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哪家算贏了?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哦!

大家好,歡迎來到傳統文化課。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那一家算贏了。

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哪家算贏了?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哦!

說起諸子百家,人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孔子儒家、老子道家。實際上當時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但只有12家被髮展成學派,分別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陰陽家、名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縱橫家、兵家、醫家。

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哪家算贏了?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哦!

百家爭鳴眾多學說思想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但如今來看哪一家算是最大的贏家呢?

現在的說法眾說紛紜,有人說儒家贏了,因為儒家的忠孝思想、恕的思想、倫理思想已經融入了我們民族的內核,融化到我們的血液裡了。現在一個人思想、道德、修養的評判,基本都是按照儒家思想來的。

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哪家算贏了?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哦!

還有人說是法家,因為法家跟儒家一樣融入了我們的民族,他們的中心思想‘富國強兵、以法治國’也依舊沿用至今,而且不斷的在完善。遵守法律,奉公守法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做到的。

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哪家算贏了?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哦!

還有一種呼聲最高的說法是“外儒內法”,意思是儒家贏了面子,法家贏了裡子。儒家在精神層面指導世人,法家則幫助國家管理人民。可謂雙贏。

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哪家算贏了?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哦!

但是我認為最終的大贏家是雜家。因為從百家思想上來講,雜家主張各家融合,特點是“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在我國幾千年的發展中,中國的文化包容性,與雜家不謀而合。

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哪家算贏了?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哦!

可以說雜家的思想是超越三教九流,達到一個極好的高度了。但是由於但是生產力不夠發達,各家思想未充分傳播,所以阻礙了文化的融合。並且雜家最致命的一點是,沒有像孔孟老莊一樣的領軍人物,沒有出過聖人,所以限制了自身的發展。

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哪家算贏了?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哦!

鄧小平曾說過:“

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科學技術“。我們的偉人的思想與雜家不謀而合。去改革開放,去吸取別國的技術,去融匯別國的精華。可見取長補短、互通有無,多融合別人的長處才是王道。

先秦諸子百家的學術思想到底哪家算贏了?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哦!

所以我認為雜家的各家融合,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思想才是最先進的,最超前的,才是最後的贏家。

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