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 莫非:風吹草木動,萬物有詩意

好書推薦 | 莫非:風吹草木動,萬物有詩意

第一屆“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於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揭曉。“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推選活動由生態環境部主辦,中國環境出版集團承辦。推選活動旨在引導公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和綠色價值觀念,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意願,進一步增強行動自覺和行為習慣,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之一。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之《風吹草木動》


好書推薦

莫非:風吹草木動,萬物有詩意



莫非

詩人、攝影家莫非在談及被推選圖書《風吹草木動》時表示,這本書與其說是長久以來拍攝和觀察草木的結果,還不如說是一份閱讀花與葉的心得。作為詩人,自然萬物是靈感的源頭。他說:“我似乎也明白,這個世界如果有一本稱得上深邃完美的書、百讀不厭的書、觸及靈魂的書,那就是大自然。不論讀者什麼背景,操持什麼語言,都可以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獲得閱讀的極大享受。”


《風吹草木動》


好書推薦 | 莫非:風吹草木動,萬物有詩意


簡介


詩人、攝影家、博物學者莫非三十年如一日地關注中國大地上的各種植物。有感於自然與文明之間日益巨大的裂痕,他以二十四節氣為線索,巧妙地結合含蓄雋永的現代詩歌、精緻典雅的博物隨筆和細膩深切的逆光攝影圖片,向我們展示了數百種“人間草木”在自然四季中的細微變化,以及它們在中國人生活中所呈現的美學情趣和文化意味。書中的詩、文、攝影水乳交融於“中國草木的自然變遷”這一時間的紋理,吟詠的是二十四節氣裡的中國植物,即生生不息於華夏文化傳統中的中國草木,體現了濃郁的中國心和健康的詩心,有助於中國讀者發現中華大地的美好。

在“2018—2019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發佈會上的發言

在這個特別的春日,世界讀書日,《風吹草木動》入選生態環境部主辦的“2018—2019公眾最喜愛的十本生態環境好書”,我感到很榮幸。感謝公眾投票的支持和本次評選活動的專家評委,感謝責任編輯周志剛先生和北大出版社,感謝幫助和支持我的親友們。

《風吹草木動》這本書,與其說是長久以來拍攝和觀察草木的結果,還不如說是一份閱讀花與葉的心得。對詩人而言,自然萬物是靈感的源頭。我似乎也明白,這個世界如果有一本堪稱深邃完美的書,百讀不厭的書,觸及靈魂的書,那就是大自然。不論讀者什麼背景,操持什麼語言,都可以或深或淺獲得閱讀的極大享受。

讀大自然這本書,最深的體會就是,人是如此的渺小和無知。一個自然攝影師三生三世都看不過來。如果有什麼真理是深刻的,一定是因為她保留在表面上。我們不只是看而是去發現。

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草木之美,詩意之美,常常讓我沉醉其中,流連忘返。我相信這個星球足夠完美,否則人類就不可能到來。有時候你會感慨人生,花開不一定結果,但有結果的一定有花開。

風吹草木動。除了昆蟲傳授花粉之外,最不知疲倦的“昆蟲”就是無處不在的風,而此刻,真正是中國特有裸子植物——銀杏的傳粉時節。我們就在樹下,青草也在樹下,草木並非我們的異類,而且比我們早幾億年就來到這個星球上演化、繁衍,彷彿一切都準備好了等候人類的誕生。人類是遲到者。從某種意義上,萬物是人類的尺度。對待大自然,唯有謹慎與謙卑才是對的,傲慢與狂妄必受懲罰。唯有熱愛我們的土地與家園的草木生靈,保護好我們賴以存在的生態環境,才不枉此生。讓我們和我們的子子孫孫真正驕傲的,並非“山河好大”而是“大好河山”。

萬物有詩意。一草一木的春天給我們愉悅、憧憬和未來。連翹讓人翹首,忍冬藤開著金銀花,街頭的山桃和郊區的櫻桃都掛了小果子。牡丹綻放,就像薺菜年年開花一樣,稍有不同的就是,園丁照料著牡丹,而薺菜照料了我們。這個世界究竟怎樣,在於我們看什麼,更在於我們怎麼看。從博物的詩意,到詩意的博物,我想我做了應該做的事。

身邊的草木儘管時刻伴隨著我們,卻往往在熟悉中被忽略了。我們的先人比如詩經的偉大作者,早早的,把身邊草木“種”在漢語的經典裡去了,於是才有了蒹葭蒼蒼、桃之夭夭的漢語、意象和音樂之美。《風吹草木動》這本書就像把自然之詩、自然攝影和博物精神寫在一片玉蘭樹葉上一樣,並以一個詩人的名義,向不朽的中國詩經傳統致敬。

謝謝大家!

莫 非

2020年4月23日

世界讀書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