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米《走進名家》欄目——訪蒲劇泰斗王秀蘭:(1)與戲結緣

金玉米《走進名家》欄目——訪蒲劇泰斗王秀蘭:(1)與戲結緣

更換封面

06:01 視頻尚未發佈,暫時無法播放

採訪人:王 京

受訪人:王秀蘭

蒲旦宗師:王秀蘭

王秀蘭,蒲劇花旦演員,著名錶演藝術家。生於1932年,初名秀貞,學藝後取名秀蘭,祖籍山西臨猗縣,抗戰爆發後,流亡到西安。1939年入西安晉風劇社,受業於蒲劇花旦月月仙(原筱亭)。首次登臺飾《櫃中緣》中的許翠蓮,受到觀眾讚賞。後成晉風劇社主要演員,受聘到蘭州、平涼等西北主要城市演出,在西北一帶有一定影響。1950年回山西,先後在山西省大眾蒲劇團、晉南蒲劇院、運城地區蒲劇團任主要演員。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獲得演員二等獎。王秀蘭與閻逢春、相虎臣、張慶奎和筱月來並稱蒲劇五大泰斗。


金玉米《走進名家》欄目——訪蒲劇泰斗王秀蘭:(1)與戲結緣


千花萬花,不如王秀蘭的《賣水錶花》

左扭右扭,不如王秀蘭的臺上一走

金玉米《走進名家》欄目——訪蒲劇泰斗王秀蘭:(1)與戲結緣


採訪實錄:

王 京: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的攝製組來到了美麗的河東大地,來到了運城,來到了被譽為蒲劇五大泰斗之一的王秀蘭老師家中。王老師今年已經87歲高齡了,老實說,和王老師近距離對話,我心裡又忐忑又激動,既充滿了期待感,又充滿了神秘感。和王老師對話,就好像是在和一本有著無限故事的蒲劇歷史書對話一樣。那麼接下來呢,就讓我們翻開這本書,走進王秀蘭老師的故事當中。

王老師您好

王秀蘭:你好

王 京:非常高興能夠來到家中跟您近距離的對話。王老師先給我們說一說,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藝的,說說您的學藝歷程。

王秀蘭:我是八歲開始唱戲。為什麼小孩這麼小,八歲開始唱戲呢。又沒有進藝校,又沒有在劇團,說來好奇。原因是這樣的。原來日本人在山西的時候,我們逃難到西安。在西安的城隍廟那裡住著了。咱們一個蒲劇劇團也是逃難到西安,在鹽店街山西會館演出,離我們那兒挺近的。老鄉們都愛看老家戲,經常去看戲。看戲的時候我就和他們認熟了,有時候拉演員到家裡來做客。我是跟上我大姨媽到西安。我母親在我大姨媽家住著了,我們一起來到西安。其中一個西安人叫李義生,他是西安人,他是一個房主。西安西大街整個一條街都是人家家的。這個人呢,愛戲。人家是票友,又是晉劇票友,也是秦腔票友,但是對蒲劇也愛上了,他經常也到我家去。我在後臺有時去看看人家化妝。小孩兒看人家化妝,看的人家抹的那個胭脂,紅的粉的,小孩兒想偷偷摸摸的抹一點兒,喜歡人家這個化妝品似的。有一次,唱戲的演員就給我化了妝,包了個頭。包起來挺漂亮挺好看的。就說,你唱戲吧,你學戲吧。我說我不知道。

王 京:當時您對戲沒有任何概念。

王秀蘭:沒有,只覺得化上妝好看,她們就建議讓我唱戲。

這個李義生給這個劇團排了個戲,排了個《水漫金山寺》,也就是《白蛇傳》,咱們蒲劇團唱的《水漫金山寺》。它這個《水漫金山寺》有“水漫”這一場,和法海鬥。戲裡面需要魚鱉海怪那些動物,他們做了些道具,人裝上在那兒。這中間有一個海螺瓢需要個小女孩兒,這就把我選上了。家長同意我就去了。化上妝以後的造型是孩兒發,這麼高的犄角,穿著紅肚兜紅褲衩。人家早早就給我化妝起來了。化妝起來我就瞌睡了。

王 京:瞌睡了

王秀蘭:你知道我睡到哪兒去了,睡到海螺瓢裡頭了。海螺那麼大,這麼一對,我在那裡睡著了。快上場時哪兒也找不到我,喊我的名字。哎,這娃跑哪兒去了。把海螺瓢動了一下把我動醒了,大家笑了,你怎麼睡到這兒呀?我說我不知道。

王 京:您沒有誤了演戲吧?

王秀蘭:沒有沒有,我是第一個上場的。他們一下把我弄起來,弄起來我就到前臺跟上人家跑。跑還不暈場,還不糊塗。人家讓怎麼走,我就還按照原來的路線,走對了。下來後老師們說,你該唱戲了,應該唱戲。

王 京:覺得您很靈。

王秀蘭:哎,我應該唱戲。這下家長同意了。


金玉米《走進名家》欄目——訪蒲劇泰斗王秀蘭:(1)與戲結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