020年前四個月營收超過3億美元,礦場佈局也進一步擴大,目前有四個礦場正在開工或改造。此外,AI業務也在快速增長。

對比去年第一季度虧損3.1億美元的歷史看,比特大陸正在恢復生息。

值得注意的是,AI業務正是此前詹克團主導的領域。據媒體報道,比特大陸的AI業務經過架構調整後,第三代雲端AI芯片BM1684已開始量產出貨,實現了多個大客戶突破,並收到了千萬級別的訂單尾款,第四代雲端AI芯片BM1686也正在升級規劃之中。第三代雲端AI芯片BM1684正是由詹克團主導研發,去年9月17日還專門為該產品開過一次發佈會。

比特大陸“詹吳戰”硝煙再起

去年,比特大陸發佈了BM1684芯片

“AI業務的架構調整”期則始於今年年初,吳忌寒重回比特大陸後曾進行人員調整。當時,AI部門為調整的主要部門。星球日報曾報道,調整比例約為1/3,其中AI 業務線調整比例最高,高達2/3。此前,離職員工向蜂巢財經透露,由於公司補償的薪資較為合理,很多人並不牴觸“拿錢走人”。但輿論認為,沒有詹克團的AI事業將要“涼涼”。

如今,比特大陸從內部釋放了AI業務增長的信號,這似乎也在對外表態,即便裁員後的AI部門不再由詹克團主導,也並不影響公司的AI業務發展。據悉,比特大陸除了對內公佈運營數據外,還傳出為員工發放了每人封頂7萬獎金的消息。

如果說運營數據指向股東,高額獎金面向員工,那麼重回“大陸”的吳忌寒正在獲得多方支持,這也讓拿起法律武器的詹克團略顯被動。

現在,比特大陸已經計劃針對那紙行政複議結果提起訴訟,這場“權力遊戲”還將繼續上演。

作者:蜂巢財經News;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凡“得得號”文章,原創性和內容的真實性由投稿人保證,如果稿件因抄襲、作假等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由投稿人本人負責得得號平臺發佈文章,如有侵權、違規及其他不當言論內容,請廣大讀者監督,一經證實,平臺會立即下線。如遇文章內容問題,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