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之光》讀書筆記

第0章 引言

0.1 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將是運營驅動的時代

0.2 運營的苦與樂

做運營最大的樂趣和幸福所在,就是以自己為槓桿,撬動起來成千上萬人的幸福和滿足。

唯有愛和用戶不可辜負。

《運營之光》讀書筆記

第1章 運營是什麼?

1.1 極度不標準的運營

一、經典意義上的四大運營模塊

(一)內容運營:圍繞著內容的生產和消費搭建良性循環,持續提升跟內容相關的數據,如內容數量、內容瀏覽量、內容互動數、內容傳播數等。

(1)內容基礎屬性是什麼?(文字?圖片?音頻?)需要具備何種調性?(搞笑?段子八卦?深度評論?一手資訊?文藝暖心?)內容從哪裡來?(UGC?PGC?)

(2)內容如何組織和展現?(專題?列表?分類導航?字體?字號?行距?段距?)

(3)如何做出用戶更喜歡看的內容?(內容策劃?內容選題?內容如何借勢熱點事件和人物?)

(4)如何更容易、更高頻地被用戶所消費?(內容標題怎麼寫?好內容如何推送給用戶?推送頻次如何?推送手段有哪些?EDM?站內信?Push?)

(5)內容生產如何可以具備持續性?(做活動?稿費?用戶激勵機制?其他利益交換?)

(6)如何更好地引導用戶來與我的內容發生互動甚至傳播內容?(製造話題?討論氛圍引導?傳播機制設計?)

(二)用戶運營:圍繞著用戶新增一留存活躍一傳播以及用戶之間的價值供給關係,建立良性的循環,持續提升各類跟用戶有關的數據,如用戶數、活躍用戶數、精英用戶數、用戶停留時間等。

(1)用戶從哪來?(微博?豆瓣?廣告?BD合作?線下地推?人肉?現有用戶傳播?)如何落實?(BD?付費?渠道建設?產品機制設定?)

(2)如何建立和維護跟用戶間的關係?(多互動?多要反饋?多送禮品?多幫用戶解決實際問題?)

(3)如何讓願意留在這裡玩的用戶更多?(分析數據?關注留存?提升留存?關注活躍?拉昇活躍?用戶積分體系設計?用戶激勵體系設計?)

(4)用戶增多時,如何増強對整個用戶生態的影響力和掌控力?(如何對用戶進行分類?針對每類用戶如何服務和管理?怎樣讓不同類型的用戶之間產生價值關係?如何構建起一個良性可控的站內用戶模型?)

(三)活動運營

:圍繞活動的策劃、資源確認、宣傳推廣、效果評估等做好全流程的項目推進、進度管理和執行落地。一個活動運營,必須事先明確活動的目標,並持續跟蹤活動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做好活動效果的評估。

(四)產品運營:通過一系列運營手段(比如活動策劃、內外部資源拓展和對接、優化產品方案、內容組織等),去拉昇某個產品的特定數據,如裝機量、註冊量、用戶訪問深度、用戶訪問頻次、用戶關係對數量、發帖量等。

二、一些特別的互聯網運營崗位

(一)新媒體運營:新媒體賬號的內容維護、粉絲關注數增長、粉絲維護、活動策劃、外部合作對接(如聯合活動、互推)等。

(二)APP商店推廣運營

(三)SEO/SEM運營

(四)廣告投放運營/流量運營

(五)淘寶店鋪運營

(六)編輯

(七)QQ群、小組運營

(八)其他運營

三、不同業務類型的產品和公司,運營工作內容的差異

(一)工具類產品:注重效率和體驗,產品>運營,關注點為用戶增長,主要手段是渠道推廣、BD和部分活動,與數據打交道多。

(二)社交/社區類產品:注重氛圍、話題和玩法,運營和產品並重,注重渠道、引流、數據、製造時間、話題和傳播。

(三)內容類產品:核心是持續做出獨特、高質量的好內容,並把內容包裝好,讓用戶更容易消費。依託內容和話題。

(四)電商類產品:

(1)商品和品類運營

(2)促銷活動的策劃和執行

(3)推廣和流量建設

(4)用戶關懷和用戶維護,CRM

(五)平臺類產品:注重節奏、策略和用戶維繫。如滴滴。

(六)遊戲類產品:推廣和促進付費帶來收入。


1.2 一個互聯網人到底該如何理解“運營”的職能

一、“運營”職能的出現

除了傳統產品設計驅動的產品功能和體驗,用戶參與也構成互聯網產品核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產品價值=功能+體驗;互聯網產品價值=功能+體驗+用戶參與價值

二、運營從業者,怎麼定義和理解“運營”

運營微觀理解:通過一系列穿針引線式的行為讓一款產品或一個事物能夠良性運轉。

運營的具體工作劃分,兩方面,一是拉新、引流、轉化,二就是用戶維繫。前者的具體職能例如第三方渠道推廣、病毒營銷、活動、新媒體、廣告投放、品牌傳播之類的,後者則包括客服、用戶體系建設、用戶激勵、用戶召回、運營機制設計、活動等。

小結:運營是為了幫助產品與用戶之間更好地建立起來關係,我們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預手段。

三、一家互聯網公司的運營工作流程&全貌

第一,制定策略。根據產品形態,產品當前所處的階段,以及核心數據的表現,制定運營策略。

第二,分解指標,規劃工作。根據運營策略,進行目標拆分,完成向內向外的資源(如運營經費、渠道等)爭取和分配,以及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

第三,執行落地,達成目標。通過文案、活動、事件傳播、產品機制設計、用戶維繫、BD拓展等具體運營手段來達成目標。

第四,監測數據,調整方向。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和相關用戶反饋,評估運營工作成效,再根據數據和用戶反饋尋找潛在問題、潛在產品方向和用戶需求等,並將結論代入新一輪的運營工作中去,回到第一步,進入下一個循環。

做運營,永遠要向迭代去要數據,也要依據數據去做迭代。

《運營之光》讀書筆記

1.3 互聯網公司運營和市場的區別與關聯

市場應該瞄準著擴大品牌、產品的用戶認知和提升產品的無形價值

運營應該瞄準著具體的用戶使用場景或轉化場景,更多都是引導和鋪墊,最終目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用戶轉化,提升具體的產品數據。


1.4 如何看待產品和運營的關係

產品方向和產品形態要決定運營的思路,運營根據用戶反饋和運營需求決定產品的調整和迭代。

產品負責界定和提供長期用戶價值,運營負責創造短期用戶價值+協助產品完善長期價值。

產品和運營共同“以用戶為中心”,為用戶提供價值。

Question:假如你們公司的產品很爛,作為運營該怎麼辦?


1.5 運營的簡史——互聯網運營的20年發展與演變

結語:一個優秀的運營者,必然是一個操盤者。


第2章 運營之“光”

2.1 為何超過80%的運營只能打雜?

一、目標導向意識

以目標為導向,不把運營僅作為純職能支持類工作。

二、效率意識

注重效率,有意識總結提升效率


2.2 身為一個運營,我最大的競爭力和信仰

更開放的心態

回報後置:不論有何回報,先把事情做到極致。

為用戶創造價值:把用戶作為真實的朋友對待,希望用戶轉發的東西真正帶給他們價值。


2.3 “精益”的運營

(1)找出核心不確定因素

(2)用最小成本搭建真實場景:搭建的場景一定無限接近於真實。如做H5,先做一個原型看是否受歡迎,確定受歡迎後再開始研發。


2.4 運營的“做局”與“破局”

運營做事像攢局,即設計一個拉動多人參與的事,一步步從假想到落地。

組局成功的關鍵,在於界定清楚局內各方的價值供給關係,並在其中穿針引線,優先引入某種較為稀缺的價值,從假想變為確立。

所以,穿針引線第一步,找到一個點,實現“破局”。任何看似複雜的局面,必然都存在著一個核心的要素,只要這個要素得以成立,其後一切,往往順水推舟順理成章。

破局成功,就佔據了堅實的支點,可以撬動更大的力量。所以,好的運營,需要層次感。

案例:要做一個高端線下招聘活動,破局點:至少3-5個大佬到場。

先拉幾個BAT的總監和高級經理參與,把這些參與名單發給圈內大佬邀請出席,且告知對方參與門檻。這一步滿足大佬招人和提升影響力的需求。

以這些大佬為宣傳點,邀請更多高端人才和其他大佬入局。


2.5 我做運營的3個底層工作方法

一、讓自己擁有對新鮮事物的高度敏感

追熱點,借勢,快速全面的學習能力。

二、讓自己擁有對用戶的洞察

把自己變成一個真正的典型用戶,置身於真實用戶的真實體驗場景下,久而久之,你自然會慢慢擁有對於你的用戶的“洞察力”,這也是一個優秀運營身上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

三、學會更具有行動力和說服力的表達

作為運營,會大量跟用戶溝通,說服他們接受你的某個立場、觀點。但“表達觀點”可能是效率最低的方式。

溝通的兩個原則:

(1)假如你需要短時間內獲得對方的注意力,那你需要先拋出一個讓對方大吃一驚或十分好奇的觀點和結論,瞬間擊中對方,然後再去逐一論證你的觀點是否可以成立。

(2)假如你要說服對方接受你的觀點,需要先從大量事實和細節刻畫出發,通過事實和細節引發出對方的感知、共鳴和認同,再逐步引申出你的結論。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李叫獸的《X型文案和Y型文案的區別》。

《運營之光》讀書筆記

2.6 我眼中的四個關鍵性運營思維

一、流程化思維

(一)界定想要的目標和結果;

(二)梳理清楚,這個問題從起始到結束的全流程是怎樣的,會經歷哪些主要的環節;

(三)每個環節上可以做什麼事情,給用戶創造不同的體驗,達成結果。

放大到更大的範疇,比如一家公司的運營,也需要先梳理清楚大的業務流程和邏輯,然後再從中去看當下每一個環節的現狀、問題,並制定相應策略和具體工作,這個道理都是相通的,“在一家公司裡,一個優秀的運常,是距離成為COO最近的人”。

舉例:如何通過線下活動給公眾號增粉,這個例子很好,多看看。


二、精細化思維

把大問題拆解為無數細小的執行細節,且對所有細節擁有掌控力。

舉例:微博運營SOP表格。

對我的啟發:形成自己的工作SOP。


三、槓桿化思維

先做好一件事,去撬動更多事。如小米,先服務好種子用戶。

好的運營有層次感,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再以此為核心槓桿點,撬動更多的事情和成果。

舉例:

(1)我先服務好一小群種子用戶,製造超出預期的體驗,藉此為槓桿,去撬動他們在幫助我進行品牌和產品傳播的意願(小米的米粉);

(2)做一個活動,先集中火力搞定了一個大佬,以此為槓桿點,去撬動更多人的參與意願;

(3)做一個活動,把參與名額變得很有價值很稀缺,藉此為槓桿,去撬動用戶為了參加活動去付出更多成本,比如,去完成幾個我所設定的任務。

套用到做人也是一樣的——先花大量時間先讓自己具備了一項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比如對我來說,這個東西就是寫文章),以此為槓桿,去撬動大量的資源和機會向我靠攏。

所以,一個優秀的運營,腦子裡時刻思考:圍繞著我想要達成的結果,當前可能有哪些東西可以成為我的槓桿點?


四、生態化思維

好的運營,其實無非就是在不斷“做局”和“破局”。

“做局”就是在搭建一個生態。生態就是一個所有角色在其中都可以互為價值、和諧共存、共同驅動其發展和生長的一個大環境。如一個幾百人的微信群,大家很活躍,彼此提供價值,讓群良性發展,是一個小生態。

能否成功搭建起來生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能夠梳理清楚並理解一個生態間的各種價值關係,或者說,腦子裡要先有一些生態的概念和模型。


2.7一個優秀的運營到底需要多懂產品

第一,運營理解產品經理的科學工作方法、流程、思考方法和邏輯,降低無腦吐槽或無腦需求。

產品經理進行產品設計和需求分析3要素“用戶、需求、場景”,即必須對於某個需求背後的具體場景和具體使用對象有非常清晰的捕捉,才能判斷這個需求是否靠譜,否則是臆想。

舉例:上線“搜索”功能,滿足“其他用戶想看優秀作業”的需求,甚至專門設置一個“優秀作業區”。

第二,運營學會思考“尋找合理高效的產品機制來為運營服務”。即:面向具體運營需求,如何藉由產品機制來更好實現。

舉例:為了拉昇知乎Live的整體用戶報名數,上線了“Live主講者可以直接給其他人贈票”的功能。

第三,懂得某些產品的邏輯、架構,評估實現成本,降低與產品經理和研發的溝通成本。

試對比以下兩種表達:

運營A:產品,我們準備要做一個“買得越多就多送用戶禮品”的活動,你來幫我們想想怎麼實現吧。

運營B:產品,我們準備做一個促銷的活動,這個活動想通過“當日下單隨機送禮品”的方式來實現,我們目前有3種禮品可以拿出來送,我想了下,是不是可以這樣實現——訂單尾號為5就送禮品1、尾號為8送禮品2、尾號為3就送禮品3,你來幫我們評估一下這個需求靠譜不靠譜?

運營A和B,哪一個更容易受到“產品汪”和“程序猿”們的認可和喜愛?

第四,深刻理解“產品”工作的本質,包括MVP、精益、敏捷、“少即是多”等產品理念和工作方法在業務鏈條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佔據主導地位。

很多公司,產品的話語權更大,在於產品天天要思考業務流程的梳理和關鍵環節上的信息組織,比運營要更深入具體,給出更多有價值的思考和判斷。

當運營可以更好地理解業務、也離業務鏈條更近、思考也更深入的時候,是會更容易拿到業務環節中的話語權的。


第3章 運營的核心技能&工作方法

3.1 如何找到“掌控”運營指標的感覺

把圍繞著一個大目標的所有工作任務都拆分到極細、極具體。

第一,界定這個指標由哪些分支指標或要素構成的,最好變成公式的樣子。

第二,分支指標或要素是否還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間。

第三,如果要提升,可拆分落實為哪些具體的運營手段?比如是優化幾個文案,還是做幾個活動送點禮品,多發幾篇微信圖文、微博?

舉例:指標為一個月內粉絲增加2.5萬。具體做法:粉絲自然增長150*30=4500+高質量內容增粉500/篇*2篇*4周=4000+渠道轉載80*30=2400+主題連載300*2篇*4周=2400+用戶傳播3000+課程拉新活動1500+大號互推3500閱讀量*12%互推轉化率*6個大號=2900粉絲+H5傳播1000*3次=3000+內容渠道外推1500=25200粉絲


3.2 一個運營必須具備的數據分析方法和意識

練習邏輯,如嘗試建立某種思考框架(“案例-問題-原因-解決方案”),強制自己使用相應框架進行思考和表達。

舉例:專題帶來的用戶報名參加課程的人少,用流程化思維分析原因。

推廣不夠?推廣轉化率低?專題頁跳出率高,沒進入課程頁面?課程頁面到報名轉化差?報名後的訂單和確認用戶流失?

推薦書籍:《學會提問》《思考的技術》《創新者的思考》《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方法》

推薦文章:《我在阿里三年的運營經都在這兒了》作者:芮曦


3.3 關於內容的運營

一、內容的定位、調性和基本原則

持續關注內容從生產到消費再到流通和傳播的全過程,並通過撰寫、編輯、組織加工、外部渠道傳播等一系列手段去更好地促進這個過程的發生。持續關注並提升跟內容相關的數據,如內容數量、內容瀏覽量、內容互動數、內容傳播數等。

定位和調性:為了建立起識別度和信任感,明確內容邊界,給內容打上風格化標籤。

重要性:降低建立用戶認知的成本,不用費力解釋“你是什麼”。

舉例:果殼風格“各種死理性派型科普”,早期豆瓣“文青小清新聚集地”。

難點:一是找到顯著的不同和差異所在(類似品牌定位);二是要落地到實處找到具體的發力點(從內容提煉稜角分明的標籤,再用具體切實的行動支撐標籤)。

內容生產3原則:

(1)好的內容有自己的主線的,散文、詩除外。

主線是論述型或觀點型,看觀點和論據是否清晰;

主線是敘事性,看故事脈絡是不是清楚(以時間、人物、地點為主線);

主線是盤點總結性,看盤點框架(分成幾個維度)是否全面清晰。

(2)邏輯複雜、需要對比或傳遞某種特別感覺的部分,用圖表或圖文方式。

(3)圍繞用戶的感知來進行表達和敘述的,比較易讀。

拋出生僻概念、結論希望獲得用戶認可,要通過大量事實細節描述做好鋪墊,具備更強的打動力和感知度。


二、UGC內容的生產生態持續

(一)內容初始化:挑選話題啟動

(二)少量用戶加入生產:邀請KOL入駐,帶動用戶

(三)內容生產者激勵:物質和精神激勵

(四)更多新用戶進入:將優質內容輸出外部傳播,帶動用戶增加

(五)鼓勵和引導更多用戶加入生產:產品和文案引導;話題引導;標杆榜樣引導。


三、PGC內容的生產生態持續

(一)如何寫單篇?

1.選題策劃(權重最高):對知名對象吐槽;對經典案例/對象的專業深度分析;顛覆認知式的觀點論點;熱點事件的差異化視角解讀分析;數據盤點預言;共鳴性問題解決;精彩故事段子類

2.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沒有捷徑和特別方法的,想清楚了就去幹。

3.內容的具體加工和生產:涉及遣詞造句,純靠天長日久的積累和反覆練習。

4.內容組織和呈現,內容編排:形成固定編排風格,不要頻繁更換。

(二)如何持續產出?

常規內容保底,爆款內容突破。例:每週1-2篇爆款。


四、思考內容的組織和流通

(一)內容的組織

(1)單篇內容的組織&標準建立:對內容樣式、構成等進行標準化約束,整體風格、閱讀體驗更一致有識別度。如微博限制140字。

(2)相關內容聚合:被用戶集中消費,如專題、話題、相關推薦、精選等,很多聚合維度,如特定事件或話題、人物、時間、解決某個問題為中心。

(3)整體內容的導覽與索引:用戶“閒逛”式——信息流,用戶“目的導向”式——分類、搜索導引、優先推薦機制。

(4)核心拳頭內容的呈現:banner、浮層、彈窗等給用戶推送代表作品,讓內容具備特定的調性、風格和用戶識別度。

(二)內容的流通

(1)對內流通:運營的組織和干預;算法智能推薦;基於用戶行為和關係推送

(2)對外流通:通過產品機制、運營手段鼓勵用戶分享到外部;挑選優質內容發佈到第三方平臺

3.4 轉化型文案的常見寫作方法

短文案:傍大款,顛覆認知。例:

標題1(常規型):《原創乾貨:如何從0開始運營一個優秀的微信公眾號》

標題2(傍大款型):《這個微信公眾號,如何在單點上可以比羅輯思維還NB? 》

標題3(顛覆認知型):《5個月,0預算0基礎,他們就這樣超越了60%的同類微信大號》

中長文案:邏輯內容,一點點表達信息,引起用戶興趣和慾望

方法1:結構清晰、層層遞進,突出賣點

方法2:情景帶入

方法3 :列舉問題,一一解答

3.5 為何說“標題黨”和“段子手”們都很難成為內容領域的頂尖高手?

內容價值迴歸

總結:

(1)要相信內容的價值和力量,不要只把內容當作一種工具和手段,以“讓我做的內容能得到用戶認同”為導向,而不要以“讓我的內 容可以吸引更多眼球為導向”;

(2)把內容當作一種“與用戶交朋友”的手段,每次做一篇內容或推薦一篇內容時都想一想,假如你現在是在面對一個你最好的朋友,你是否願意把這篇內容推薦給他?以及你會怎麼推薦?

(3)讓自己更有節制,讓你做的內容更符合你的本心,儘量多做自己喜歡和相信的內容,不要逢迎討好,也不要一味自High吹牛;

(4)把體驗新奇有趣的事物和對之持續進行思考變成一種習慣,要從細節中去發現一些不同的東西,理解對細節的刻畫、呈現和渲染往往才是內容的打動力所在。

3.6“用戶運營”的邏輯、策略與工作方法【重點見詳細內容】

一、為什麼會有“用戶運營”這個職能存在

對用戶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和維護,實現用戶價值的最大化

對用戶行為進行管理和引導

影響更多用戶

更加豐富的用戶行為數據

二、面向較大規模用戶的整體運營

1.針對用戶建立優質成長路徑

2.針對現有用戶進行用戶分級,把運營變得更為精細化

3.設計激勵體系

4.將沉默用戶轉化為活躍用戶

5.通過部分用戶帶動全體用戶

三、面向較小規模特定用戶的針對性運營

某些UGC型的產品,需要針對內容貢獻型的用戶進行運營,生產優質內容

某些平臺型產品,分別面向供給端和消費端的部分用戶,調動積極性

某些產品剛剛上線,面臨“冷啟動”的問題,找到種子用戶

3.7關於用戶的增長與推廣

依靠內容鋪設帶來的用戶增長

依靠第三方渠道推廣&廣告投放帶來的用戶增長

通過活動、事件等營銷傳播帶來的用戶增長

依靠PR、品牌傳播等帶來的用戶增長

3.8關於撬動用戶互動參與的8個指導性原則

一、8個原則

物質獎勵;概率性事件如抽獎等;營造稀缺感如僅22本;激發競爭意識如排行榜;賦予用戶炫耀獵奇可能性如勳章等;營造強烈情緒&認同感,同理心;賦予尊崇感&被重視感如小米;通過對比營造超值感如套餐對比。

二、案例:懂球帝的足球賽事運營、簡書的“神轉折大賽“活動。


第4章 運營的一些宏觀規律和邏輯

4.1 運營背後的客觀規律:從“層次感”到“非線性”

一、短視的線性思維做不好運營

單一結果導向,短期回報

二、產品早期過多關注用戶增長,“爆紅”後死亡

早期用戶核心價值還不明確,產品體驗還不好。

三、早期產品運營要圍繞“口碑”來進行

4.2 不同階段產品運營側重點的差異

一、探索期產品:

特徵:上線短、產品不完善,需求尚待驗證。如早期知乎

策略:挑優質種子用戶;邀請機制;服務好種子用戶。

二、快速增長期產品:

特徵:需求已驗證,同質化產品出現,需儘快佔領市場份額。如早期滴滴

策略:大力推廣;事件話題傳播;補貼培養用戶習慣;轉向驚細運營

三、成熟穩定期產品

特徵:市場飽和,產品佔據穩定份額,增長空間小。如微信

策略:全面精細化運營。注重品牌形象樹立、用戶活躍度和商業變現。

四、衰退期產品

特徵:替代品出現,用戶流失去替代品。如天涯

策略:老用戶維繫和生命週期管理。減緩用戶流失,探索產品新方向。

4.3 結合產品業務類型規劃運營路徑

一、商業邏輯

(一)直接售賣獲利 如P2P

核心能力:商品和貨源選擇拓展;商品包裝和營銷;供應鏈全流程服務

(二)免費+增值服務 如幕布

核能:免費試用用戶的獲取能力;用戶的使用習慣和依賴性培養;用戶日常使用行為到付費的路徑搭建;最終的增值服務或第三方付費服務的售賣

(三)免費+流量/數據變現:如網站

核能:引導用戶行為;維繫用戶活躍;內容數據用戶的資源整合

二、典型用戶行為頻次

(一)一次性使用 如婚紗照

核能:獲客渠道廣告投放;轉化;客單價

(二)中低頻 如招聘

核能:渠道鋪設佔據入口;品牌傳播佔據認知

(三)高頻 如微信讀書

核能:培養用戶習慣;病毒傳播和增長

三、用戶通過產品結成某種關係 如知乎

打造氛圍,建立規則

4.4 搭建一款成熟產品的運營體系

一、保證基礎業務運轉

梳理業務流程,思考業務運轉需要運營做的基礎工作

二、開源節流

開源:用戶自傳播,渠道推廣、合作推廣、SEO、ASO等

節流:找出用戶流失高發環節——結合訪談和數據分析用戶流失原因——針對原因運營。

三、確保用戶關鍵行為的發生幾率

梳理用戶引導流程,梳理運營機制,新手任務等,促進用戶下單或購買。

四、核心用戶的界定和維繫機制建立

五、通過活動、事件、營銷實現用戶增長

4.5 理解社區/社群的典型路徑和邏輯

創建和初始化;信任感與價值確立;去中心化,成員間關係網構建(一是培養和發掘追隨者;二則是通過引導,幫助社區內的用戶間建立起關係。);社區自生長。

4.6 2B類(面向企業提供服務型)產品的運營邏輯與案例

第一,企業是否認可和接受企業自身存在著某些問題,且你的產品有可能幫助他們。

第二,你能否擊破企業購買決策鏈當中的關鍵環節。

第三,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能否真實感受到價值和效率的提升。

第四,用戶是否對於你的品牌有更強的信任度,從而在整個決策流程中可以變得更加順暢?


第5章 一個運營的職業發展與成長

5.1 頂尖運營和普通初級運營的區別

目標導向對結果負責;認知全面可調動資源達到效果;瞭解不同產品運營的側重點;有節奏感;有大局觀,建立框架和體系,形成聯動;對用戶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5.2 工作三五年後,一個互聯網人的未來該在哪裡

建議一:關於如何讓自己擁有更多機會和選擇——Hoffman:ABZ理論

建議二:關於如何完成個人能力的提升和進階

行業技能曲線

思維/認知模式曲線

建議三:面臨各種不同選擇時該如何選擇

(1)該選小公司還是大公司?

(2)該更看重現實收益還是看重未來?

(3)要不要自己創業?

5.3 運營人擇業

一、崗位:

內容、創意、渠道推廣、用戶互動、銷售、項目、策略

二、產品:

工具、內容、社交、社區、平臺、電商

三、坑:

新人沒人帶;大公司的螺絲釘;團隊不靠譜;公司不重視運營

5.4 一個運營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競爭力”應該在哪裡

其一,針對1~4年從業經驗的運營,核心競爭力在於:既讓自己在大多數運營方面的通用技能能夠達到60分以上,又找到至少一件與運營有關的事,不管是寫文案、還是跟用戶聊天、還是地推,把它完成得比80%以上的人都要好。

其二,作者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搭建起來一個生態;懂得如何影響用戶;“操盤”感。

5.5 作者職業生涯

1.關於環境對我的牽引

在合適的環境或事件中,獲得巨大的提升和進步。

2.關於與“高手”們的相識相交

與聰明的人在一起能讓你變得更聰明

3.關於給自己搭建一個良性的成長循環

4.小結

5.6 互聯網運營的能力模型與成長路徑

小白——入門——骨幹(多接觸,站在業務和行業層面思考;聚焦積累)——專家(多分析分解流程,要有自己一套邏輯,要調動各種資源配合)——高級專家(拓展視野和格局)


第6章 一個運營人的自省與思考

6.1 互聯網未來需要的運營:懂業務、有大局對產品增長負責、懂產品、贏得用戶喜歡

6.2 運營倫理:不套路,真誠觸動用戶

6.3 站在運營的立場上,我對互聯網行業的一些建議和思考

尾聲 一個運營人眼中的互聯網及其未來

互聯網是什麼

第一種回答:互聯網是一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工具

第二種回答:互聯網是一種新的充分擁抱變化的思考方式

第三種回答:互聯網是這樣一種途徑——它連接一切,賦予更多的人自由和平等

第四種回答:互聯網是一種相信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的信仰

運營的幾個判斷:

第一個判斷,評估一個運營能力是不是夠強,不是搞來多少用戶,而是可能我只有20萬用戶,但是可以讓20萬用戶超級喜歡我,他們為我瘋狂。

第二個判斷,具備優質內容輸出能力和懂得用戶間製造良好互動的運營將會越來越值錢。

第三個判斷,出現關於運營更完善、更嚴謹的知識體系和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